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韩国出土一块石碑,上面7个汉字被翻译后,为何让学者愤慨?
创始人
2025-07-25 02:32:29
0

韩国首都首尔,在1963年遭遇一场罕见的特大洪水,一旦泛滥的河水终于归于平静之后,一件奇异的物事在其中浮出水面:一块石碑,它由赑屃这一中华古典神话中的神兽背负,石碑的顶端雕刻着古老的螭首图案,碑文中则融合了汉字、蒙古文字和满族文字,碑文中最为引人注目的就是那熟悉而又让人震撼的七个汉字——“大清皇帝功德碑”。

这简短却无比震撼的七个字,令无数的韩国人感到愤怒和羞愧。这种由深深的国家自尊所驱动的情感,使得许多韩国人把这块石碑视为了国之耻辱。那么,这样一块明显带有中国特色的石碑,为何会出现在韩国呢?这块石碑又为何会引起韩国人如此强烈的反感呢?

这块石碑背后隐藏的历史,需要我们追溯至朝鲜和明清两朝的历史关系中去。

在明朝初年,高丽的权臣李成桂成功发动了政变,自此之后,他便掌握了高丽的实际大权。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并获得更高的政治合法性,李成桂便向明朝的皇帝朱元璋表示归附,并被朱元璋册封为朝鲜国王。然而在明朝万历年间,日本军队大举入侵朝鲜,朝鲜不堪一击,国土几乎全被占领。这个时候,明朝作为朝鲜的宗主国,派出援军赶赴朝鲜,并最终成功帮助朝鲜抵挡了日本的侵略。

朝鲜对明朝这样的再造之恩感激涕零,从此,朝鲜与明朝的关系便越来越紧密。然而,在后金的势力逐渐崛起后,这种情况发生了变化。在1583年,努尔哈赤率兵攻占了抚顺,从此与明朝开战。朝鲜作为明朝的邻国,且位于明后两朝的冲突线上,其战略位置异常重要。后金要想安稳地发展壮大,便必须先解决与朝鲜的问题。

然而,朝鲜国家对后金的态度傲慢而又冷淡,甚至直接忽视了后金的友好示意。1619年,在萨尔浒之战中,朝鲜派出了上万名士兵支援明朝,然而这场战斗以明朝的惨败而告终,朝鲜的士兵大半投降了后金。

在明朝的落败之后,朝鲜国王李珲选择了改变外交策略,开始向后金靠拢。在李珲那段以自我利益为主导的摇摆政策之后,朝鲜的内部发生了巨变。李珲的行为引发了强烈的内部抵触和民众不满,终于在1623年,一场由不满的朝臣发起的政变成功将他从皇位上推翻,并将其流放至江华岛。在李珲失势后,他的侄子李琮接任了朝鲜的国王之位。

李琮继位之初,便主动与明朝拉近了距离,毅然决然地站在了明朝的一方。他不仅公开指责努尔哈赤为“贼首”,更是向明朝的边防将领毛文龙提供了皮岛作为其军事基地。凭借着皮岛这个优越的位置,毛文龙带领其军队频繁地在后金的背后发动游击,不断地对后金造成骚扰和困扰,对此,努尔哈赤感到极度忧虑。

然而,当1626年努尔哈赤去世,皇太极继位后,后金的态势发生了新的变化。这个时期,后金刚刚历经了宁远的惨败,士气严重低落,皇太极自身的地位也不甚稳固。在这种情况下,皇太极急需一次决定性的胜利来团结人心,于是,他将目光投向了处于弱势的朝鲜。

皇太极在继位的第二年,便调动了三万大军,准备对朝鲜发起进攻。此时的明朝正处于内乱不断的混乱状态,无力向朝鲜提供援助。弱小的朝鲜军队在面对女真军队的猛烈攻击时,几乎无力抵挡,女真军队如同洪水般势不可挡,短短二十天便占领了定州、安州、平壤等地。面对这样的局面,李琮只得匆匆逃往江华岛。

在后金的铁蹄压迫下,朝鲜在两个月后便与后金达成了和平协议,宣布两国成为盟友,并约定各自维护自己的边境安全。然而在协议达成后,后金军队在朝鲜肆意劫掠,直到将朝鲜抢掠一空后,才满载而归。

在随后的近十年里,后金始终未放弃对朝鲜的施压,不断地索要贡品,甚至多次向朝鲜提出共同攻打明朝的要求。然而朝鲜在这一切面前坚持不屈,坚定地守护着自己对明朝的忠诚,总是以种种借口推辞后金的要求。曾经,后金的使臣甚至在朝鲜受到过凌辱,这让皇太极备感面子无光。

皇太极于1636年宣告自己的皇帝地位,并将国名改为“清”。朝鲜的使节前往沈阳向其表示祝贺,然而他们却拒绝向皇太极行跪拜之礼,由此导致了两国关系的再次破裂。就在同年的12月,皇太极操纵了一支十二万人的大军,再一次地向朝鲜发动了攻击。

这场战争的进程几乎与前一次的模式相同,清军用其强大的力量,像垮掉的栅栏般轻易地摧毁了朝鲜军,只用了短短十天的时间,就已经逼近了汉城。皇太极在事前就已经策划好封锁李琮逃往江华岛的通道,成功地将李琮困在了城中。

李琮试图多次组织军队突围,然而都未能成功。在没有其他选择的情况下,李琮选择了向清军投降,两国在城下达成了协议。根据这项协议,朝鲜将废除与明的往来,割断与明的关系,转而将清朝奉为宗主,并把王室的长子和次子送往沈阳作为质子。如果清朝与明朝发生战争,朝鲜必须派兵援助。简单来说,所有明朝曾享有的权益,清朝都必须享有,甚至包括明朝未曾享有的。

