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望整个中国的成长历程,有很多位杰出的人物对新中国的建设奉献出了自己的一份心血。而他们的功勋战绩,不仅仅是被我们赞颂,还被国家所铭记,在他们的后半生也如愿享受着国家的优待。
但有这么一个人,他的一生十分坎坷,出生时不久家道中落,一岁时就被生父抛弃,于是他跟随母亲改嫁,长大后在黄埔军校学习,随后又成为了“起义中将”。
但由于在国民党恶劣环境的渲染下,他又变成了“贪财”军长。在新中国建立后,他又投身于抗美援朝之中并且立下大功。他就是曾泽生,而在曾泽生跌宕起伏的一生中,有一件事成了他后半生最大的遗憾。
起义中将
在1927年,曾泽生从黄埔军校学成出校,也恰恰是在这一年,国民党和共产党关系破裂,而国民党正组织大量反动派抓捕共产党成员。此时的曾泽生对国民党的行为是失望的,当时中国的革命没有成功,反倒还发生内斗。
于是他回到了自己的家乡,在家乡加入了一个名为“龙云”军阀的队伍。十年之后,抗日战争在中国全面爆发,身为爱国义士的曾泽生也加入其中。
曾泽生的首次取得战功是在台儿庄战役上,他率领的士兵们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成一道道坚实的屏障,成功抵御了日寇的进攻。随后的武汉保卫战、长沙会战中,均有曾泽生杀敌卫国的身影。
一般人在这么多战场上取得功绩已经是功勋显赫了,可即便如此,这还是没能改变曾泽生的生活状况,他凭借自己微薄的官职薪水还是难以供养妻儿。
而在抗日战争胜利之后,蒋介石就立刻发动指令要瓦解滇军,并且蒋介石还派遣曾泽生的六十军士兵前往东北和林帅率领的野战军来一场较量。
由于60军的伤亡惨重,曾泽生很是心疼自己军队的士兵,但在蒋介石眼中,这些只不过是战争的牺牲品。这让曾泽生内心越来越反感蒋介石。
终于在1948年的10月17日,曾泽生所处的长春已经饱受了一百多天的经济封锁时,他难以忍受终爆发。曾泽生亲自带领六十军的两万士兵发动起义,表示接受解放军的改编。
也正是在这次起义后,曾泽生的六十军正式成为了解放军的第五十军。随后在新中国成立后的1955年,曾泽生被授予开国中将这一军衔,于是我们称他为“起义中将。”
“贪财”军长
其实在曾泽云起义之前,一直都在国民党腐败的环境之下工作。起初,曾泽云仿佛是他们之中的一股清流,因为微薄的薪水已经难以供自己和妻儿生活,于是他决定将妻儿带回老家。
曾泽云本以为回到了老家情况就可以好起来,但在回去途中,由于天气严寒,自己的孩子出生还未满月就被冻死在了回老家的路上,这让曾泽云觉得祸不单行。
国民党的同僚们得知了曾泽云的情况后都在嘲笑他,讽刺他身为一个团长竟然保障不了妻儿的生活,自己的孩子反倒还冻死了。
外界的声音以及当时曾泽云的经济状况,让曾泽云的内心开始慢慢地转变,他没有了从前那份为革命奋斗的热血,也慢慢放下一个军人所肩负起的荣誉和使命,他也像身边的官员一样利用自己的权利开始“囤钱”,一时间,曾泽云变成了一位“贪财军长。”
直到新中国的成立,才给他敲响了一记警钟,也正是因为这一记警钟,让曾泽云摒弃了在国民党的不良作风。并且在随后的抗美援朝战争之中,由曾泽云率领的解放军第五十军最终以牺牲138个班,31个排以及7个连的代价换取了战争最终的胜利。
而曾泽云自身也身负重伤,战争结束后,彭德怀元帅也是对曾泽生表示无比的敬意。毋庸置疑,曾泽生在抗美援朝这场战役中是一位伟大的功臣。
未能入党,终成遗憾
随着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曾泽生也回到祖国的怀抱,随后面见毛主席。这是曾泽生和毛主席的第二次会面,第一次会面是在抗美援朝期间,曾泽生受伤回国休养,与毛主席谈论作战方案以及排兵部署。
也是因为有了第一次的见面,曾泽生从心底佩服毛主席,随后回到朝鲜战争的战场上后,也一直盼望着和毛主席的再次见面,直到战争胜利后回国。
而在这次面见毛主席时,曾泽生向毛主席提出了一个要求,那便是想要加入中国共产党。但这个要求在提出之后,毛主席并没有第一时间答应,反而是委婉地和曾泽云说到,如今国家还没有完全统一,他现在身处党外比在党内的作用更大。
曾泽云也立马懂得了毛主席的意思,但他的心里一直在找个栖息的地方,而那个地方就是中国共产党。但如今毛主席的婉拒,却成为了曾泽云后半生的遗憾。
从长春起义,再到奔赴抗美援朝战场,曾泽云一心都想着向中国共产党靠拢,就是为了有朝一日能够让党组织看到他的功绩,让他成为共产党的一员。梦想就在眼前,但却在伸手之际破碎,曾泽生没能加入中国共产党,也成为了他后半生的遗憾。
小结:
虽然曾泽云没有加入中国共产党,但他还是为国家和人民数十年如一日,兢兢业业地工作着。1973年的2月22日,曾泽生因为疾病医治无效,与世长辞。
直到去世的那一天,曾泽云还是没能加入中国共产党,但他前前后后总共六个子女全部入党,他们了却了父亲生前的遗愿。他们也传承了父亲的报国之志,为新中国的建设添砖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