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诩(510年4月8日~528年3月31日),河南洛阳人,鲜卑族。北魏第九位皇帝(515年~528年在位),宣武帝元恪嫡次子,母为宣武灵皇后胡氏。
元诩幼年继位,随着权臣元乂、母后胡氏相继擅权乱政,大失人心,引发六镇起义,国势日衰。武泰元年(528年),不满胡太后专权,密诏岳父尔朱荣进京勤王。密诏外泄,遭到灵太后毒杀,年仅十九岁,谥号为明,庙号肃宗,葬于定陵。
尔朱荣闻讯后,追查孝明帝的死因,拥立长乐王元子攸为帝,兴兵攻入洛阳,杀死胡太后、小皇帝和宗室大臣,史称河阴之变,成为北魏王朝崩溃的开端。
那么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北魏孝明帝元诩的悲惨人生,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北魏孝明帝元诩的生平简介
早年经历
元诩是孝文帝元宏之孙,宣武帝元恪第二个儿子,母为宣武灵皇后胡氏,永平三年三月十四日(510年4月8日),元诩出生于宣光殿东北部,据说元诩出生时有光照于庭中。延昌元年(512年)十月十八日,年仅三岁的元诩,被宣武帝立为皇太子。
继位为帝
延昌四年正月十三日(515年2月12日),宣武帝去世,当日晚上,时年六岁的皇太子元诩即皇帝位,是为孝明帝,改年号为熙平。下诏让太保、高阳王元雍入居西柏堂,决断处理政务。又下诏任命任城王元澄为尚书令,百官调度听从二王。尊奉嫡母皇后高氏为皇太后,生母胡充华为皇太妃。
英年早逝
武泰元年二月二十五日(528年3月31日),因胡太后及其男宠郑俨、徐纥投毒,元诩暴死于显阳殿,时年十九岁。三月二十七日,给元诩上谥号为孝明皇帝庙号为肃宗。三月二十八日,葬于定陵。
历史上如何评价北魏孝明帝元诩?
魏收《魏书》:“魏自宣武已后,政纲不张。肃宗冲龄统业,灵后妇人专制,委用非人,赏罚乖舛。于是衅起四方,祸延畿甸,卒于享国不长。抑亦沦胥之始也,呜呼!”
李延寿《北史》:“宣武之后,继以元成,孝明冲龄统业,灵后妇人专制,任用非人,赏罚乖舛。于是衅起宇内,祸延邦畿。卒于享国不长,抑亦沦胥之始也。”
北魏孝明帝元诩的父亲是谁?
宣武帝元恪(483-515年),字号不详,司州河南洛阳(今河南省洛阳市)人,南北朝时期北魏第八位皇帝,孝文帝元宏次子,母文昭皇后高照容,499-515年在位。
太和七年(483年),出生于平城宫。太和二十年(496年),长兄元恂因为阻扰汉化改革而被赐死。次年(497年),元恪被立为皇太子。太和二十三年(499年),孝文帝去世,元恪即位。在位期间,北魏对南朝发动了一系列战争,攻取南朝梁的四川之地,而且北击柔然,领土疆域大大向南拓展,国势盛极一时。笃信佛教,宣武帝取消子贵母死制度。在位后半期,外戚高肇专权,朝政一片黑暗,北魏逐渐衰弱。
延昌四年(515年),宣武帝崩于式乾殿,终年三十三岁,庙号世宗,谥号宣武皇帝,葬于景陵。
北魏孝明帝元诩的母亲是谁?
