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抗日名将中出现了如雷贯耳的张治中和大名鼎鼎的张自忠,好多人在各个战役中会混淆张治中和张自忠,还有好多人认为他们是一个人。他两人究竟有什么区别呢?二位不仅名字相近,年龄也只差一岁,而且都是国民党二级上将军衔也一样大,也是为数不多的两名主张联共抗日并没同共产党打过仗的将军,作战上张自忠更强,无论是抗日战争还是同张治中的交锋中都更胜一筹,张治中则在政治上表现更突出,为国共合作及中国的和平解放做出很大贡献。到底谁更厉害呢?下面给大家来捋一捋。
一、张治中,(1890年10月27日—1969年4月6日)字文白,安徽巢湖人。毕业于保定军校,后到黄埔军校任职,系黄埔骨干将领,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二级上将,政治家,军事家,爱国主义人士。是蒋介石的嫡系爱将,隶属于中央军。
张治中
1932年“一.二八”淞沪会战时任第五军军长,在上海抵抗侵华日军。1937年11月任湖南省主席,参加的主要战役有:北伐战争、中原大战,淞沪抗战,徐州会战等,1945年,调任国民党军事委员会政治部部长兼三民主义青年团书记,1949年底张治中在北平谈判期间就留在了北京加入了新中国。应总理的指示,致电陶峙岳将军和新疆主席包尔汉,促成新疆和平解放,新中国建立后,历任西北军政委员会副主席、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委员会副主席、政协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央副主席等职,对促进民族团结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作出了贡献 。1969年4月6日在北京逝世。
张治中在淞沪战役中战前动员演讲
二、张自忠,(1891年8月11日—1940年5月16日),字荩臣,后改荩忱,山东临清人,第五战区右翼兵团总指挥兼第33集团军总司令 ,中国国民党上将衔陆军中将,追授二级上将衔,抗日名将、民族英雄。1937年至1940年先后参加中原大战、喜峰口战役、临沂保卫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随枣会战与枣宜会战等。1940年在襄阳与日军战斗中,不幸牺牲。
张自忠
血战临沂。1938年3月的临沂战役中,率军与日军鏖战七昼夜,粉碎日军向台儿庄前线增援的战略企图,将日军号称“铁军”的板垣师团击溃,保证了台儿庄大战的胜利。
随枣会战。1939年5月,中日两军在鄂北地区展开了一次大交锋——随枣会战。5月10日,张自忠部在田家集以西的大家畈歼灭日军辎重部队,迫使日军放弃渡河攻击襄阳(原襄樊)。
冬季攻势。1939年12月张自忠率领右翼兵团参加冬季攻势。12月12日,张自忠率38师正面进攻日军,歼灭日军第13师团第103旅团,于1月初配合第84军稳定战线,2月14日发起反攻。此次战争是抗日战争期间正面战场国民党军发动的唯一一次战略性进攻战役。 张自忠殉国当日(1940年5月16日),由38师师长黄维纲带领敢死队,端着轻机枪于16日夜间突袭南瓜店,奋勇抢回了张自忠的遗骸。日军则下令停止飞机轰炸,以免伤到张自忠遗体。
张自忠
张自忠的尸骨运回后方后,经检视,身有八处伤口,其中炮弹伤二处,刺刀伤一处,枪弹伤五处。随后,将军遗体被运往当时的战时首都重庆安葬,路经宜昌时,十万军民恭送灵柩至江岸,其间日机三次飞临宜昌上空,但祭奠的群众却无一人躲避,无一人逃散。1940年5月28日晨,当灵柩运至重庆朝天门码头,蒋介石、冯玉祥等政府军政要员臂缀黑纱,肃立码头迎灵,并登轮绕棺致哀。蒋介石在船上“抚棺大哭”,令在场者无不动容。蒋介石亲自扶灵执绋,再拾级而上,护送灵柩穿越重庆全城。国民政府发布国葬令,颁发“荣字第一号”荣哀状。将张自忠牌位入祀忠烈祠,并列首位。28日下午,蒋介石与军政要员和各界群众在储奇门为张自忠举行了盛大隆重的祭奠仪式。张自忠殉国时,年仅49岁,他的夫人李敏慧女士闻耗悲痛绝食七日而死,夫妻二人合葬于重庆梅花山。
张自忠
这两位同名同姓的将军谁更厉害呢?两人还真的在战场上交过手,在中原大战时,冯玉祥和蒋介石开战,1930年5月份张治中率领中央军教导德械第二师,该师装备精良,应蒋介石“讨逆”命令北上。张自忠则率领西北军第六师,该师在张自忠的训练下,战斗力居西北军之首,奉冯玉祥命令南下“讨蒋”。6月中旬,两支精锐在河南陈留、泰康一带相遇,随即展开了激烈的对攻战,张自忠针对张治中装备精良的优势,指挥第六师突然猛烈穿插攻击到第二师身边,随即就与第二师展开了近战、发挥刺刀手榴弹的威力,使对方的重武器无法发挥作用经过反复拼杀,第六师多次击退张治中师的进攻,作战中张自忠勇猛果断、指挥若定,蒋军因不善白刃战,伤亡惨重纷纷溃退,张自忠率第六师乘胜追杀,再歼其一部,使教导二师元气大伤。在单兵作战方面张自忠还是更加厉害一些。张治中在教育、政治方面更胜一筹,有“和平将军”之称。张自忠生前是陆军中将,死后追授陆军二级上将。张治中生前就是陆军二级上将,在军衔方面张治中更厉害一些。
张治中和张自忠
在抗日战争时期,两位将军都官至集团军总司令,张治中是第九集团军总司令,战斗在淞沪战场,而张自忠是第33集团军总司令,最终血洒枣宜战场。在淞沪战役中,张治中指挥作战整整40天,他没有吃过一顿正式的饭,没有睡过一次安稳的觉,眼睛是红的,喉咙是沙哑的,人瘦了一圈,当他战后回到家乡休息时谁都不敢认他了。
张自忠则更悲壮了,当日军进犯枣宜的时候,他身边只有两个团的兵力了,张自忠没有胆怯决定亲自带兵迎战日军,并向人数比自己多出一倍半的敌人发起冲杀,与日军激战9昼夜不幸殉国。“为国家民族死之决心,海不清石不烂,绝不半点改变”,张自忠是我中华好男儿!虽然张治中将军和张自忠将军有很大的不同,但有一点相同的是,他们两位都是铁骨铮铮、当之无愧的抗日爱国将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