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夏朝存在400年,为何却挖不到?考古揭开夏朝的神秘面纱
创始人
2025-07-25 11:04:06
0

中国悠悠历史上下5000年,在这历史长河中,我们经历了大大小小24个朝代,每一个朝代的更迭都代表着旧的政权不再适用于生产力的发展,而一切的开始都有一个起源。

夏朝,是历史记载中第一个王朝,也是人们在学习历史时,翻开书本首次接触到的王朝。而被记录在史书中的夏朝,却存在着许多争议。

夏朝存在的真实性有待考察

夏朝,一个公认的王朝,早已扎根在人们的脑海中,但是经过考古发掘,学者们却并未发现有关夏朝存在的器具,就连紧接着夏朝出现的殷商时代。

其出土的文物中也没有任何证明着夏朝存在的东西,这一点无疑不挑战着夏朝是否真正存在,学者们也进行着争议,各抒己见,步入僵局。

翻阅资料,我们能够查到夏朝帝王之间的传承和各个历史事迹都有较为详细的记录,但仅仅有记录是不足的,学者们无论如何都挖掘不到有关于夏朝的器具,所以在器具上面,无法得到夏朝是否存在的有力证明。

文字能够记载朝代更迭和历史大事件发生,文字也能够证明一个朝代的存在和让我们探究到当时的朝代的风俗习惯和发生的大小事情。

但是在考古夏朝的过程中,考古学家们并没有发现夏朝的文字。其实这也是有迹可循的,商朝甲骨文依靠着龟甲记录,而龟壳能够在厚厚的土壤中存续至今,当人们挖掘时,依然能够看到当年的文字。

但是比商朝更早出现的夏朝,也许当时人们选择的载体不容易保存,经过土埋和水浸,早已腐烂不堪,因此当如今的考古学家们再去挖掘时,只剩下一丝叹息。

良渚——一座与夏朝存在着密切关系的古城

良渚古城—一座距今5000余年的古建筑,象征着我国文明灿烂的开始。良渚遗址申遗的成功,是对西方怀疑我国五千年历史的有力一击,也是对夏朝存在的一个佐证。

无论是从时间这个角度,亦或是从地点这个角度,都能肯定良渚文明与夏朝之间存在着不可切断的联系,他们之间到底是何种关系呢?

这还要等到我国考古学家进行更深层的探究之后才可得知。

良渚文明发现于我国江浙一带,沿海地区从古至今的发展都是相当可观的,通过史料我们也能看到,当时的良渚文明十分的繁荣昌盛,人们居住的环境舒适,武器装备先进且数量多,农业的发展也非常发达,种种迹象都象征着良渚文明的强大。

但是这么一个繁荣的文明,又怎么会在突然之间就消失了呢?

专家学者们有以下两种看法。第一种看法是良渚与夏朝之间经历过战争,它们是对立的关系,良渚文明的覆灭就是在与夏朝的战争中失败,从而被夏朝政权和人民取而代之。

经历失败过后,良渚的人们不得不搬离居所,因此良渚文明突然消失;第二种看法是良渚文明当时经历了巨大洪水的淹没,在学者探索良渚遗址的过程中,也确切地发现该遗址现场有被水冲刷过的痕迹。

在此之间,一个科研小组在探究良渚遗址的时候,发现该遗址下方存在着水下洞穴,这一现象的发现,印证了良渚文明的突然消失确实与巨大洪水有着相当密切的关系。

无论是哪一种观点,都证明着良渚文明与夏朝的存在有关系,良渚文明的消失,新的朝代的强盛崛起,在吸取良渚文明的经验后,开创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代王朝。

二里头遗址的惊艳出场,揭开部分神秘面纱

二里头遗址被发现在河南偃师,由徐旭升团队发现,他们从北京一路到了河南、陕西进行挖掘开发。

这一遗址的发现,证实了夏朝的存在,让当时的学术界重新焕发生机。在如今的学术界内,二里头遗址是夏朝中晚期的都城早已成为共识。

开始之初,二里头遗址被学者们统一认为是属于商朝的都城,但是在后续的开发中,这个理论被推翻了,二里头遗址其实是属于夏朝。

通过考古的地理位置,学者们推测出二里头遗址是距今3500年左右,这与史书记载的夏朝中晚期的时间较为符合,而且二里头遗址在河南区域,也与夏朝的活动区域相吻合。

二里头遗址中有着王朝应拥有的制度和规模,在此遗址中有缜密的管理体制和发达的文明,这些都是一个王朝所该拥有的存在。

而在二里头遗址中,也有待挖掘的文明。“无字天书”就是其中一个,考古学者们不畏惧飞扬的风沙,潜心扎根在考古的行业中,同时进行着长期的计划,要将二里头遗址的价值完美的开发出来,向西方国家证明我们中国的五千年历史是有源头的切实存在。