北魏宣武帝灵皇后胡氏,生在安定临泾,是司徒胡国珍的女儿,是一个文武兼资的大美人。
自从孝文帝大力提倡鲜卑人汉化以来,举凡官制、教育、礼俗。语言、文字、服饰、度量衡等都采用汉人的制度和习俗,经过二十八年的努力,等到宣武帝继位,鲜卑人已经充分汉化,后宫妃嫔也多为汉人女子。
据说灵太后降生的时候,她的母亲看见卧房内红光照射,不知是何征兆?胡国珍将这件事拿去问当时很有名气的术士赵胡,赵胡立即说:“这是个吉兆,有大贵之表,方为天地母,生天地主。”等到灵太后长大,通过出家做尼姑的姑妈大事宣扬,都知道胡家有这么一个奇怪的又才高貌美的女子,宣武帝听到了风声,把她召到后宫,册封为承华世妇。
当时宣武帝拓跋恪的高贵嫔,正得宠而被封为皇后,高皇后貌美性妒,所有后宫嫔妃,都不准接近皇帝,惟独胡承华纤丽动人,善伺人意,楚楚可怜,行止乘巧,颇得高皇后的欢心,于是网开一面,特准胡承华在晚上服侍皇上,因而蓝田种玉,珠胎暗结,十个月后竟为皇家产一承继大统的麟儿。
北魏时期仿照汉武帝“留犊去母”的故事,严格规定:“子为储君,母当赐死。”
因而六宫嫔妃多相与祈祷上苍,但愿生诸王公主。却不愿生子为太子,然而胡承华却慨然道:“国家旧制,未免苛刻,但妾却不惜一死,宁可为皇家育一嗣续,却不愿为贪生计,贻误宗桃。”妊娠期间,后宫中妃嫔多劝她服药堕胎,都认为:“生儿居长,必为太子,而生母则必死无疑!”胡承华始终不为所动,不久果然生下一个男儿,宣武帝大喜过望,取名叫诩,又担心高皇后妒忌,致生不测,特地另派乳母,放在别宫中养育,不但高皇后不得过问,就连生身之母胡承华也不准抚视。
拓跋诩已经三岁了,宣武帝册立他为皇储,不但没有遵照旧制将他的生母胡承华赐死,反而晋封胡承华为贵嫔,高皇后大为愤惠,多亏朝中大臣刘腾、于忠、崔光等从中相助,才保障了胡承华的生命安全。
宣武帝驾崩,拓跋诩冲龄嗣位而为孝明帝,尊高皇后为皇太后,胡承华为皇太妃,不久胡承华就逼皇太后到瑶光寺出家为尼,。”自己成为灵太后。
从此灵太后亲览万机,裁决政事,随手批答,把朝政处理得有条不紊。灵太后饬令制造一辆“申讼车”,设座车内,外垂帘幕,定期出巡云龙门及千秋门等繁华地区,接受吏民诉讼并伸冤案件,当即裁判或交有司妥为处理,获得朝野的好评。凡州郡荐举的孝廉秀才,都由灵太后亲御朝堂,临轩发策,自阅试卷,评定等级,然后量才使用,一般都认为十分公平。
当时于忠为尚书令,崔光为大将军,而灵太后出家为尼的姑母就成了灵太后的最高顾问,于是特地在崇训宫侧,建造一座典雅庄重的永宁寺,大殿禅房,共建十九层宝塔,四面悬挂铃铎,供姑妈居住。灵太后在位期间,北魏宫中充满了欢乐祥和的气氛,除了宫中佛寺的铃铎在微风中清音远送,使人尘虑顿消之外。灵太后还曾在法流堂前设置箭靶习射,并曾经亲自挽弓搭箭,中正靶心。此外,在华林园中,春花竞艳,芳草如茵的时候,在落英缤纷的曲水之旁,灵太后宴集群臣,令王公以下各赋七言诗一句,联吟为乐。史书记载,当灵大后首先吟出:“化光造物含气贞”后,年方七岁的幼主孝明帝拓跋诩立即续道:“恭己无为仰慈英。”意存谦仰,使灵太后心花怒放,群臣当然是跟着凑趣齐呼“万岁”。
