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汉武帝平定朝鲜:将朝鲜一分为四,从此属国变郡县
创始人
2025-07-25 11:03:04
0

朝鲜作乱

关于朝鲜和中国的关系,史书中的脉络是非常清晰的。

战国时代,朝鲜曾经短暂

归属燕国管辖

,为了更好的经营这片土地,燕国在朝鲜

派遣官吏、修筑城塞。

但随着中原形势的变化,燕国灭亡,

朝鲜被秦掌控

后来汉朝建立,朝鲜归属

燕王管辖。

后燕王卢绾反叛,逃入匈奴,朝鲜就成了无主之地。

此时燕国有一个叫卫满的人,趁乱聚集起千余人,跨过鸭绿江,进入朝鲜,击败了朝鲜的各路势力,成为了新一代的朝鲜王。

吕后时期,卫满向大汉称臣,自己朝鲜王的地位也算是得到了官方的认可。

等到汉武帝时期,朝鲜王位已经传到了卫满的孙子

卫右渠

手里。

这个卫右渠是非常有野心的一个人,他经常跑到辽东引诱汉人去朝鲜,而且也从来不去长安朝见天子。

汉朝的庙堂发现朝鲜隐隐有控制不住的迹象,就想去敲打一下朝鲜。

元封二年,汉武帝派使者

涉何

前去朝鲜出使,但朝鲜王卫右渠来了一招铁将军把门,找各种理由,就是不见涉何。

涉何也是暴脾气,吃了个闭门羹,就想着找补回来。

于是涉何就说:“

既然朝鲜王不愿见我,我就回去吧!

朝鲜王一听涉何要回去,高兴不已,就派了一名将军送涉何走。

走到大汉与朝鲜的边境时,涉何突然袭击,直接把来送行的朝鲜将军给杀了,然后连忙渡河回到大汉。

汉武帝听说涉何有如此胆略,没有给大汉丢人,当即封涉何为都尉,镇守辽东。

朝鲜这边见自己的将军被杀,心想如果这样还一声不吭的话,那岂不是太丢人了?

于是朝鲜王派兵袭击辽东,专门去找涉何,找到涉何之后把涉何给杀了,算是报了此仇。

但是这在汉武帝眼里就是侵略。

汉武帝当即下令,让楼船将军杨仆率军,从齐国横渡渤海,进攻朝鲜;将军荀彘率步兵从辽东出发,水陆两军讨伐朝鲜。

进攻朝鲜

见汉军来势汹汹,朝鲜王

卫右渠

也尽发国内精兵,要与汉军誓死搏斗。

楼船将军

杨仆

率领的七千水军先至,登陆之后,遭遇了朝鲜军队的伏击,第一战就大败。

这一战杨仆败的非常惨,逃入朝鲜的大山中藏匿了十几天,才将四散而逃的残部聚拢起来。

杨仆的水军大败,荀彘的辽东军团更惨,在鸭绿江边连败两场,连鸭绿江都没过去。

前线作战不利,汉武帝就派

卫山

为使者,前去与朝鲜王谈判。

这里的逻辑有点意思啊,我来解释一下。

一般来讲,战场上拿不到的东西,在谈判桌上也拿不到。

但是这次不一样,毕竟汉朝是一个大国,朝鲜是一个小国,此次汉军作战失利只是暂时的,杨仆的七千水军加上荀彘的辽东兵团,满打满算也就几万人,如果真是惹怒了长安的那位汉武帝,招致汉朝几十万大军,朝鲜怕是会被打得渣都不剩。

于是,依仗这点,汉武帝想招降朝鲜,而朝鲜这边,也想趁着眼下打了几场胜仗,还有谈判的资本,就接受了谈判。

在这样的形势之下,卫山来到了朝鲜,一番交涉下来,朝鲜王同意投降。

为了表达自己的诚意,朝鲜王

派朝鲜太子带着五千匹马、粮草跟着卫山去投降。

但是,朝鲜王害怕卫山再像之前的涉何一样半路杀了太子,就派出一万多人马,全副武装跟着太子去受降。

到了鸭绿江边,荀彘越想越不对劲,自古以来,

哪有带着全副武装的一万军队前来投降的啊!

