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中期,一直渴望打开中国贸易大门的英国终于忍不住率先发起战争,派兵攻打中国沿海城市,虽然清王朝的军队进行了抵抗,但最终仍然以失败告终,不得不签订葬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答应对方开通贸易城市的要求,赔偿给英国大量的金银珠宝,进一步加剧清朝国库空虚,加快清王朝灭亡的速度。
在这场战争中,英国只有几万人,而清政府的军队足足几十万人,从士兵人数上看,清朝明显占据优势,有很大的机会赢得战争的胜利,那么,清政府为什么战败了呢?
清朝末期,朝廷腐败严重,很多官员贪污军饷,克扣军费,造成清朝军队的武器装备很差劲,再加上,道光皇帝并没有下定决心抗争到底,他的犹豫不决,让士兵无心应战,这些最终导致清王朝的失败。
其实,在中国历史上不仅清王朝遭到过其他国家的入侵,明朝时期也曾经有过类似的遭遇,只不过它们的结局截然相反,一胜一败。
17世纪初期,也就是明朝时期,北方地区有大金国虎视眈眈,南方有许多农民起义军,处于内忧外患之中,明朝军队自顾不暇。谁曾想,就在这时,荷兰军队也要攻打明朝。
荷兰军队实力强悍,之所以不远万里来攻打明朝,是因为它觉得明朝地大物博,经济繁荣,建立两国的贸易关系,可以促进本土经济的发展。明朝政府曾经多次派人与荷兰人交涉,希望可以通过和平的方式来解决问题。
荷兰政府认为打败明朝军队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只需要模仿攻打东南亚的战略战术就可以,于是,他们对明朝军队发起突然进攻,让明朝军队措手不及,损失惨重。
就在荷兰人得意洋洋,以为胜券在握的时候,战争的局面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崇祯皇帝力排众议,坚持继续派兵打击荷兰侵略者,即便在当时,明朝军队的武器装备要远远落后于荷兰军队,但是他们懂得利用灵活的战术来弥补自身的不足,下决心绝对不能让荷兰人侵占中国的一寸领土。这场战争最终以明朝军队的胜利结束。
战争结束之后,明朝政府向荷兰政府施加压力,迫使对方签订不平等的条约,明确要求,荷兰船队不能进入大陆的沿海区域,凡是经过明朝领土的船只,必须缴纳一定的过路费,此外,荷兰的船只最远只能到台湾地区。
只可惜,十多年之后,明朝还是灭亡了,面对三方敌人,明朝皇帝能够分清轻重缓急,拼尽一切捍卫领土完整,虽然,台湾还是被荷兰占领了,但是郑成功收复了台湾地区。从这一点来说,崇祯皇帝还是值得后人称赞的。
同样的遭遇,不同的选择,截然不同的结局,面对困难不能轻言放弃。此外,不管在什么时候,都应该维护国家的统一,哪怕是付出生命的代价,也在所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