北魏累世强盛,东夷西域,贡献不绝,且与南朝设立“互市”以通有无,因此府库盈溢。灵太后有一次来到绢库,一时兴起,命令随行的王公大臣及妃嫔公主一百余人,尽一己之力,负绢布出库,能背多少出库就把所背出来的赐给他。基于贪婪一念,大伙儿一涌而上,扛负最多的超过二百匹,少的也有百多匹。尚书陈留公李崇,章武王拓跋融,扛负过重,体力不支,颠仆在地,李崇伤腰,拓跋融损足,灵太后笑夺其绢,使他们空手而出,引得时人作歌谣讽刺:“留章武,伤腰折足,贪婪败类,自取其辱。”
另外长乐公主手持二十匹而出,表示不异于众人,得到灵太后的嘉许。大将军崔光仅取两匹,灵太后怪其太少,崔光回答道:“臣只两手,唯堪两匹而已!”使众人听后,皆有愧色。
当然,灵太后生活也有出轨的时候。北魏名将杨大眼,虎背熊腰,孔武有力,眼睛大如铜铃,炯炯有神,慑人魂魄,南征北战,立下了不少汗马功劳。他的儿子杨白花,容貌身材长得和他父亲一模一样,丰仪更加俊朗,力能举鼎,英武过人。灵太后正在徐娘半老的年纪,养尊处优的生活使她的心灵时常感到空虚落寞,于是把杨白花当作心目中的白马王子,经常把他召至宫中备致优渥之意,杨白花别无选择,只好俯首称臣在石榴裙下,做了深宫内院的娇客。
但他终究不是一般的佞臣,而是一个有本领的人,加上畏惧大祸随时都会加身,心思一横,昼夜率部曲逃出洛阳,投奔南朝梁国。灵太后思念不已,又不便明目张胆地声张,百啭愁肠,谱成《杨白花歌》一曲,以暮春时节的杨花飘荡难觅踪迹,来抒发内心的怀想和期盼,并让富人连夜唱熟。
北魏孝明帝元诩的兄弟姐妹有哪些?
1、元昌,本姓拓跋,字法显,河南洛阳人,鲜卑族。北魏宗室大臣,太武帝拓跋焘曾孙,临淮懿王元提之子。
喜好文学,事亲至孝。宣武帝元恪即位,袭封临淮王,未命而薨,获赠齐州都督、济南王,谥号为康。
人物生平:元昌,字法显,临淮王元提之子。喜好文学,为父母服丧期间,哀伤哭泣思慕亲人,悲恸感动行人。世宗(元恪)时,册封为临淮王,未得任命而逝世。追赠为齐州刺史,谥号为康,追封济南王。
2、太原公主,中国南北朝北魏公主,魏宣武帝之女。
人物简介:散骑常侍尉显业(尉古真弟尉诺玄孙、尉眷曾孙、尉多侯孙、尉那子)与太原公主奸通,生子尉彦。武定年间,尉显业为卫将军、南营州刺史。太原长公主寡居,和长流尚书起部郎中、平昌郡太守裴询(裴骏孙、裴修子)私奸,肃宗魏孝明帝只好让裴询尚公主。因为他是公主夫婿,特除散骑常侍。
3、建德公主,元氏,名字不详,河南洛阳人。北魏宣武帝元恪之女,母为宣武高皇后。适婚的年纪,建德公主下嫁萧宝夤与南阳公主长子萧烈。萧烈卷入父亲萧宝夤谋反被处死。
史料记载:《魏书.卷十三列传第一◎皇后列传》宣武皇后高氏,文昭皇后弟偃之女也。世宗纳为贵人,生皇子,早夭,又生建德公主。后拜为皇后,甚见礼重。性妒忌,宫人希得进御。及肃宗即位,上尊号曰皇太后。寻为尼,居瑶光寺,非大节庆,不入宫中。建德公主始五六岁,灵太后恒置左右,抚爱之。神龟元年,太后出觐母武邑君。时天文有变,灵太后欲以后当祸,是夜暴崩,天下冤之。丧还瑶光佛寺,嫔葬皆以尼礼。初,高祖幽后之宠也,欲专其爱,后宫接御,多见阻遏。高祖时言于近臣,称妇人妒防,虽王者亦不能免,况士庶乎?世宗暮年,高后悍忌,夫人嫔御有至帝崩不蒙侍接者。由是在洛二世,二十余年,皇子全育者,惟肃宗而已。
