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最动乱的时期。在这一时期,人们的命运也极易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在乱世中的帝王,也正是考验他们的时候。而这两个帝王的死法,一直以来遭到人们的嘲笑。虽然死的时候有点搞笑,但他们的人生绝不搞笑,甚至如果他们不发生意外,中国的历史就会自此发生改变。这两个人一个是晋景公,他因为一次肚子痛不舒服,去厕所,就再也没出来。他的死法确实有点让人哭笑不得。而另一个就是嬴荡,从辈分上看,嬴政是嬴荡的曾侄孙,之前的《芈月传》中出现过这个人物,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不过引起注意的只是他的名字,和“淫荡”谐音,所以觉得这个人物有点可笑,但他在历史上却是一位不容忽视的人物。
关于他的死法,与他的一个爱好有关,他的爱好是举鼎,在一次举鼎,炫耀力气时,不慎鼎滑落,砸到了自己,不治身亡。有人会说,他没事举鼎干嘛,但这个举鼎其实是古代的一项体育运动,就和射箭骑马一样。我们经常可以在电视剧中看到皇家有时会举办比武大会,比拼武功,这就和那个一样,是当时盛行的体育运动。而且嬴荡天生就身材高大,力气巨大,从小就用举鼎来健身,这项运动在当时盛行到什么程度,嬴荡甚至用是否能举得起鼎来选举大臣。不过,常在河边走,哪能不湿鞋,终于,在一次举鼎大会中,砸了自己,秦王当不成了,只得让在燕国当人质的嬴稷回来继位,从此开启了一个时代。
如果嬴荡21岁时不死,就没有后来的秦始皇什么事了。因为嬴荡在位时,所为国家做的事为后来秦国的壮大奠定了基础。他不仅善于用兵打仗,头脑还灵活,擅长外交。当时的秦国,刚因改革而强大起来,想要扩大地盘,就要取了韩国的宜阳,但宜阳并不好打,易守难攻,嬴荡想要拉拢魏国,但魏国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拒绝了他的提议。
但这并没有打消嬴荡的念头,他还是派兵去打了,在艰难的局面下,最终把宜阳打下来了。宜阳的战略位置十分重要,历史上对宜阳之战不太重视,但正是这场战争让秦国后来可以向东扩张。不过,历史就是历史,谁死谁活似乎早已命中注定,这样才有了始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