于是荀彘就对朝鲜太子说:“

既然你们已经投降了,就让你的人全部放下武器!

朝鲜太子也觉得不对劲,马上就到地方了,你让我放下武器?万一你们动手杀了我咋办?

思前想后,朝鲜太子还是信不过汉军,直接不过江,带着军队又回去了。

既然不想投降,那就继续打吧。

于是汉武帝从燕地、代地征兵,给荀彘增兵。

荀彘军威大振,经过苦战,终于过了鸭绿江,一路打到朝鲜首都。

杨仆见援军已至,也率军从南往北打,两军在朝鲜首都城下汇合。

但是朝鲜军的抵抗非常激烈,杨仆和荀彘两路军队打了好几个月,都没能打下来。

久而久之,战场形势发生了变化。

两将争功

荀彘率领的辽东军团,都是从燕赵之地招募的生力军,作战勇猛,脑子里就一个念头,那就是拿下朝鲜,赐爵受封;而杨仆的军队前不久刚被朝鲜军打进山里,心里多少有点阴影,他们每天就想着赶快结束这场战争。

朝鲜方面也看出来了楼船将军杨仆军对打仗兴趣不大,于是派出使臣,想向杨仆军投降。

杨仆一时也拿不定主意,正犹豫间,荀彘派人来和杨仆约定时间,打算一同发动对朝鲜军的总攻。

但杨仆心里还想着招降朝鲜王,这样一来不仅不用再发生流血牺牲,自己还能有大功一件,就假装答应荀彘,但是次日并未按约定进攻。

荀彘发现了猫腻,也偷偷派人去招降朝鲜王,但是朝鲜王拒绝向荀彘投降,并宣称只向杨仆投降。

这其实倒也不是朝鲜王故意挑拨离间,而仅仅是因为杨仆的名声比较大,向杨仆投降,杨仆不会不顾自己的名声,杀掉朝鲜王父子。

但在荀彘的眼里,性质就不一样了:我们兄弟们拼命死战,你却想着和他们一起商议投降的事情。

所以,荀彘也不打了。

见前线没有进展,汉武帝就让济南太守

公孙遂

前往朝鲜前线一探究竟。

公孙遂到了朝鲜,荀彘就将事情的原委全部告诉了公孙遂,公孙遂也认为杨仆有了反心,就拿出汉武帝的符节,宣楼船将军杨仆来荀彘大营议事,谁知杨仆一来,公孙遂就下令将杨仆给绑了,将杨仆的军队全部交给荀彘带领,让荀彘继续作战,自己则回去将这里的情况告知汉武帝。

公孙遂本来以为自己是大功一件,兴冲冲到汉武帝面前邀功。

谁知汉武帝听说公孙遂将杨仆抓了,并将杨仆的军队全部交给了荀彘率领,当即大怒,杀了公孙遂。

其实这也很好理解,杨仆作为主帅,同时还是汉武帝喜爱的一员猛将,你不向汉武帝禀报,就擅自抓主帅,合适吗?

不合适!

更何况,以杨仆的名气,他怎么可能谋反?

他在汉朝的爵位、财富、地位和名声,恐怕比所谓的朝鲜王还要尊贵,他又何必去谋反?

再者,杨仆想减少流血冲突,招降朝鲜王有什么不妥?倒是那个荀彘,生怕被杨仆抢去了功劳,在背后嚼舌头,然后你公孙遂就上了大当,将朝鲜王想要投降的杨仆给抓了,这岂不是断了朝鲜王的投诚之路?