《北史·卷十三·列传第一》宣武皇后高氏,文昭皇后弟偃之女也。宣武纳为贵嫔,生皇子,早夭;又生建德公主。后拜为皇后,甚见礼重。性妒忌,宫人希得进御。及明帝即位,上尊号曰皇太后。寻为尼,居瑶光寺。非大节庆不入宫中。建德公主始五六岁,灵太后出觐母武邑君,时天文有变,灵太后欲以当祸,是夜暴崩,天下冤之。丧还瑶光佛寺,殡皆以尼礼。斋阻遏初,孝文幽后之宠也,欲专其爱,后宫接御,多见阻遏。孝文时言于近臣,称妇人妒防,虽王者亦不能免,况士庶乎。宣武高后悍忌,嫔御有至帝崩不蒙侍接者。由是在洛二十余年,皇子全育者唯明帝而已。
《魏书.卷五十九.列传第四十七◎刘昶萧宝夤萧正表》:永安三年,都督尔朱天光遣贺拔岳等破丑奴于安定,追擒丑奴、宝夤,并送京师。诏置阊阖门外都街之中,京师士女,聚共观视,凡经三日。吏部尚书李神俊、黄门侍郎高道穆并与宝夤素旧,二人相与左右,言于庄帝,云''其逆迹事在前朝'',冀得赦免。会应诏王道习时自外至,庄帝问道习在外所闻。道习曰:''唯闻陛下欲不杀萧宝夤。''帝问其故。道习曰:''人云:李尚书、高黄门与宝夤周款,并居得言之地,必能全之。''道习因曰:''若谓宝夤逆在前朝,便将恕之。宝夤败于长安,走为丑奴太傅,岂非陛下御历之日?贼臣不翦,法欲安施?''帝然其言,乃于太仆驼牛署赐死。宝夤之将死,神俊携酒就之以叙旧故,因对之下泣。而宝夤夷然自持,了不忧惧,唯称''推天委命,恨不终臣节''而已。公主携男女就宝夤诀别,恸哭极哀。宝夤死,色貌不改。宝夤有三子,皆公主所生,而并凡劣。长子烈,复尚肃宗妹建德公主,拜驸马都尉。宝夤反,伏法。
北魏孝明帝元诩的后妃有哪些?
1、北魏孝明帝拓跋诩的皇后—胡氏
胡氏,是孝明帝之母胡太后的侄女,即冀州刺史胡盛之女。孝明帝即位后,胡太后临朝执政,为了光耀门庭,而且控制孝明帝,便令拓跋诩选立她的堂侄女为皇后。但是,拓跋诩专宠充华潘氏,胡皇后一点也没有得到他的宠爱。
武泰元年(528),拓跋诩死后,胡太后也被尔朱荣所杀,胡皇后便遁入瑶光寺为尼,卒年不详。但民间有传说,拓跋诩的死与他生母胡太后有关。公元520年,拓跋诩借口胡太后与孝文帝的次子清河王元怿淫乱,便召集了胡太后的妹夫元义,宦官刘腾,发动政变,杀死元怿,将胡太后囚禁在北宫。公元526年,胡太后再次临朝,处死元义,戮尸刘腾,并肆无忌惮的纠集党羽,大杀异己,危及元诩。
公元528年正月,拓跋诩差人秘密送诏书给大将尔朱荣,命他带兵入都除去胡太后的心腹郑俨,徐纥,铲平胡太后的势力,尔朱荣原是山西秀容县的一个部落酋长,靠8千骑兵镇压了葛荣起义军而发家,他见北魏朝政昏暗,正企图取而代之,因此在接到诏书后,就立刻率军进逼洛阳。胡太后见尔朱荣专为打击自己而来,就采纳郑俨,徐纥建议,用毒酒毒杀了元诩。元诩死后的庙号为肃宗,谥号为孝明帝。但他的死比较离奇。
传说孝明帝元诩正光二年(521)夏季六月的一天傍晚,临近黄昏时分,在洛阳北面首阳山中有一条七色彩虹从天上落下来,停于山间溪流之中,有个叫杨万的人看见彩虹变成了楚楚动人的妙龄少女。杨万觉得很奇异,就上去问询,少女就象没听见问话,一直呆呆地站在那里。杨万心里感到有点害怕,就赶快跑到附近蒲津渡口的军营,向守将宇文显报告了自己的所见所闻。宇文显赶快带人把她带入军营详细询问,并赶紧将这件事向上司报告。后来,孝明帝元诩听说了,他传旨将这个彩虹少女召人皇宫中。孝明帝一看少女,眼睛就直了。他发现这个女子容貌美丽,姿态万千,超过皇宫中所有的嫔妃美人。孝明帝问她的来胧去脉。见人间天子问她,她才回答说:“我是天上的仙女,暂时降临人间,想看一下洛阳的繁华。”
