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山河月明》中,朱元璋为何会说自己最疼的义子是周舍,周舍是谁
创始人
2025-07-26 09:33:16
0

在冯绍峰的主演的历史剧《山河月明》中,陈宝国饰演的朱元璋曾说,周舍是他最疼爱的义子。

那么这个估计很多人都不熟悉的周舍,到底是何方神圣,能让朱元璋这么说。

据《明史》记载:“周舍即沐英”。

明朝有两个人的出身比较神秘,其中一个就是沐英。据野史记载,朱元璋在四处游荡时,曾和一个李姓的女子有过一段姻缘,他俩爱情的结晶就是沐英。不过当时朱元璋不好认这个私生子,因此这个私生子一直跟他妈姓李。

后来朱元璋又认为“毋李尔李 ,毋朱我朱 ,单姓木”,就让他改姓木,后来朱元璋让他去打云南,因为南边在五行中属火,所以又给他的木字旁加了三点水。

除此之外,还有人说沐英是回族,也有人说他是苗族.....

不过这些内容大家姑且一听,有关沐英的家世比较靠谱的说法是,他本人是凤阳定远人(属安徽),和朱元璋是小同乡,和郭子兴是近邻。他的曾祖父叫李十一,祖父叫李百一,父亲叫李超。(朱元璋本人,以及他的老乡常遇春、汤和等人的祖上都是以数字为名)

他父亲去世以后,他母亲顾氏拉扯他长大,后来他母亲也在逃难中去世,朱元璋看见他“孑然无依”,就把他收在了身边当了干儿子,朱元璋待他如亲父子,沐英小时候曾“数番酣睡于联(朱元璋)怀”。

在古代养子一般会改姓,所以沐英应该曾叫过朱英,后来朱元璋念他功高,所以想让他用原来的姓氏,可能沐英感念他的恩德并不打算改回来,所以他才被改为姓沐,当然从木改成沐也有可能,沐英曾有一个别号叫周舍。

古代武将的干儿子都是武将嫡系,因此武将都会重点培养,因此沐英得到了很多的优待。据记载,沐英在不打仗的时候,经常手不释卷,还会邀请文化人一起交流心得,“恂恂若儒者”。如果没有朱元璋的照顾,他这个父母双亡的遗孤,怎么可能在乱世有这样的修养。

不过相比文学上的“成就”,沐英最厉害的还是在军事上的才能。

他因为跟随了朱元璋以后,一直跟随在朱元璋身边长大,所以他很早就开始接触戎马,再加上朱元璋可以培养,以及他本人的天分不低,所以他在18岁时,就已经可以独当一面。

公元1370年,25岁的沐英就已经当上了镇国将军,并在掌管天下兵马的大都督府任职。在这个军事核心任职期间,他表现得相当出彩,不光朱元璋很满意,就连马皇后都很欣慰。等到他在大都督府进修完之后,又跟着未来的开国六王之一的邓愈远征吐蕃。

一年之后,邓愈在返程时去世,于是沐英就独自率领大军班师,因为战事顺利且沐英的能力再次得到检验,因此沐英回去之后就被封侯,而且还是那种能世袭的,可以说就凭此时的沐英的身份,他就完全可以躺平了。

但是人家沐英明显不是一般人,而朱元璋对他也还有更高的期待。

一年之后,带着一身荣誉的沐英再次踏上征途,这次他的敌人是西南的当地势力,沐英这一去,又交出了漂亮的成绩:打了漂亮的胜仗,对方的核心人物,缴付俘虏两万,缴获各种牲畜二十万,最重要的是,他还“拓地数千里”,这可是开疆扩土的大功劳。

不过这些军功看着不小,但是当时沐英面对的敌人都很一般,而且是以强打弱,还体现不出他的军事素养。在稍事休整之后,沐英又北上去硬刚蒙古铁骑,结果他率领骑兵在蒙元地盘纵横捭阖。

在这次最终的试炼完成以后,朱元璋把他招了回来,并交给了他一个光荣而又艰巨的任务,跟着老将傅友德南征云南。这里值得一提的是,沐英在北伐蒙元时,带队的“指导老师”是大名鼎鼎的徐达。

什么叫扶上马再送一程?朱元璋对于沐英的培养就是典范,先是自己带在身边熏陶,然后放出去实践,然后再回炉深造,接着再放出去磨砺,与此同时还安排功臣宿将临场指导。这么一套下来什么样的人成不了才?