为了纪念这次战争的功勋,皇太极命令朝鲜在投降的地点立起一块“大清皇帝功德碑”。除了碑文外,还详细记录了皇太极征服朝鲜,以及朝鲜归顺的详细情况。

对于朝鲜而言,这无疑是一种深深的羞辱,更令人感到羞愧的是,每次清朝的使者来朝鲜时,他们都会去向这块碑献祭。清朝通过这种方式,时刻提醒朝鲜谁才是他们的主人。

然而,朝鲜并没有遗忘,只是和清朝想象的情况并不一样。在清朝整个时期,朝鲜上层士大夫始终存在着尊明贬清的思潮,他们甚至沿用了崇祯年号长达两百多年。

在1894年的甲午战争中,清朝遭遇了失利,而朝鲜在此次战役后解除了对清朝的附属关系。在此之后,那座象征着耻辱的“大清皇帝功德碑”,立刻被朝鲜人民拆除并扔入了河中。

然而,这座石碑沉入河底并没有带走朝鲜的羞耻。不到二十年后的1913年,日本为了提升自身的威望,并用此来羞辱朝鲜,特意将这座石碑再度从河底挖出,重新树立起来。

跨越了几十年,在1956年,韩国获得独立,为了消除这段历史耻辱,韩国文教部长决定再次将这座石碑沉入河底。然而,七年后,因为一场大洪水的冲击,石碑再一次浮现在人们的视线之中。这一次,韩国选择了直面历史,他们将石碑重新立起,围绕着它建立了一座公园,用于保护这座见证历史的石碑。

尽管如此,仍然有很多韩国学者和民众不同意政府这样公开展示这份耻辱。2007年,一个韩国男子深夜闯入石碑公园,用红色油漆在石碑上涂满了愤怒的字眼。虽然这个男子最后被捕,石碑也得到了修复,但这一事件却让人们更深刻地体会到了那份耻辱和历史的痛苦。

这座经历了多次沉浮的石碑,见证了历史的巨变,见证了两国的兴衰,也见证了人类的悲欢离合。即使可以轻易推倒石碑,但历史的耻辱却无法抹去。

我们不能因为历史的耻辱而遗弃它,我们要从历史的教训中学习,从耻辱中找到成长的力量。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要保留那座石碑,那是我们的历史,是我们的文化遗产,是我们不断前进的动力。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相关内容

5盘大逆转,烂柯杯32强赛...
逆转与命运——2025烂柯杯16强赛的光与影 2025年7月2日,...
2025-07-27 08:37:51
诡异!中超半程冠军为何突然...
北京时间7月26日消息,2025赛季中超联赛第18轮比赛展开争夺,...
2025-07-27 08:37:41
原创 ...
在汪峰和森林北前往日本旅游的同一时刻,46岁的章子怡则在社交媒体上...
2025-07-27 08:37:41
原创 ...
说到明朝的历史,除了历代皇帝那些事儿,大家平时谈论最多的可能就是锦...
2025-07-27 08:34:15
聚焦朱子文化周丨纪念朱子诞...
■南平广播电视台:余华尊 ■建瓯融媒 聚焦朱子文化周 今天上午,2...
2025-07-27 08:33:52
原创 ...
1862年,这一年清朝可以说刚刚挺过亡国的危险。在这之前英法联军攻...
2025-07-27 08:33:50
原创 ...
众所周知,日本和我们国家一衣带水,从唐朝到当代一千多年的时间,两个...
2025-07-27 08:33:45
原创 ...
说起清代的翰林院,很多人认为这是一个清水衙门,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工作...
2025-07-27 08:33:43
原创 ...
我国历史上有很多臭名昭著的暴君,臂如夏桀,这位夏朝时期的君主在位期...
2025-07-27 08:33:39

热门资讯

原创 国... 2025年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女篮项目落下了帷幕,中国队以逆转的方式,最终81-69击败夺冠热门美国...
原创 李... 俗话说:“千穿万穿,马屁不穿。”毕竟这世上,谁不爱听几句奉承话呢?若是马屁拍得好,啥升职加薪、买车买...
原创 他... 导语: 1932年,红四方面军要从 鄂豫皖根据地 的后面转移到 川陕附近 ,他们的任务是建立川陕苏区...
原创 清... 一提到格格,大家都会想到《还珠格格》,很多人都认为格格是清朝皇帝的女儿,都是千金之体。但是在清朝格格...
原创 此... 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由于清朝统治者闭关锁国,盲目自大,结果中国开始了遭受外国侵略的悲惨历史。然而...
原创 赵... 赵匡胤随口作的两句诗无人能续,百年后朱元璋续写,成千古名句 大宋王朝的开端是赵匡胤的出现,他是历史...
考古新发现!这里发掘古墓葬30... 10月18日,记者从“发现长安—西安考古三十年”学术研讨会上获悉,2023年到2024年,西安市文物...
原创 清... 溥仪,3岁被迫成为皇帝,6岁清政府灭亡成为末代皇帝,之后被冯玉祥赶出皇宫,去了东北当伪满洲皇帝,第二...
原创 清... 清朝作为我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王朝,有二百多年的历史,经历过十二任皇帝。 一个的皇权会代代更迭,直到朝代...
原创 荆... 细读历史,一起细读上下五千年历史知识。本文分享荆轲战国著名刺客,单挑嬴政,结果被刺了八剑。 嬴政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