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白起军功卓著被称为“战神”,被秦王赐死,范雎却背锅2000年
创始人
2025-07-26 03:03:57
0

白起,战国时秦国大将,武安君,他身上贴着三个标签。

1:战神,2:杀神,3:冤枉。

战神——白起一生没打过一次败仗,从军40年,为秦国攻城掠地,未尝一次败绩;

杀神——白起历来有杀俘的恶习,先后屠杀近百万降卒,因而也被称为“人屠”。

冤枉——白起功高,被权臣范雎所忌惮陷害,终于被自己的老上级秦王冤杀。

白起剧照

先来看看白起的军旅生涯

白起是秦大夫白乙丙的后人。秦昭王十三年(公元前294 年),“白起为左庶长, 将而击韩之新城”, 此后的三十多年里, 白起参与了此时期秦国几乎所有的对外战争, 攻城掠地, 不可胜数,并获封“武安君”。尤其是长平一役, 名噪天下, 可谓战功卓著。所以“战神”这个标签,实至名归,无可厚非。

再来看看记录在案的“武安君杀俘记录”: ?

一、昭王十四(前293 年),率兵进攻韩、魏国,一次斩首二十四万 ??

二、昭公三十四年(前273),率军攻魏,拔华阳,虏三将军,斩首十三万;

三、战胜赵国将军贾偃后,将俘获的二万士卒推到黄河中淹死

四、?九年后的昭王四十三年,进攻韩国的陉城,城陷,斩首五万

五、长平一战,坑杀赵军已经投诚的官兵四十五万,创造了先秦战争史上杀戮的最高纪录。 ?

好吧,这五条记录,白纸黑字,也没什么可辩解的,的的确确“杀神”附体。

白起临死时,史记中也留下了一段著名描写:

武安君引剑将自刭, 曰:“ 我何罪于天而至此哉?”良久,曰:“我固当死。长平之战, 赵卒降者数十万人,我诈而尽坑之,是足以死。”遂自杀。

这段遗言,后人大多凭字面意思来判断,说这是白起临死前的忏悔。

其实事情没这么简单。

在2000年前的秦国,杀40万降卒固然暴虐,但绝对不至于让白起有这么大的心理负担。

要知道,秦人在商鞅变法后,士兵是靠人头来晋升的,人头越多,功爵越高。斩首,绝对不像后代人那样有道德负罪感,这也是白起屡屡杀俘的社会背景。

而在长平之战的坑杀40万赵军,更是一项必须进行的决策。获胜的白起当时面临这样一个局面:四十万赵军降卒,如何安置?

留。秦军自己军粮都是从秦国水路远道运输而来,本军尚不敷用,这四十万壮小伙,一顿饭要吃好几个馍,秦军脆弱的后勤,如何供给俘虏?

放。四十万有生力军放虎归山,拿起武器就又是一只强悍的赵军军团。

对白起来说,当时成本最低的事,就是杀掉俘虏!这才是最符合秦国利益的选择。这个做法虽然暴虐,但战场上,理性的决定往往是冷冰冰的。 所以,白起的临终遗言,更大可能是在说反话,是对自己命运的无奈感慨,并不是什么良心发现的忏悔。

白起剧照

我们再来看第三个标签:冤枉。

关于白起的的死,从司马迁到班固,都认为他是被范雎陷害,死得冤。

司马迁说:“ 然不能救患于应侯” 把白起之死归因为范睢的嫉妒;班固写《汉书》, 其中提到:“ 应侯谮之, 赐死杜邮” ,也是归咎于应侯(范雎)。

一口黑锅就这样甩给了范雎

那么,白起到底是不是战国版的窦娥呢???让我们来看看他死前两年发生的几个场景。

场景一:长平之战后,秦王决定进攻邯郸,乘胜拿下赵国,但此时?白起却生病了。

考虑到白起一直反对发动邯郸战役,所以此次临战生病,非常蹊跷。即便不是托词,至少也是“病的不是时候”。于是秦王派王陵为将去进攻邯郸。

场景二:? ?王陵出师不利。恰在此时,“武安君病愈”。秦王看到白起病好了,赶紧让白起去前线替换王陵。白起却对秦王说: “邯郸实未易攻也。且诸侯救日至,彼诸侯怨秦之日久矣。今秦虽破长平军,而秦卒死者过半, 国内空。远绝河山而争人国都,赵应其内,诸侯攻其外,破秦军必矣。不可”

这段话通俗的意思是:大王您要派军队去灭国,这事儿犯众怒,到时候其他五国一定会联合赵国对抗秦国。凭咱们现在的实力,一挑五,没胜算啊,这事儿我不能干。(战国时期各国交战,很少以灭国为目的,当时各国战争多是掠夺城池。攻伐可,灭国不可,是当时六国的共识)

于是白起又称病。

场景三:秦王第二次派范雎去要求白起出兵,仍被拒绝, 于是昭王为挽救邯郸城下秦军的危局,令王龁代王陵前去指挥。

场景四:疲惫不堪的秦军在赵国首都邯郸城外无法取胜,败象日至。白起了解前线的形势,幸灾乐祸地说:“秦不听臣计,今如何矣!”