魏明帝是一个好色之徒,他听说眼前这风华绝代的少女是天上仙女,就对女子说:“京都繁华之地要属皇宫,仙女何不留在皇帝身边长期伴驾。朕一定封你为贵妃。”说完就传令将仙女送入寝宫,想要仙女侍寝伴驾。仙女看到孝明帝这样色胆包天,恼羞成怒。汉明帝一看仙女不愿就范,就下令宫女们将她抱住,强行送住寝宫。被逼无奈的仙女突然发出钟磬一样奇异美妙的声音,化成了一道七色彩虹,冲天而去。此后不久,魏孝明帝就突然驾崩去世了。京城的人们纷纷传说,这是天仙将色胆包天的皇帝魂勾跑了。
2、尔朱英娥——一生三嫁
尔朱英娥,北秀容(今山西朔县)人,北魏孝庄帝元子攸的皇后,尔朱荣的长女,美姿色,爽直有武艺。
第一次婚姻
尔朱英娥最初嫁给北魏孝明帝做妃子,封为“嫔”。婆母灵太后专横,对妃嫔们很压制,因此她一直没有生育。孝明帝母子权力冲突很严重,武泰元年(528年),灵太后竟杀死了自己的亲生儿子孝明帝,然后立孝明帝的幼女为皇帝,不久又改立临洮王世子三岁的元钊为帝,并命令孝明帝的妃嫔们全部做了尼姑。灵太后的做法引起野心勃勃的大军阀尔朱荣(尔朱英娥父亲)的不满。不久,尔朱荣制造了“河阴之变”,将胡太后、刚刚继位年仅3岁的幼主元钊、以及众多和他意见相左的皇族男子全部投入黄河淹死,由此控制了北魏的朝廷。
第二次婚姻
尔朱荣一直图谋称帝自立,但怕众人不服,又拥立元子攸为帝,把大女儿尔朱英娥从尼姑庵接出,立为孝庄帝的皇后。尔朱英娥个性强直,依靠父亲的威势,对丈夫很不客气,一旦丈夫对嫔妃们过于亲近时她就呵斥说:“天子由我家置立,今便如此,我父本日即自作,今亦复决?”
永安三年(530年),尔朱英娥怀孕将产。孝庄帝不甘心做傀儡皇帝,借尔朱英娥生子之机,亲手杀死了入宫探望外孙的尔朱荣,尔朱荣的长子尔朱菩提(尔朱英娥的弟弟)等30人随之入宫,也都被伏兵所杀。同年10月,尔朱荣的从侄、即尔朱英娥的族兄汾阳刺史尔朱兆和尔朱世隆共谋,推戴太原太守兼并州事长广王元晔即位,随后闯入宫中污辱妃嫔、虏掠财物,并将尔朱英娥的新生儿子抢来,当面摔死在床下。她的丈夫24岁的孝庄帝元子攸被送晋阳拘禁。不久尔朱兆就将他缢杀,同时又杀死河间王元宽及其妻子(尔朱英娥的妹妹)。尔朱英娥被软禁宫中。
第三次婚姻
此后不久,新兴的军阀高欢击败尔朱氏,杀尔朱世隆和新皇帝元恭,尔朱兆兵败自杀。孤苦伶仃、被困后宫的尔朱英娥则被他得去,纳为侧室。高欢对她很尊重,见必束带请安,自称“下官”,逐渐打动了尔朱英娥的心,尔朱英娥和高欢生下一子高攸,颇得高欢喜爱。尔朱英娥的两个幼弟尔朱文畅、尔朱文略得到高欢照顾,尔朱文畅成年后成为东魏仪同兼肆州刺史。545年正月间,尔朱文畅与丞相司马任胄、都督郑仲礼等合谋,计划乘正月十五夜观“打簇戏”之机暗杀高欢,进而立尔朱文畅为皇帝,事发,都被处死。高欢看在尔朱英娥的份上,继续厚待她仅存的弟弟尔朱文略。北齐时期,尔朱文略终因与平秦王拿一个漂亮的婢女和一匹千里马打赌输掉后残酷地“杀马及婢,以二银器盛婢头马肉”,而被处死正法。
