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说到三国,大多数时候网友们都会分为两个部分,一个以《三国演义》为考量基础的派系,再有就是以《三国志》以及一些其他历史资料为基础的派系。随着大家对于三国这个特殊历史时期的喜爱和好奇,有越来越多的爱好者开始深度发掘有关于三国的一切,但是无论真正的历史到底是偏向于那个派系,我们都不能够真正的了解,因为大家都不是这段历史的参与者和见证者,哪怕是史书都没办法做到完全真实,更何况小说和零散的历史记载。所以说判断历史的事实是历史学家和文物工作者的工作,而我们仅仅只是看客,这一切的观点只用做娱乐谈资即可,不必计较故事的来源。
联想到三国我们当然是会想到刘备、孙权以及曹操这几个重要人物,他们三个之中曹操和刘备又是矛盾焦点以及重要看点。三国的剧情大致分为三个部分一是他们三家的“发家史”,二是三足鼎立、最后当然是以司马家作为主角的斗争剧。
其中最精彩和值得谈论就是三足鼎立时候的三位大人物的故事。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于人——刘备,刘备给大家的印象大概就是忠厚、善良、稳重的样子,而曹操在大部分人的眼光中都是一个词“奸雄”,他的很多行为给人感觉都没有那么正面,毕竟英雄这个词是说的正面人物,无论如何至少自己做的事一定是声张正义而不是自私自利的才能够作为英雄,支持曹操的认为这不是奸雄这是“枭雄”,懂得适者生存,人不为己天诛地灭是一种谋略。反而对刘备这样的外貌看起来和蔼,而内心却觊觎着整个天下的人感到反感。刘备的野心有多大?把他4个儿子的名字连起来念,你就明白了。
“表里不一”的刘备
有人说刘备才算是三国里面最忠心于东汉的一个人物,从一开始就计划着在群雄并起的时代里寻找一个自己能够依靠并且可以兴复大汉的人,但是无奈大家都只是想要在这个乱世里面割据一个属于自己地盘,或者说统一天下自己做主,最终才拥兵自立建立蜀汉的。又有人认为刘备就是一个十足的伪君子,表面上看起来十分的忠厚和讲道义,但是内心却盘算着怎么依靠别人来实现自己的目的,从投靠刘表到最终将他人的地盘据为己有都只是自己演的一场戏罢了。
但是中间视角来看待这个问题没什么好奇怪的,毕竟在行动上刘备给人们的印象就是一个为了复兴汉室而不断壮大自己的诸侯罢了,有人说刘备也只是在早期做出非常多的努力但是最终发现东汉的命数已尽,再也无力回天了,所以才会迫不得已自己割据巴蜀立国的,当然无论是剧集还是原著都没有明确过刘备的内心,有可能是一个演了几十年的“老演员”也有可能只是努力过但是成果不佳罢了。
说到刘备的表里不一,仔细想一下在那个动荡并且天下无主的状况下,谁都有机会通过自己的行动来做所改变,刘备也曾说过自己想救天下之民于水火,他对百姓的态度以及做法并没有脱离这句话而且他只是用自己的方式完成这一切。一个想要改变天下的人怎么可能只有一些简单的想法呢,自己成为天下之主也是救百姓的一种方法吧!所以他无论是伪君子还是真英雄都不影响他在三国中的重要作用。但是要说刘备没在一开始就表明自己的意图就是伪君子,那么其实并不算正确,其实刘备在一些时候就已经透露过自己意在天下的想法,比如自己子嗣的名字中就暗藏了很多他的想法。
刘备隐匿的想法
刘备虽然在早些时候嘴上说着只想匡扶汉室,但是在关键时候还是透露了自己的想法,刘备一共有四个儿子,除了我们大部分人所熟知的刘阿斗刘禅之外还有三个,他们分别是刘封、刘禅、刘永、刘理。巧合的是这些姓名中的名透露着一个看似巧合却是蓄意的想法。刘封和刘禅的名中的字连起来是“封禅”,要知道这个名词只能出现在帝王将相们的最高典礼上,这个典礼的存在也仅限于朝代新立,或者乱世重归太平的时候,所谓封禅指的是封禅天地,也就是给众官、地名、山川河流等重新册封或者命名,这里就透露着刘备有想要统一天下,再建新朝的欲望。刘备的野心有多大?把他4个儿子的名字连起来念,你就明白了
再来看看他的后面两个儿子,他们的名连起来就是“永理”,永字很好理解和现代文义没有什么差别就是永久、永远的意思,而理就是治理的意思,把这四个字连起来这个“巧合”就诞生了,“封禅永理”表达自己想统一天下,希望自己的后代也能够成为天下君主,这个天下永远都属于自己家,自己和自己的后人能够永远的治理和统治整个天下。
刘备四子
刘备的第一个儿子是领养的,名叫刘封,刘封是罗侯寇氏的儿子也是长沙郡一刘姓人家的外甥,是在刘备投靠荆州刘表时收养的,对方也是看着刘备这汉室宗亲的名声之大,所以才成为了他的养子。后来在关羽痛失荆州一事中因为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被刘备赐死。
第二个儿子就是刘禅,这个角色就不用过多的交代,从赵云长坂坡救阿斗,而刘备却怒摔阿斗到最终投降将蜀国拱手相让,伴随刘禅的还是那几个字“扶不起的阿斗”,乐不思蜀也有他一份。刘永和刘理都先后被封过王,但是二人在整个故事的进程中并没有过很多的作用,其中刘理年仅29岁就早早的离开了人世。刘永也因为刘禅听信奸臣黄皓的话,最终被封为了一个穷乡僻壤的王,后续就没有过关于他的故事。
刘备的一生
刘备作为汉室宗亲,中山靖王之后但是自己的前半生却是非常的没落,所谓的织席贩履之辈就是通俗理解的卖草鞋、买凉席的。作为一个普通的商人在结识了关羽和张飞二人后适逢乱世,于是想有所作为,故此才开始了他的征程,从三人入盟再到被汉室皇帝亲自册封其实并没有经历太多岁月和考验,但是要说完全没有经过生死也并不是,但是就凭一点点皇室血统就让刘备走上平天下的道路是不可能的,这里面自然也有自己以及他的左右手们的帮助。
从被别人打得丢弃妻子,再到与曹操中原大战,刘备从一文不名到雄踞一方可以算是一个典型的“创业”模范人物,说到这里就不得不佩服他的人品了,你说他虚情假意,但是他所表现的一切确实是让人们觉得他是一个明主,既然有那么多的人愿意追随他,那他确实用自己的仁义道德做到了让人信服,赵子龙和关云长哪个不是愿意为了他抵制诱惑、不惧牺牲的人物,不是他的人格魅力怎么能得卧龙凤雏以及五虎上将为他效力,所以评价他不能简单的假仁义三个字来概括,他是一个具有众多优秀品质但是有内心有所抱负和心思的人,是一个丰富而复杂全面的人。
细想一下他如果真的就以一个真实的形象给众人展示,他或许都活不到诸葛亮的出现,那么又怎么能够有后面的作为呢?所以他是一个有抱负但是又聪明,而且具有复杂个性的人。几句简单的解读都没办法把它全面的展示出来。天下诸侯都有野心,何况是他呢?
参考资料:《三国演义》、《三国志》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