如此下去,朝鲜只有死战了。

平定朝鲜

果然,荀彘并不打算给朝鲜王机会,集结所有的军队对朝鲜王城发动猛攻。

朝鲜王父子虽誓死不降,但朝鲜的大臣们扛不住了,丞相

路人、韩阴

等人全部偷偷跑出王城,向汉军投降。

朝鲜王依然死战,最后,还是朝鲜内部的一个大臣派人杀了朝鲜王卫右渠投降。

卫右渠虽然死了,朝鲜王城却还没攻下,卫右渠的部下

成己

再反,依托王城继续抵抗。

最后还是荀彘让已经投降的朝鲜丞相派人告谕朝鲜臣民,将成己杀掉,才平定了朝鲜。

谁实话,这一次虽然赢了,但是赢得并不光彩,也并不轻松。

来来回回,反反复复,最后还是靠着朝鲜人自己内乱而胜。

再加上荀彘在整个战争的过程中出现了争功的情况,

汉武帝最终将荀彘给杀了,弃市。

大名鼎鼎的楼船将军杨仆也被贬为庶人。

对于朝鲜,汉武帝也不想再有一个朝鲜王了,就将朝鲜划为

乐浪、临屯、玄菟、真番

四郡,

从此,朝鲜不再是大汉的属国,而只是大汉的郡县了。

相关内容

祥源文旅联合体中标嵊州越王...
7月25日晚间,祥源文旅发布《关于公司及子公司与关联方组成联合体投...
2025-07-26 00:40:26
康西哥公司二季度每股亏损0...
来源:环球市场播报 美东时间周五早间,美国健康保险巨头康西哥公司(...
2025-07-26 00:40:18
新三板基础层公司星联智创发...
每经讯,2025年7月25日,新三板基础层公司星联智创(87184...
2025-07-26 00:39:04
中国证监会:简化办理已故投...
人民财讯7月25日电,中国证监会办公厅发布关于简化办理已故投资者小...
2025-07-26 00:38:21
上市公司治理制度再升级
7月25日,中国证监会就修订后的《上市公司治理准则》向社会公开征求...
2025-07-26 00:38:21
原创 ...
19世纪中期,一直渴望打开中国贸易大门的英国终于忍不住率先发起战争...
2025-07-26 00:34:13
原创 ...
在中国历史上,从秦王嬴政称“始皇帝”,到清朝末代皇帝溥仪退位,共诞...
2025-07-26 00:34:04
文明的坐标丨古DNA研究揭...
  曾自制过酸奶的人对“开菲尔菌种”并不陌生,该菌种还可以用来发酵...
2025-07-26 00:33:48

热门资讯

原创 刘... 令每位君王最害怕的,就是自己手下的能人造反,但这样的例子又往往很常见,所以皇帝们都吸取了历史的教训,...
原创 朱... 公元1402年,一场大火在明朝南京的皇宫内熊熊燃起来,年轻的皇帝朱允炆自此失去了踪迹。不久之后,随着...
原创 比... 中国的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可以说是一个最为屈辱的王朝。虽然王朝末期,都会遭遇天灾人祸,可清朝偏偏赶...
千年石窟 匠心传承①|走进石窟... 千年石窟 匠心传承 网上主题活动 历史、现实、未来是相通的,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 9月11日,在麦...
永城王庄遗址2024年考古发掘... 大象新闻记者 贺强 黄杰 苏杭 继获得2023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后,河南永城王庄遗址的考古发...
原创 李... 在解放战争中,因为三大战役的失利,国民党丧失数不清的精锐部队,不少军队更是属于蒋介石的嫡系,让蒋介石...
原创 北... 元诩(510年4月8日~528年3月31日),河南洛阳人,鲜卑族。北魏第九位皇帝(515年~528年...
刘备与刘秀比,到底差在哪?为何... 说到对后世影响最深远的朝代,那无疑是秦朝,可以说,秦始皇奠定了整个中国的基调。但是要说对中国的文明发...
原创 《... 在冯绍峰的主演的历史剧《山河月明》中,陈宝国饰演的朱元璋曾说,周舍是他最疼爱的义子。 那么这个估计...
原创 许... 1955年,当许世友知道自己被授上将军衔时,他非常的不开心,于是便带着火气去找周总理评理,但周总理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