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洋械”让湘军吃尽苦头,清朝末期为何还会出现“人”与“械”的争论?
创始人
2025-07-26 02:33:38
0

在中国古代智慧中,"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器","磨刀不误砍柴工"等名言一直是生活中重要的思想指导。在很早以前,中国古人就认识到工具对于劳动事务的重要性。同样的,在战斗中,兵器也成为了战斗力的一种体现。

中国古代历史中,对于兵器有着深远且精湛的研究。如吴国的称霸,就源于其兵器的冶炼与锻造技术获得重大突破;明朝的关宁铁骑因为"

三眼神铳"而称雄辽东。

一个兵器的是否先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军队的战斗力。可是在清朝后期,兵器装备的先进情况并不乐观。

在清朝后期,洋人的军械远远比清朝的兵器要先进,如列强与清军作战时,往往以几人的牺牲获得了战斗的完胜。与此同时,正在南方奋勇作战的湘军,却还使用较为原始的武器与太平军战斗。

直到一次战斗中,湘军遇见了一支大范围装备洋械的军队,并遭遇了重创,才真正意识到"洋械"的强大。可是毕竟是初次遇见,湘军内部却有不同的看法。

湘军围攻南京时"最憋屈"的战斗

咸丰十一年(1861)八月,湘军领导曾国荃攻下军事重镇安庆,次年五月,即同治元年(1862)率领湘军打倒南京附近的雨花台。

在当时,南京并不叫"南京",而叫"天京",因为这里是太平天国设立的首都。所以湘军只要攻克天京,那么太平天国运动将被彻底镇压,清朝在国内的统治也将归于平静。

湘军虽然抵达天京城下,可是太平军的势力并没有被彻底击垮。位于苏州、嘉兴方向的太平军,随时有支援天京的可能,所以湘军只能驻守雨花台,等待战事进一步的发展与转机。

湘军的长期等待,没有等来清军在南京方面的进展,反而等来了苏州、嘉兴方面的太平援军,并遭遇了一场"最憋屈"的防守战。

1、太平军"炮""洞"战术

同治元年闰八月十九日,苏州方面的太平军由李秀成率领,前来支援天京。据当时的书面记载,李秀成"号称六十万众","

旗帜如林,层层排列"。除了李秀成,同年九月初李秀成的堂弟李世贤也从嘉兴赶来,前来支援天京。

在太平军的支援部队站稳脚跟后,发现前来进攻天京的清军只有曾国荃一支湘军。为了消灭天京的隐患,太平军向雨花台进军,企图消灭这只不自量力的军队。

为了给予湘军毁灭性打击,太平军使用"

西洋开花大炮","

自空中击下,呼声动地",以"炮"作为主要火力。除此之外,为了打击湘军的军事防御,"开地道,用火药轰官军壁垒",以"洞"直插湘军心脏。

通过"炮""洞",太平军不仅发挥了其装备优势,而且还强力打击了湘军的防御优势。太平军之所以敢于和湘军强硬叫板,是因为太平军装备了不少先进的洋人武器,除了大炮以外还有枪械。

太平军"

专用洋枪,力可及远",由此导致还装备着鸟枪、土枪的湘军无法与太平军正面交战。

2、湘军以"篱""濠"应对

面对太平军在火力上的优势,湘军的火器根本无法与太平军正面抗衡。在同样的距离内,太平军可以轻而易举的击杀湘军,而湘军却无法伤害太平军半根毫毛。

这便像游戏中开了挂,湘军不得不躲避太平军进攻的锐气。而常年带兵的曾国荃也意识到形势的不妙,所以一直带领湘军进行被动防御。

既然太平军有火力优势,而且大挖地道,那么湘军便深挖壕沟,"

九帅节节严营,濠深垒坚,木桥叠叠层层,亦是甲兵之利",以"濠"减少湘军的损失。为了防止敌人冲锋,减缓敌人的进攻速度,有力保障湘军的外围防线,以五六层"花篱"来延缓战事的发生。

从此来看,我认为湘军的打法还是非常窝囊且憋屈的。当湘军满怀着热情与士气来进攻敌人的"首都",结果还没有起色,便被敌人的精锐部队所包围。而且敌人火器精良,只能看,不能打;只有被动防御,才能获得一线生机。