北齐时高攸封彭城王,尔朱英娥也被封为彭城太妃。高洋统治后期酗酒狂暴,北齐天保七年(556年)竟要占有尔朱英娥,尔朱英娥抵死不从,被高洋一刀砍破头颅而死。
3、卢令媛(公元511年---公元522年),北魏孝明帝元诩的妃。北齐武成帝高湛的胡皇后之姨母,范阳(今河北定州)士族卢道约的长女。门第显贵的卢令媛以其“灼然秀异,姿见祥密,举动温华”的优点,九岁即入选宫中。但因胡太后害怕自己的侄女胡皇后得不到孝明帝元诩的宠爱,所以对其他族的后宫妃嫔十分压制。史册记载:卢令媛等贵家女子皆为世妇,卢令媛不知何时才进封为嫔中最低的一级充华。北魏孝明帝正光三年(辛丑,公元522年),卢令媛病死,年仅12岁,谥曰昭嫔,葬洛阳北邙山。
潘外怜,北魏孝明帝拓跋诩的宠妃,女帝元氏的母亲。因天生美貌,自幼便被孝明帝选入后宫。色超群的潘外怜,但他的母亲灵太后专权,将自己的侄女胡氏册封为皇后,还刻意打压其他宠妃和贵族女子在后宫的势力,因此潘外怜的封号仅仅是嫔中最低的一级充华,但拓跋诩对她十分宠信。
北魏孝明帝元诩的女儿是谁?
北魏殇帝元姑娘简介:北魏孝明帝孝昌四年春正月初七乙丑日(公元528年2月12日),皇女元氏出生。她是孝明帝第一个、也是唯一的孩子,她的母亲是孝明帝九嫔之一的充华潘氏,而她的祖母即为临朝称制的灵太后胡氏。胡太后对外宣称潘充华生下的是皇子,并于第二天(正月初八丙寅日,即2月13日)颁布诏书,大赦天下,改元武泰。
胡太后之所以诈称皇女为皇子,和她与儿子元诩的矛盾有关。胡太后本为北魏宣武帝众妾之一的充华,但却为宣武帝生下了唯一存活下来的子嗣,即后来继位的元诩。宣武帝死后,元诩继皇帝位,是为孝明帝,尊胡充华为皇太妃,后又加尊为皇太后。因孝明帝年幼,胡太后临朝称制。
胡氏生了个独生子取名元诩。宣武帝死后,年仅4岁的元诩就当了皇帝,是为孝明帝。胡氏则母以子贵被尊为太后,并因孝明帝年幼而得以听政。胡太后在政治上恣意专权,搞得民不聊生,生活上则十分淫乱,引得朝臣不满,当然也引起了孝明帝的不满。
但孝明帝日渐长大,胡太后却不肯放权归政,而且在政治上排斥异己,生活上不检点,不但引起朝臣们的反感,连孝明帝对她也大为不满,甚至招致天下人的厌恶,尤其是孝明帝把与胡太后私通的清河王元怿处死后,胡太后对儿子也恨之入骨,母子之间的裂痕越来越深。
孝明帝武泰二年(公元528年)4月,胡太后将孝明帝毒死。孝明帝死后,胡太后便将刚出生的皇女冒充皇子,立以为帝,几天后又另立3岁的元钊为帝。4月13日,契胡酋长尔朱荣以为孝明帝报仇为借口,进军洛阳,将胡太后,元钊及大臣2000余人统统杀死,控制了朝政。由此可见,这个所谓的“元姑娘”并没有真正登基,甚至在历史上连名字都未留下,因此称元姑娘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女皇帝是不确切的。不过,重温这段历史,使我们进一步认识到宫廷斗争的残酷性,还是很有意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