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这天下奇人异事不在少数,很多人无心讲出口一句话到最后都会一语成谶,着实令人心里发毛。这不在民国初年就发生过这么一起奇事。
扬州有一个大户人家嫁女,其排场之大几乎是轰动了全扬州城,谁见了不得羡慕死这个新娘子的风光啊,可偏偏看热闹人群中有一位老太太说了一句丧气话,结果多年之后果真灵验了。
这个新娘子嫁人后不但过得郁郁寡欢,而且早早地就离世,简直不是一般的惨淡。谁敢相信一个陌生老太太的一句话竟然定了这个新娘子的命数。那么这到底是巧合还是别有用心之举呢?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下这个故事。
大户人家嫁女
话说这个新娘子可不是一般人,她叫做陆英。其父亲陆静溪是扬州当地的盐务官,而母亲则是李鸿章的亲侄女。出生在这样的家庭陆英算得上名门贵族了。况且这种家庭中女孩子礼数和教养都是必不可少。陆英也不例外,她不仅相貌端正,而且琴棋书画样样精通,是个典型的大家闺秀。
当然能配得上她的人也定不会是个等闲之辈。陆英要嫁那户人家是安徽的张家张树声的儿子。这个张树声是晚清时期洋务运动的代表人物,巅峰时期曾任职封疆大使,是妥妥的官宦家族。
至于他的儿子张武龄,时年不过17岁,尚且还看不出什么建树。但好在是个读书、嗜书的料子,并没有吃喝嫖赌的习惯。还算是个有为的青年。
这些都是陆英娘家事先都调查过的,要不然也不会同意将女儿千里迢迢从扬州嫁到安徽去。若非良人,以陆家的势力完全就可以不同意这门婚事。不过陆英和张武龄在婚前并没有见过面,一切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约定下“盲婚哑嫁”罢了。
但陆家可没有亏待陆英,她的婚礼不仅要求男方那边要大操大办,而且女方这头置办也豪气得不得了。传闻陆英出嫁当天送亲的队伍从街头一直排到街尾,敲锣打鼓声音更是响彻了扬州城。
要拉过去的嫁妆整整装满了十艘船,里面光是成套的红木家具就有6套,更别说还有其他金银细软、珠宝首饰。总之,这豪气程度让人不得不感慨这大户人家女儿果然贵气十足。
要知道像她这大规模出嫁仪式不要说放在当时的扬州,即便放到现在都难得一见。那可不招来大量群众围观,总之那天的街上呜呜泱泱站满围观的群众,全都折服在陆家的排场里。那天大概也是陆英一生中最风光无限的时刻,试问在当时有哪个女孩不羡慕陆英能有这样的娘家底气呢?
大家的热闹看得正兴起,可围观的人群之中却还是出现一个不一样的声音。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太太也是被这个庞大的阵仗吸引来的,可看着豪华的排场和这华丽的花轿,她却摇了摇头说了一句话“岂不闻水满则溢,月盈则亏?”。
这话一出可吓坏一旁的路人,毕竟这是人家大婚之喜,可老太太这话却颇有几分丧气的味道。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水满则溢,月盈则亏”指的是万事都要有度,一旦过于饱和立即就会反噬,大意和物极必反一个道理。
老太太批评陆家婚礼太过豪华高调未必是个好事,日后搞不好就让这个新娘子命运走向了没落。当然这只是老太太自己猜测,并不代表其他人的想法。可谁想到老太太随口的一句话,到最后真的一语成谶,成为陆英悲剧的真实写照。难道陆英嫁到张家真的不好吗?