3、转打"地道战"

湘军无计可施,只能以退为进,降低战斗距离,以让自己的火器还可以起到作用。可是进攻的太平军却不能持久作战,为何如此,主要有三点。

第一,湘军虽然被困,但是太平军并没有切断其粮道。第二,太平军的后勤保障反而被清军所干扰,以至于不能持久作战。第三,太平军远来支援,苏州与嘉兴方面势必遭受压力,主力长期在外可能导致本营的丢失。

基于以上种种原因,太平军只求兵贵神速,早日解决雨花台上的湘军。为了取得快速的进展,大打"地道战"反而成为了最快速的手段。而湘军首领看到如此架势,也是伸手奉陪,与太平军展开了角逐。

通过地道战,湘军的战局发生了转变。从前期被太平军"吊打",到地道战碾压太平军,战斗的方式使太平军的先进武器无法发挥优势。

"抽刃迭刺,聚而歼之","熏以毒烟,灌以秽水",残酷的手段被湘军使尽,导致太平军也吃了不少苦头。最后无奈,太平军啃不下这块"硬骨头",只能无功而返,"泣不成声"。

"洋械"让湘军吃尽苦头

通过雨花台的防御战,湘军虽然战胜了强大的太平军,但是也让湘军吃了不少苦。因为这场战斗,是非常惨烈的,湘军几乎以白刃战的形式,与太平军展开角逐,这在湘军的战斗中是少见的。为了胜利,湘军使用了各种手段,最后才勉强胜利。

同时,太平军的洋械,确实让湘军见了不少世面。与之前的普通太平军相比,李秀成的精锐部队可谓武装到了牙齿。洋械在很远的距离就可以击杀湘军战士,这无疑是一场不公平的战斗。可是古代战斗中,生死是无法避免的,所以军备上的落后,使不少骁勇的湘军将士成为了冤魂。

1、对"人"与"械"的不同看法

在雨花台战斗后,曾国荃对于洋械的喜爱近乎疯狂。为了获得洋械装备,曾国荃不仅向其哥哥曾国藩无赖讨要,还向李鸿章学习洋械装备的知识与运用。

而坐镇调度清朝战略的曾国藩,对于曾国荃过分依赖洋械的行为,却嗤之以鼻,认为人才才是军队战斗力的核心。由此,湘军对于洋械有着不同的看法。

2、曾国荃认为"械"比"人"重要

曾国荃在雨花台战斗后,彻底改变了湘军对于战场的认知。战备精良的太平军曾经以洋械碾压湘军落后的军备,所以其绝不能让这种屈辱再次发生。由此,曾国荃积极学习并装备洋械,企图以洋械直线提高湘军战斗力。

为了获得较大且快速的进展,曾国荃向李鸿章"取经"。而李鸿章凭借淮军的建立,且大部分装备洋械,所以对洋械有着较好的认知。

"非改小枪队为洋枪队不可","仿效洋人步伐,操练洋枪队",成为了李鸿章的建议。正是如此,曾国荃也深信装备洋枪的湘军,可以轻而易举的战胜太平军。

3、曾国藩认为"人"比"械"重要

面对弟弟曾国荃对洋械的大量需求,曾国藩不由皱起了眉头。或许是洋械高昂的经费,让曾国藩为之头疼;亦或是对于洋械的痴迷,有损于大清国威,曾国藩并不看好大规模装备洋械。因此,曾国藩提出了"人"比"械"重要的结论。

为了说服曾国荃,曾国藩可谓"引经据典",用强有力的例子证明人才是战斗力的核心。

如鲍春、

霆超的部队没有好的装备,依旧打赢了太平军;和春、张国樑的部队大规模装备洋械,最终还是被太平军打败。因此"然则将士之真善战者,岂必力争洋枪洋药乎?"有力证明了曾国藩的观点。

历史的结果是相互统一

曾国藩与曾国荃在军队战略的发展上产生了分歧,但是之后的发展并没有造成矛盾。曾国荃以"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为由,大力装备洋械。而曾国藩无奈,只能调度地方军队,从了曾国荃的心愿,大有家庭长辈对幼辈迁就的作风。