公元1381年,37岁的沐英来到了云南,当明军和蒙元残部隔江对峙时,身为三十万人首领的傅友德,打算直接硬刚对方十万以逸待劳的部队。跟随傅友德“学习”的沐英却阻止了老傅的进攻,而是要求自己带着“敢死队”去渡江奇袭。

老傅给了小沐这个机会,结果沐英奇袭成功敌军大败,战后,沐英将对方20000俘虏放回,然后大明军队又收拾了盘踞在云南已久的段家,接着就是连战连捷,正当大明军队四处狂扫之际,一些当地人悄悄聚拢了二十万人围攻昆明,关键时刻,沐英带人紧急救援,结果在阵斩60000人后,再次获得大胜,自此云南再也没有杂音。

云南之战结束之后,老傅被调了回去,而沐英却被朱元璋留在了云南。值得一提的是,在云南的这场战役中,云南的一些军事组织应用了大象这种“特种兵”,而沐英为了对付敌人的“特种兵”,利用明军的火器交替射击,开发出了影响深远的“三段击”。

从沐英的作战履历上看,他无疑是一名杰出的军事将领。但马上可以得天下,但是不能骑在马上治天下,你必须要下马,要深入去了解基层的需要,只有基层的需要得到满足之后,你的一亩三分地才能太平,你还要重视人才培养,这样才可以可持续发展。

沐英“下马”之后,向朱元璋建议屯田,朱元璋同意之后,云南很快就让屯田面积达到了1000000亩,为了可持续发展,沐英在云南修建了众多的学校,这些学校不光培养了大量人才,也让一些不了解大明的人,更加了解了大明,这极大的增加了当地人的向心力。

沐英在云南的所作所为,上面得到了朱元璋的认可:“自汝在镇,吾无西南之忧。”,下面也得到了基层百姓的拥戴,沐英回南京述职,当地人:“无老幼,惟恐其不来也,咸戚然东向”。

不过很可惜的是,沐英四十八岁就英年早逝,不过他打下的基础,却让他的子孙、让大明安稳了上百年。

最后留个小问题,您知道另一个出身神秘的人是谁吗?

相关内容

站在泸定桥畔 听“过桥木板...
如今的泸定桥 红军飞夺泸定桥纪念馆公众号供图 顶端新闻·河南商报记...
2025-07-26 12:33:39
原创 ...
说到这个话题,可能很多人都觉得匪夷所思,八旗子弟居然做起了“反清复...
2025-07-26 12:33:37
原创 ...
站在历史的角度来看,北宋和南宋其实就是一回事,不仅如此,它们二者的...
2025-07-26 12:33:24
原创 ...
“秦王这面相不行啊,太刚烈了,怕不是一冒犯到就得被干掉,不愧是虎狼...
2025-07-26 12:33:22
原创 ...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朱成山】 日前,上海震旦职业学校教师在课堂上...
2025-07-26 12:33:10
原创 ...
作者:赵心放 赵匡胤是北宋朝的开国皇帝,在位期间,完成了全国大部...
2025-07-26 12:33:10
原创 ...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政府秘档解密,我们在克格勃文件档中发现了一个惊人...
2025-07-26 12:33:05
原创 ...
图1:清朝骁骑营。骁骑营是一个军营的名称,晋代开始设置,最开始是魏...
2025-07-26 12:33:05
原创 ...
混乱的战国时期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几乎每个国家都出现了一大批能人...
2025-07-26 12:33:00

热门资讯

海南澄迈“东坡讲堂”第二期开讲 10月16日,海南省澄迈县举办第二期“东坡讲堂”,邀请中国苏轼研究学会副会长、海南省苏学研究会理事长...
原创 梅... 梅山七怪出山的时候是在商周之战的快结束的时候。那时候诸侯联军都打到孟津了,殷商的天下差不多丢了九成,...
原创 明... 大家都知道,明成祖朱棣打着“清君侧”的名号,从北京一路打到南京,把侄子朱建文赶下台,自己做了大明皇帝...
原创 大... 日本是发达国家,人均GDP要比中国高很多。但由于日本经济疲软,活力不足,再加上日本社会等级森严,民众...
原创 明... 辽东战争打了将近半个世纪,全国财政支出有一大半都投入到了宁锦防线的构筑,最终这个防线还是功亏一篑。孙...
原创 王... 作者:莫孤烟 红军改编为八路军时,3个主力师下辖6个旅,旅长分别是陈光、徐海东、卢冬生、陈伯钧、王宏...
原创 项... 秦汉相争之时,为了增加胜利筹码,西楚霸王广封诸侯,然而这些诸侯国很多都揭竿而起,反抗项羽的统治,“齐...
原创 李... 遥远的风吹醒了带着翅膀的梦,在历史的年轮中寻得一个 鼎盛的王朝 , 要说我国古代的封建王朝那个最为鼎...
原创 魏... 魏延和张郃街亭之战,为何魏国强将张郃退走?不敌魏延? 魏延和张郃同为三国名将,两个人都以勇猛著称,而...
原创 元... 中国的历史是非常悠久的,经历了几千年的发展,朝代也在不断更迭,每个朝代的发展也都经历了大起大落,再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