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明清时代,当时的天花病尚属不治之症,所以得此症者死亡率非常之高,也许是女真民族天生就对天花缺乏免疫力,因此大清自创业时期直到灭亡那天,死于天花之病的皇帝王爷有史可载的就有:克勤郡王岳讬、豫通亲王多铎、顺治帝福临、同治帝载淳等人。正因为这样的原因,顺治帝在驾崩前才指定出过天花的年仅8岁的康熙帝玄烨承继大统。
然而在这些死于天花之病的帝王中,只有礼烈亲王代善的长子始封克勤郡王岳讬死的最为可惜,因为他是这些人中惟一懂政治又通晓军事的人物。正因为如此,岳讬的意外之死让皇太极悲痛不已,但不但追赠了仅有固山贝子爵的岳讬为克勤郡王,而且还在岳讬死后为家人告发谋反时,面对其父代善、济尔哈朗、多尔衮的三位亲王的联奏,要将岳讬处以“当按律惩治,抛弃尸骨,勠杀其子”之罪时,皇太极说出了即使岳讬有“不轨之心”朕亦决不能对岳讬身后施刑,从而保全这支传十七代与清王朝相始终的皇家之裔。
第一代克勤郡王岳讬是努尔哈赤次子代善的长子,由于其母李佳氏早亡,虽然岳讬自幼就相貌英俊而且聪明可爱,但“有了新人忘旧人”乃大多数男人之通病,所以自代善续娶以后,岳讬倍受生父与继母的歧视,狠心的代善甚至想要了这个儿子的命。
这件事不久因为岳讬的弟弟硕托不堪受虐愤而出走,最终为努尔哈赤所知。努尔哈赤在痛斥儿子禽兽不如的同时,命令岳讬、硕托两个孙子与代善分府而住,并将岳讬交与大妃孟古哲哲抚养。大妃是皇太极的母亲,因此日后与生活在一起的关系要好过父亲代善。
因为孟古哲哲将岳讬视为己出,所以岳讬在她的抚养教育下与儿子皇太极都成了后金政权的文武双全的人才。
天命六年(公元1621年),努尔哈赤命岳讬与叔父德格类(努尔哈赤第十子)一起统兵攻打沈阳苏家屯附近的要塞奉集堡。是战,岳讬身先士卒,仅一个回合就大败明将李秉诚,斩杀明军千余人。接着岳讬等为了策应努尔哈赤夺取沈阳,全歼了试图援助沈阳的白塔铺明军三千人。
努尔哈赤夺取沈阳后,由于蒙古喀尔咯部不服从后金政权,因此努尔哈赤决定在天命八年(公元1623年)征伐喀尔喀扎鲁特部,岳讬奉命与七叔阿巴泰一起统兵前往。
岳讬没有辜负爷爷的希望,他与叔父阿巴泰一起经过八天苦战完胜这支蒙古部落,一共斩杀喀尔喀部扎鲁特部贝勒昂安以及他的子侄辈数十人。因为这个漂亮之战,努尔哈赤在岳讬及阿巴泰凯旋归来时,特意率众贝勒前往迎接,并当众任命岳讬为领军台吉。
天命十年(公元1626年),定都盛京仅年余的努尔哈赤因在攻打宁远时为炮所伤,经治疗无效而去世。
由于努尔哈赤生前没有指定接班人,因此大汗之位只能由努尔哈赤留下的共同执政八贝勒议定,这其中最有可能继位的是大贝勒代善、二贝勒阿敏、三贝勒莽古尔泰、四贝勒皇太极。
关键时刻,是岳讬说服了父亲代善,并同父亲一起力主立四贝勒皇太极为大汗。
正因为这个功劳,再加上岳讬确实有能力而且深孚众望,所以皇太极在称帝之时,直接封了代善为礼亲王,然后又封岳讬为成亲王,并命岳讬掌管重要的兵部事。
皇太极在称帝前就因为权力一事多次打压过代善、岳讬父子的两红旗,尤其是在他先后灭了二阿勒阿敏、三贝勒莽古尔泰以后,便加大力度的挑他们父子的毛病,为此他们父子都曾经被处以罚银之罪,这让深谙帝王心路的岳讬十分不满。
就在岳讬被封为成亲王不久,皇太极就以他包庇莽古尔泰,离间济尔哈朗、豪格之罪把他降为贝勒,并解除了他掌管兵部之职。
虽然皇太极不久又恢复了岳讬掌管兵部之职,但他为此一支怏怏不乐,以至于他在复掌兵部事不久又在皇太极面前故意犯错。起因是皇太极命他与蒙古人比箭术时,岳讬拉弓五次箭落地。他的这一举动令皇太极十分没面子,同时也让蒙古人耻笑不已。尤其叫皇太极震怒的事情是,岳讬竟然当众把弓弦向蒙古人掷去。
皇帝震怒众人自然落井下石,所以岳讬先论死后论幽禁并没收一切财产,但皇太极均未批复,最终岳讬被处以降爵、罚银、解职之罪。自此岳讬被降为固山贝子之爵,然后命他在家中闭门思过。
崇德三年(公元1638年)八月,复出不久的岳讬被皇太极授以扬威大将军,并命他统领右翼军与统领左翼军的睿亲王多尔衮一起伐明。
在长达五个月的征战中,岳讬与多尔衮共攻克明朝大小城池六十余座,俘获大量的明朝居民以及大量的金银财宝,同时还掠走了大小牲畜无数。明朝山东首府济南亦被岳讬攻陷,明宣宗系德王朱由枢以及诸郡王等宗室数百人都成了清军的战利品。
就在攻克济南不久,可能是水土不服的原因,一向健壮的岳讬突然染上了天花,不久他就因病重不治死于军中,这一年岳讬才四十一岁。
当多尔衮率军回到沈阳向皇太极报捷时,皇太极见报捷的名单少了岳讬,经询问方知岳讬已在济南病死。
得此噩耗皇太极十分悲痛,他一面抬示此事先别让代善知道,一面下令为岳讬辍朝三日以示悼。待岳讬灵柩运回时,皇太极亲往沙岭遥祭,同时下令再次辍朝三日,并下诏追封岳讬为多写的克勤郡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