婆家百般刁难
其实陆英嫁过去后和张武龄关系还行,毕竟两人年纪相仿,张武龄又是老实本分的孩子,还有陆英,大家闺秀去做个贤惠媳妇也不是什么难事。
但奈何陆英有个强势又厉害的婆婆,这个婆婆在日后对陆英是处处地刁难。要知道陆英嫁过去后就成为张家新一代的女主人,张家上上下下四十几口人全都要指望着她来打点。
各种家事、杂事以及内务都需要陆英里里外外去打点,小到每天四十几张嘴的吃饭忌口,大到老人家的请客吃饭、礼节往来通通都需要陆英来张罗。还有家里吃饭开支、下人的薪水,以及雇不雇用小工等事都需要陆英来拍板。
这些事周转一遍才发现真不是什么轻松的活,可奈何陆英既然做上当家人的位置还不能随便“辞职”,毕竟每天一睁眼那么多张嘴巴等着她吃饭呢。可这还不是最累的,最累的是她即便做了那么多事情依然得不到婆婆的认可。
在她那个婆婆眼里,陆英把事情做圆满是情理之中,要但凡有一丝纰漏立马就是劈头盖脸地痛骂。还有着婆婆是左刁难、右嫌弃,一心就是不让陆英好过。同样女人,何苦要这样女人为难女人呢?
究其原因还是婆婆怪陆英的肚子不争气,陆英前三胎生的都是女儿,一度让婆婆很是不满。婆婆认定她生不出儿子,无法提他们张家开枝散叶都想过要去给张武龄纳妾。好在还是张武龄不从,这才放弃这种念头。
可儿子不干,代表不了婆婆会对媳妇改观啊。从此以后婆婆就对陆英百般挑剔,甚至还联合家里女眷一同抱团孤立陆英,大概她是真的不想要这个媳妇了。不过陆英也是好脾气的主,即便是这样的情况她也没跟娘家抱怨过,反而是任劳任怨干着活,怀着孕,就想着早日为张家诞下一个儿子。
后来她怀第四胎的时候还真是一个男孩,可陆英怀孕的时候又没有少干活,又要受婆婆的气,最后导致这个已经成型孩子流产了。婆婆一看是个男孩,不但反省自己的不是,反而将黑锅全都推到陆英头上。说她害死自己孙子,甚至都差点将她赶出家门。
在这样环境里陆英日子怎么能好过呢。再加上她那个丈夫,是个典型妈宝男,一遇到这种事情从来都不敢为媳妇和自己母亲顶撞,所以才让婆媳关系越发地激化。久而久之,陆英是成天过得郁郁寡欢,精神都已经抑郁了。
不幸过世悲哀
后来一个机遇巧合,张武龄要调至外地工作,陆英立刻求他带自己一起过去同住,离这个窒息的家庭远远的。张武龄照搬了,两人先是搬去上海后又到苏州,最后也定居在了苏州。几个孩子也一同跟随他们夫妻俩人。陆英到了苏州后精神才好转了很多,后来她又几度怀孕,最终生下不少的男孩。
但是有一说一,陆英是真的能生。十六年的婚姻里她一共怀孕了十四次,几乎年年都在生。或许处在那时封建社会里,“拼儿子”成了她唯一能在张家立足的机会。但这样频繁地怀孕何尝不是对她身体最大的伤害。
只可惜陆英不懂,一个沦为生育机器的女人才是她人生的悲哀。最后陆英生育过的孩子里活下九个,五男四女。对她来说应该是最大的满足了吧。
可正当陆英以为自己完成家庭任务,以后可以安枕无忧的时候就没想到不幸却悄然而至。生完最小一个孩子后陆英在月子里却突然莫名其妙地牙疼,后来她去医院看病被诊断牙虫病,需要拔牙治疗。
可拔完牙后陆英却大出血不止,连医生都束手无策,最后只能眼睁睁看着陆英失血过多身亡。那一年的陆英不过才36岁。一个堂堂的豪门大小姐最后却落得如此悲惨的结局,实在令人心疼。
小结:
这个故事里还有个后续,陆英用尽自己半生在为张家搞“创收”,可最后却丢到自己小命。而男方即便有为亡妻伤心过也只是暂时的,因为陆英仅仅过世一年之后张武龄便另娶他人,重新生儿育女组建家庭,而且一直都过得很好。陆英在他人生里不过是个过客而已,这是何等的残忍。
由此可见,一个女人最重要还是要有自己思想和人格。即便在社会中女性是个弱势群体,但也决不能任人摆布,更不能随便被男方压榨。
而当初大婚时老太太说的那句“水满则溢,月盈则亏”何尝不是一条道理,这样夸张严格的豪门联姻对陆英来说才是悲剧的开始。倘若她能嫁了一个真心对她好的普通人,过着细水长流大概也比后来的她要幸福得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