史书是历史的载体,亦是最有力的证明

文献的记载何尝不是一种证明,史料的记载都是由人们考察和翻阅资料过后才进行书写的事实。

西方学者们质疑夏朝的存在是因为没有夏朝出土的文物,但是国内外文献上的许多记载,如今都无从考证,就如汉武帝在临终时说的最后一句话,最后一个眼神看向了哪里,这如何去考证,这是完全没有办法去做到的。

西方学者质疑司马迁的《史记》的真实性,也质疑商朝的文明。但是当中国考古学家们挖掘出了殷商甲骨文,其内容也与史料记载相符合,这就说明了史料的真实性。

或许记载中的东西以目前的技术无法被挖掘,但是随着考古技术的发展,它们终会有一日重见天日,西方学者们也无法再提出无意义的质疑。

考古挖掘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充满了无限的可能。我们要学会等待,给夏朝这个初始的王朝一点时间,历史尘封,黄沙埋土,终有一日我们会等到它们破土,结束争议。

相关内容

祥源文旅联合体中标嵊州越王...
7月25日晚间,祥源文旅发布《关于公司及子公司与关联方组成联合体投...
2025-07-26 00:40:26
康西哥公司二季度每股亏损0...
来源:环球市场播报 美东时间周五早间,美国健康保险巨头康西哥公司(...
2025-07-26 00:40:18
新三板基础层公司星联智创发...
每经讯,2025年7月25日,新三板基础层公司星联智创(87184...
2025-07-26 00:39:04
中国证监会:简化办理已故投...
人民财讯7月25日电,中国证监会办公厅发布关于简化办理已故投资者小...
2025-07-26 00:38:21
上市公司治理制度再升级
7月25日,中国证监会就修订后的《上市公司治理准则》向社会公开征求...
2025-07-26 00:38:21
原创 ...
19世纪中期,一直渴望打开中国贸易大门的英国终于忍不住率先发起战争...
2025-07-26 00:34:13
原创 ...
在中国历史上,从秦王嬴政称“始皇帝”,到清朝末代皇帝溥仪退位,共诞...
2025-07-26 00:34:04
文明的坐标丨古DNA研究揭...
  曾自制过酸奶的人对“开菲尔菌种”并不陌生,该菌种还可以用来发酵...
2025-07-26 00:33:48

热门资讯

原创 刘... 令每位君王最害怕的,就是自己手下的能人造反,但这样的例子又往往很常见,所以皇帝们都吸取了历史的教训,...
原创 朱... 公元1402年,一场大火在明朝南京的皇宫内熊熊燃起来,年轻的皇帝朱允炆自此失去了踪迹。不久之后,随着...
原创 比... 中国的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可以说是一个最为屈辱的王朝。虽然王朝末期,都会遭遇天灾人祸,可清朝偏偏赶...
千年石窟 匠心传承①|走进石窟... 千年石窟 匠心传承 网上主题活动 历史、现实、未来是相通的,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 9月11日,在麦...
永城王庄遗址2024年考古发掘... 大象新闻记者 贺强 黄杰 苏杭 继获得2023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后,河南永城王庄遗址的考古发...
原创 李... 在解放战争中,因为三大战役的失利,国民党丧失数不清的精锐部队,不少军队更是属于蒋介石的嫡系,让蒋介石...
原创 北... 元诩(510年4月8日~528年3月31日),河南洛阳人,鲜卑族。北魏第九位皇帝(515年~528年...
刘备与刘秀比,到底差在哪?为何... 说到对后世影响最深远的朝代,那无疑是秦朝,可以说,秦始皇奠定了整个中国的基调。但是要说对中国的文明发...
原创 《... 在冯绍峰的主演的历史剧《山河月明》中,陈宝国饰演的朱元璋曾说,周舍是他最疼爱的义子。 那么这个估计...
原创 许... 1955年,当许世友知道自己被授上将军衔时,他非常的不开心,于是便带着火气去找周总理评理,但周总理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