编辑搜图
▲解放战争防御形势图
1948年8月,全面内战已经进行了2年有余,国民党军已经从咄咄逼人的进攻方变成了防守方,而且还被迫从“分区防御”改为“重点防御”,将仅剩的兵力全部集中在重要战略城市固守,如东北地区仅剩长春、沈阳、锦州三城,华北地区则集中在塘沽、天津、北平直到张家口的一字长蛇阵上,华东、西北的国民党军也被牢牢牵制,动弹不得。
编辑搜图
▲白崇禧戎装照
华中国民党军尚有余力
仅有华中地区由于刘伯承、邓小平率中原野战军北上豫中地区,还稍稍能够喘口气。但华中“剿总”总司令白崇禧毕竟是久经沙场的名将,提前就预感到这不过是国共决战前最后的平静,双方迟早要在徐州一带进行最后较量,而一旦战火燃起,蒋介石势必要从自己麾下调兵增援,如此遥远的路程,部队很可能有去无回,更何况徐州一带都是中央军,与自己所属的桂系水火不容,犯不着为他人火中取栗。
考虑再三,白崇禧决定主动出击,尾随中原野战军主力北上,如果能够侥幸击败中原野战军,那么将来挥师东进也可以解除后顾之忧;即使不能取胜,此番将部队全部调出去,下步蒋介石真的下令抽兵,也可以找到借口推脱。为此,白亲自从武汉跑到新烟,坐镇指挥,抽调麾下张淦第3兵团、黄维第12兵团等部出击。
编辑搜图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两个精锐兵团被引入豫西山区
对白崇禧的企图,刘伯承、邓小平都洞若观火,由于下步要配合华东野战军消灭郑州、开封之敌,遂调动第2、6纵队及江汉、桐柏、陕南军分区部队,伪装主力向西大步前进,将张淦、黄维兵团引入豫西山区转悠。为了显得真实,10月23日晚,追兵担任先锋的2个团稍稍冒进,6纵立即回师,当晚就将这2个团一口吞掉,展示了强大的战斗力,令白崇禧彻底打消了最后的怀疑,真的以为抓到了中原野战军主力,严令张淦、黄维“穷追到底”。
这一追就直到10月底,白崇禧发觉中了“调虎离山”之计,但张淦、黄维兵团在大洪山、伏牛山区已经晃悠了近2个月,等收兵出山已经是11月初。此时,蒋介石发现华东、中原野战军60万人马进逼南京门户——徐州城,紧急下令华中“剿总”抽调大军增援,并强调“
不得以任何借口迟延行动
”。不过此时,淮海决战已经开局在即,战略主动权已牢牢掌握在解放军手里。
编辑搜图
▲疲惫不堪的国民党军
更何况,华中“剿总”各部都已疲惫至极,尤其是蒋介石点名抽调的张淦、黄维两兵团,从军官都士兵都盼望回武汉休整。不过,黄维兵团麾下各军毕竟都是嫡系中央军,兵团司令黄维更是对老蒋唯命是从,最后还是排除万难东进,不过由于前期战力遭到极大影响,刚刚进入淮海战场就被中原野战军包围歼灭。
编辑搜图
▲黄维兵团被歼灭
编辑搜图
▲淮海战役胜利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