在几年后,曾国藩并没有力执己见,坚持自己"人"比"械"重要的观点,而是以国家需要的角度,大力发展本土的军械制造水平。江南制造局、派遣留学生,洋务运动风生水起,只求"师夷长技以制夷"。

从湘军这段憋屈的历史中可以看到,愚昧与落后确实会让人吃不少苦头。面对装备洋械的强大太平军,湘军以近乎无赖的打法与太平军展开死搏,才获得了最后的胜利。即使最后胜利了,这也并非是一场光彩的胜利。从这场战斗中,湘军明白了军事装备的重要性。

落后就要挨打,其实是自然界弱肉强食规则的发展。而洋械之所以有如此强大的力量,是因为其中加入了科学知识。而在落后的清朝,科学是什么,并没有一个清晰的定位。

西方在军事上的科技产物,成为了遏制清朝发展的有力武器。所以从这种角度来看,科学其实也是一种力量。只有不断的发展科学,自身才能获得科学力量的加成,立足于世界之中。

相关内容

站在泸定桥畔 听“过桥木板...
如今的泸定桥 红军飞夺泸定桥纪念馆公众号供图 顶端新闻·河南商报记...
2025-07-26 12:33:39
原创 ...
说到这个话题,可能很多人都觉得匪夷所思,八旗子弟居然做起了“反清复...
2025-07-26 12:33:37
原创 ...
站在历史的角度来看,北宋和南宋其实就是一回事,不仅如此,它们二者的...
2025-07-26 12:33:24
原创 ...
“秦王这面相不行啊,太刚烈了,怕不是一冒犯到就得被干掉,不愧是虎狼...
2025-07-26 12:33:22
原创 ...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朱成山】 日前,上海震旦职业学校教师在课堂上...
2025-07-26 12:33:10
原创 ...
作者:赵心放 赵匡胤是北宋朝的开国皇帝,在位期间,完成了全国大部...
2025-07-26 12:33:10
原创 ...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政府秘档解密,我们在克格勃文件档中发现了一个惊人...
2025-07-26 12:33:05
原创 ...
图1:清朝骁骑营。骁骑营是一个军营的名称,晋代开始设置,最开始是魏...
2025-07-26 12:33:05
原创 ...
混乱的战国时期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几乎每个国家都出现了一大批能人...
2025-07-26 12:33:00

热门资讯

中国队盛装出战农心杯,期待李轩... 第27届农心杯,中国队豪阵呼之欲出,轩工期待压哨入围! 申真谞的农心杯十八连胜铁幕横亘,中国围棋已经...
原创 中... 天文学神秘而美丽,自古以来有很多的人都想要了解宇宙的奥妙。那么大家知道在中国历史上有哪些著名的天文学...
原创 日... 中国人尤其看重 待客之道 ,当家里来客人时,主人都会准备丰盛的大餐来招待客人。国宴也是如此,在招待外...
原创 他... 回望整个中国的成长历程,有很多位杰出的人物对新中国的建设奉献出了自己的一份心血。而他们的功勋战绩,不...
原创 朱... 说起朱允炆的失败,很多人都觉得和可惜,因为朱允炆用全明朝的力量都干不过朱棣,最后还被朱棣反攻。说实在...
原创 拿... 奥斯特里茨之战发生于公元1805年12月2日,因法国皇帝拿破仑、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一世、奥地利皇帝弗朗...
原创 民... 提起民国,除过“大名鼎鼎”的蒋介石以外,其曾经最为信赖的何应钦也十分不凡,据网络上考据研究,琼瑶作品...
原创 “... 在革命年代,有无数爱国志士奔走呼号,为建立一个新中国而不懈奋斗。由于一些因素,他们有的人在探索过程中...
原创 明... 说起嘉靖皇帝恐怕对明朝历史有所了解的朋友第一印象就是嘉靖身穿道袍修仙求道的样子。很多人认为嘉靖是一个...
原创 原... 我们都知道清朝妃嫔,大部分都是经过选秀进入后宫的,但是也有一些是没有参加选秀的,她们有的是皇帝府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