场景五:秦王第三次派范雎去请白起,白起称病拒绝。 秦王怒,把他降级到小兵,流放宁夏。

场景六:三个月后,战场吃紧,战事不利。秦王命令白起:不得留于咸阳城中,马上赶到流放地去。不久后,秦昭襄王和大臣开会,在会上说:`白起之迁, 其意尚怏怏不服,有余言',关键是这三个字“有余言”,白起对自己的流放,不停的发牢骚和抱怨,被秦王听到。于是这成了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很快,秦王派来的使者在杜邮追上白起,赐宝剑,勒令自杀。

看完这六个场景,我想白起被杀的原因应该很清楚了,那就是:抗命加倨傲

那么,白起为什么抗命?我们看看《战国策》里白起和秦王的对白:大王派我去打仗,如果打败了,您也不会责备我;但我出战则必须取胜,宁死不做辱君之将。“宁伏受重诛而死,不忍为辱军之将”。这段话把白起爱惜羽毛的心态描画的淋漓尽致。

白起是常胜将军,在生前就威震六国,于是他对自己认为没有必胜把握的出征,宁肯抗命身死也拒绝出战。这种价值观,显然和我们现代人有不少冲突。

白起户籍在秦

身为军人,违抗命令,确实很难说得过去,更何况是对性格暴烈著称的秦昭襄王;而且,白起性格中的孤傲和执拗,也加速了自己悲剧。在战争失利之时,对自己的上级冷嘲热讽:你看,当初不听我的,现在傻了吧?

这种低情商不理智的做法,想来也多少有点居功自傲的成分在里边。事实上,在以严刑峻法闻名的秦国,三次抗命才受到惩罚,这也就是军功在身的白起,换别人早就人头落地了。

人屠白起的最后结局,真是一点也不冤枉:他缺乏的正是以柔克刚的韧劲,和足够的政治智慧。

相关内容

站在泸定桥畔 听“过桥木板...
如今的泸定桥 红军飞夺泸定桥纪念馆公众号供图 顶端新闻·河南商报记...
2025-07-26 12:33:39
原创 ...
说到这个话题,可能很多人都觉得匪夷所思,八旗子弟居然做起了“反清复...
2025-07-26 12:33:37
原创 ...
站在历史的角度来看,北宋和南宋其实就是一回事,不仅如此,它们二者的...
2025-07-26 12:33:24
原创 ...
“秦王这面相不行啊,太刚烈了,怕不是一冒犯到就得被干掉,不愧是虎狼...
2025-07-26 12:33:22
原创 ...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朱成山】 日前,上海震旦职业学校教师在课堂上...
2025-07-26 12:33:10
原创 ...
作者:赵心放 赵匡胤是北宋朝的开国皇帝,在位期间,完成了全国大部...
2025-07-26 12:33:10
原创 ...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政府秘档解密,我们在克格勃文件档中发现了一个惊人...
2025-07-26 12:33:05
原创 ...
图1:清朝骁骑营。骁骑营是一个军营的名称,晋代开始设置,最开始是魏...
2025-07-26 12:33:05
原创 ...
混乱的战国时期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几乎每个国家都出现了一大批能人...
2025-07-26 12:33:00

热门资讯

中国队盛装出战农心杯,期待李轩... 第27届农心杯,中国队豪阵呼之欲出,轩工期待压哨入围! 申真谞的农心杯十八连胜铁幕横亘,中国围棋已经...
原创 中... 天文学神秘而美丽,自古以来有很多的人都想要了解宇宙的奥妙。那么大家知道在中国历史上有哪些著名的天文学...
原创 日... 中国人尤其看重 待客之道 ,当家里来客人时,主人都会准备丰盛的大餐来招待客人。国宴也是如此,在招待外...
原创 他... 回望整个中国的成长历程,有很多位杰出的人物对新中国的建设奉献出了自己的一份心血。而他们的功勋战绩,不...
原创 朱... 说起朱允炆的失败,很多人都觉得和可惜,因为朱允炆用全明朝的力量都干不过朱棣,最后还被朱棣反攻。说实在...
原创 拿... 奥斯特里茨之战发生于公元1805年12月2日,因法国皇帝拿破仑、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一世、奥地利皇帝弗朗...
原创 民... 提起民国,除过“大名鼎鼎”的蒋介石以外,其曾经最为信赖的何应钦也十分不凡,据网络上考据研究,琼瑶作品...
原创 “... 在革命年代,有无数爱国志士奔走呼号,为建立一个新中国而不懈奋斗。由于一些因素,他们有的人在探索过程中...
原创 明... 说起嘉靖皇帝恐怕对明朝历史有所了解的朋友第一印象就是嘉靖身穿道袍修仙求道的样子。很多人认为嘉靖是一个...
原创 原... 我们都知道清朝妃嫔,大部分都是经过选秀进入后宫的,但是也有一些是没有参加选秀的,她们有的是皇帝府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