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被称为清朝皇帝劳模之首,每晚睡不到四个小时,比我们的物理老师张朝阳还拼,最后把自己活活累死。
好多人都说,就是因为雍正帝把权利一直牢牢抓在自己手中,才工作量这么大。
但就是这样一位工作狂和权利欲爆棚的帝王,居然允许一位位高权重的“常务副皇帝”存在。
这位常务就是和硕怡亲王胤祥,也是雍正帝的十三弟。
雍正刚登基,就加封皇胤祥为和硕怡亲王,任命其为总理事务大臣,负责掌管户部最重要的三库(银库、缎匹库、颜料库)。
这三库在国库中的占比非常高,必须是皇帝亲信中的亲信才能担任的岗位。
没过多久,雍正帝就让胤祥掌户部和内务府。户部是国家的钱袋子,内务府是皇家的钱袋子。相当于胤祥即掌握了国家的大金库,也掌握了雍正帝的小金库。
而雍正帝鼎鼎大名的摊丁入亩,就是在胤祥掌控财权的背景之下推行的。
很快,雍正让他负责的事项越来越多:掌会考府、造办处,领外国传教士事务。
这几项还看着不那么重要,但真正重要的是如下几项任命:
一是西北军事运筹,这个可不是虚职,西北地区的总督、巡抚、驻防将军、提督,知道雍正十三弟有多受老大的器重,谁敢不听其号令。
胤祥就相当于统领西北地区的土皇帝一般。
二是负责陵寝、祭祀事务,听着可能没有实权,但实际上这都是皇帝应该亲自干的事情。
现在交给了胤祥,这也是他被后世戏称为“常务副皇帝”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是负责管教诸位皇子,这也本是雍正帝应该直接负责的事情,现在把儿子都交给了自己的弟弟,自己只负责后宫了……
人事权是皇帝最看重的事项,多疑的雍正帝却对胤祥充分信任,首先是三品以下的武官任命权,放权给了胤祥。
接着吏部上呈的地方官员的名单,雍正帝也询问胤祥的意见:是否问过王意见?
雍正帝朱批里只写一个王,说的就是胤祥,就知道胤祥的地位有多高了。
甚至有人说,雍正帝想办谁,王不同意,那这个人还有救。但如果王想办你,那雍正帝也救不了你。
在后来,胤祥的权势进一步扩大:
一是负责掌管全国的营田水利。营田是清朝皇室的营生,主要收入来源之一。
二是领圆明园八旗禁军。圆明园可是雍正帝的最爱,这位日理万机的皇帝,主要的时间并不在紫禁城,而是在圆明园,这就相当于雍正帝把自己的身家性命,都交给了胤祥。
三是掌管上三旗,自从多尔衮之后,镶黄旗、正黄旗、正白旗三旗由皇帝直管。满人对旗权非常看重,而上三旗在八旗中最为精锐,地位也最为尊崇,是皇帝的武力核心班底。
雍正帝放心的把他交给了胤祥。
四是可以结党。雍正帝是经历过九子夺嫡才爬上皇位的,对皇亲结党非常忌惮。但却明确告知过各位皇亲,可以和胤祥多走动,不算结党。
雍正朝还有一个权势滔天的年羹尧,但即使是年羹尧,在指派人手弹劾胤祥时,也被雍正帝痛骂。
古代都讲究避讳帝王的名号,但雍正帝特意把胤祥(允祥)改回原名,不用避讳他的名号,这在清朝可是独一份。
还升任胤祥为第九位铁帽子王,爵位待遇世袭罔替,不用降级。
可惜这样一位常务副皇帝,大权在握,却因为常年高强度工作而薨逝。这让雍正帝直接哭到吐血。
当时拭血的帕子,还放入了胤祥的棺椁中。而胤祥最喜爱的鼻烟壶,雍正帝则直接当成了自己的陪葬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