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义务教育是中国的青少年必须要完成的学业,而课本上的知识也变得格外重要。因为这些基础知识和文化历史,塑造了一个中国学生应该有的精神世界和价值观。
但是,关于中小学语文课本之中,究竟该纳入一些什么样的文章,才算得上较好的教育到后辈们,争议声一直都没有停过。
语文课本里删去了鲁迅先生的多篇文章,原因是这些文章太黑暗不适合学生的身心健康;《黄继光》《刘胡兰》《谁是最可爱的人》等文章换掉,换成了国外一些小故事;甚至在2003年,就因为一个荒唐的理由,岳飞和文天祥被踢出了历史教材,余桂元就是始作俑者。他究竟凭借什么样的理由呢?
岳飞和文天祥
岳飞是南宋著名的抗金将领,只可惜这样一位爱国将军却有一个很悲惨的结局。他的母亲当年在他的后背上刺下了“精忠报国”几个大字,便是要他不忘国耻,将来要做保家卫国的大将军。
长大后的岳飞便参军了,在军队中他训练刻苦,在战场上他勇猛杀敌,很快就在众多将士之中脱颖而出,成为了独当一面的抗金大将。
他一生参军四次,用七年时间将金人占领的南宋领土收复回来,更是在他的威气之下,令金人闻风丧胆。而出了这样一位抗金大将,南宋百姓也士气大增,许多多愿意参军,投入到抗金大军之中。
就在岳飞大军势如破竹,准备攻下金国的要塞城市朱仙镇时,南宋朝廷却软弱无力,没有想要进一步抗击金人的想法,对岳飞接连下了十二道撤军命令,使得岳飞只得放弃这削弱大金半壁江山的好机会,班师回朝。
而回到朝廷之后,岳飞进一步遭人陷害,以莫须有的罪名将其逮捕入狱,最终在狱中含冤而死。即使在自己临终之前,他仍旧想着何时能够雪耻国仇家恨,将个人安危置之度外。
而同样是南宋英雄的文天祥则更加执着,他看到元军入侵南宋,实在看不下去的他,将自己的财产拿出来招募民间百姓,率领士兵们去抗击敌人,拯救国家。
可惜,文天祥没有取得胜利,反而要按照朝廷的意思去和谈,结果元军将文天祥囚禁了起来。不死心的他,趁着机会又从元军手中成功逃脱,回来之后继续招募士兵组建军队前去抗击元军,不幸再次失败被抓。
没想到文天祥这样一位有才之人,如此精忠爱国,就连元军也对他的所作所为十分钦佩。元军想策反文天祥为自己服务,但各种方式用尽,文天祥都不为所动。最终,文天祥被杀害至死。这样一位民族英雄,值得后代子孙们铭记。
民族英雄被删除
以上两位民族英雄却从历史课本中删掉了,而给出的理由却荒唐得很。
当年,余桂元还是北师大的一名历史系研究生,毕业后混到了人民教育出版社的社长位置。很多读者九年义务教育时所使用的课本都是人教版的,而这个余桂元就专门负责历史教材的内容相关工作。
那时,余桂元算是一个手上掌握了实权的人物,且他在历史领域也是权威,因此有关中小学的历史课本内容的编删他的意见很重要。2003年,他提出要将文天祥和岳飞的英雄故事,从历史教材之中删减出去,给出的理由也令人难以接受。
余桂元解释到,当年岳飞抗击的金人,其实是满族人的前身,而文天祥抗击的元军则其实是蒙古人。如今,满族人和蒙古人都是咱华夏民族的一个分支,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所以,按照现在来看,岳飞和文天祥并不能算做民族英雄,因为他们抗击的敌人也是“自己人”。
这一说法立刻引发了广大群众的不满,甚至有些群众出奇愤怒,这根本算不上什么能站得住脚的理由,没有实际能经得起考量的道理,就这样删掉两位大英雄的故事,是实实在在的“卖国贼”。骂余桂元的人也有很多,只有少部分人支持他的决定。
正确历史观
按照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看待事物要从实际出发,也就是按照事物原本所处的环境、条件和背景来分析和评价。显然余桂元是用后来的眼光来评价文天祥和岳飞抗击敌人、保家卫国的事情,这并不是正确的历史观。
华夏民族经历了几千年的发展,中国的版图也在不断的变化,民族之间的分离与合并这是历史客观事实。在敌人侵犯家园国土时,中华儿女奋起反抗来保家卫国,这是值得被铭记,被载入史册的。
也因此,历史上涌现出了无数保卫家国的英雄儿女,对于这些人来说,当年的敌人是要前来杀害亲人、掠夺财产的穷凶恶极的人,当然需要拿起武器来反抗。
而且任何个人都不是完美无瑕,包括岳飞和文天祥。但看待他们不能只看局部,而要从整体进行多面的思考,但基本的是非观念还是要有的。但咱么这位余桂元社长,他读了这么多历史书籍,难道连基本的辩证观和正确的历史观都没有吗?
就因为后来满族人和蒙古人都成为了华夏民族的一部分,就能抹灭他们曾经作为外侵者对南宋王朝的欺辱吗?岳飞和文天祥站出来保家卫国还有问题了?难道说,日本若有朝一日成了咱中国的一部分,那当年八年抗战流血牺牲的那些英雄先烈们也算不得什么,也是可以从中小学课本中去除掉的吗?
小结:
所以说,余桂元要剔除掉岳飞和文天祥两位民族英雄,他所给出的理由是在是荒唐可笑。这不是一个人教社社长该说出来的话,更不是一个受过高等教育的权威人士该做出来的事情。
中华民族能够走到今天,靠的就是无数英雄儿女不屈不挠的精神,无数英雄保家卫国、勇于奉献的精神。这些英雄的故事不仅不应该被踢出教科书,更应该被后辈孩子们了解和铭记,代代相传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