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剧照(源自网络)
大明皇帝朱元璋是出身草根家庭生于乱世为了活命加入了起义军部队,后来朱元璋离开了曾经的农民军队伍自己单干,打败了陈友谅、张士诚之后又出师北上推翻了元朝统治在南京开国,本来朱元璋在位期间想把皇位传给长子朱标的,朱元璋也在皇太子朱标身上花了很大的力度一心想把他培养成圣君,还赋予了皇太子朱标入朝理政、批阅奏章、升降任免官员的权力,并且还公布了皇太子的懿旨和皇帝的圣旨是一样的权力,允许朱标穿龙袍接受朝贺使用天子銮驾,也就是说当时的朱标除了职务不是皇帝实际上他与皇帝是一样的,后来朱标死后也是以皇帝的规格来下葬的,其他历朝历代的皇太子就算是储君也不可能和皇帝一样的权力和待遇也就是说朱标是中国历史上权力最大地位最高待遇最好的皇太子没有之一,而且朱元璋提拔和任用的很多文臣武将都是朱标推荐上来的(当然那些人之所以投靠朱标也是因为朱元璋站在朱标身后),可惜有心栽花花不开,皇太子朱标却死在了朱元璋前面使得朱元璋的心血付诸东流了,按理来说皇太子死了,朱元璋就应该在其他儿子里面找一个当继承人啊,可是朱元璋却反常规操作立朱标的儿子朱允炆为皇太孙当自己的接班人,什么原因会让朱元璋有这种不按常理操作的行为呢?还未成年的朱允炆又有什么能力从他那些久经考验如狼似虎的叔叔们当众脱颖而出呢?为什么朱元璋不培养其他皇子呢?
朱允炆剧照(源自网络)
第一,老人心理,感情基础
朱标是朱元璋的结发妻子马皇后的嫡长子,朱标刚出生的时候正是朱元璋事业起步的时候,也就是这个儿子从小就跟着朱元璋东征西讨走南闯北受苦受累,所以朱标是朱元璋的嫡长子也是他感情最深的一个儿子,与朱标年龄差不了几岁的朱桢、朱棣不是嫡出所以朱元璋也没考虑,再其他的那些小儿子们出生的时候都是在朱元璋事业稳固的阶段没受什么苦,和朱元璋也没有太深的感情,之所以朱元璋会传位给朱允炆那是因为朱元璋在朱允炆身上看到了朱标小时候的样子想起了死去的朱标,皇帝也是人也会有感情,并且朱元璋也是为了释怀自己对马皇后的愧疚,因此朱允炆和朱元璋的感情基础帮了他很大的忙也可以说是起到了关键因素之一。
靖难之役(源自网络图)
第二,防止动乱,不起党争
皇太子朱标在活着的时候朱元璋为了能让他以后皇位作的稳固为朱标发展建设了一个属于朱标的皇太子集团,刚刚我们说过朱元璋活着的时候提拔的很多人都是朱标推荐的心腹,也就是说朝里朝外很多文臣武将都是跟着皇太子集团沾光的就算不是那也和皇太子集团的成员骨干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而其他皇子一旦当了储君那肯定又要重新培植自己的人一切都要推倒重建如此一来新太子党和故太子党两派的大臣必然会争权夺利大搞党争要知道争夺皇位站队引发的党争那可不是一般大臣之间的党争那将会是你死我活甚至大动干戈的这样一来朝中必然动乱,而朱允炆是朱标的儿子他爹的人就是他的人,故太子党的那些大臣们同样也会向效忠朱标一样效忠朱允炆,所以这样就不存在新故太子党两派争斗了。
靖难之役(源自网络图)
第三,其余皇子,朝政不熟
刚刚我们说过其他的皇子刚成年就被封王长期居住在地方上远离朝中对朝政之事也完全不熟习,如果从这些藩王中找一个回来那就又要重新培养没个十几年下不了,况且这些藩王久居外地早已放松了自己大多数的藩王基本上过习惯了养尊处优吃喝嫖赌的安稳堕落生活,突然让他们出来管事那肯定没那个心思学习处理朝政了,而朱允炆还没成年从小要是培养他的话过几年他成年了基本上也能有当皇帝的能力,更何况朱标从小就让朱允炆出入朝堂他看到的和天生学到的肯定是不一样的,而各地的藩王们一成年十六七岁就出去了开始享受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安稳堕落生活现在大多都已经三四十岁了再去培养他们肯定是很难培养出来的,所以朱允炆的培养价值会更高一些。
太子朱标(源自网络图)
其四,有能力的,不能培养
其他被封王的皇子不可否认确实有几个很有能耐的,当时朱元璋为了防止北方的蒙古南下特意在北疆设置了九个戍边的藩王,这九个藩王是辽王、宁王、燕王、晋王、代王、谷王、庆王、秦王、肃王,这九个王不同于其他王,那都是个个手握雄兵的藩王久经沙场、心狠手辣的角色而且个个战功无数,朱标一死他们的眼睛也在死盯着皇位如果立了他们其中一个那其他的要是感觉不公平拥兵自重闹独立搞破坏怎么办,所以这九个不考虑了其他那些更不能考虑那就索性在皇孙中找了,于是朱允炆中奖了。
其五,仁爱之心,圣君之范
除了以上原因之外朱允炆和他的父亲朱标一样有一颗仁爱之心,朱标也从小教育他以仁治国以德服人的道理,晚年的朱元璋意识到自己杀戮太重所以希望将来朱标能够以仁治国关爱自己的臣工、子民,而现在在朱允炆身上也看到了朱标的影子,朱元璋之所以不在他那戍边的九个儿子中找继承人也是因为他们长期久经沙场从尸山血海中成长起来的个个都是杀人如麻的角色,而朱元璋杀人那是因为天下刚定局势不稳需要一个手腕狠辣的皇帝控制局势,而现在天下局势已经完全稳定了,如果自己将来的继承人还是心狠手辣残暴不仁那到头来只会众叛亲离不得民心,所以朱允炆的仁爱之心圣君之范深受朱元璋喜爱,再次提高了朱允炆在朱元璋心中的地位。
所以最后朱允炆脱颖而出成了皇太孙,朱元璋的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