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满清入主中原之后,就开始大肆屠杀汉族人,对于明朝的后代,更是一个都不放过,但是对于明朝的帝王陵墓,却还大加保护,遇到大的节日之类,皇帝们还会去祭拜一下。
就是因为当年,满族人进了关内,并不是打败明军篡位的,而是他们有一个口号,说是要清除贼子,替明朝报仇,还说自己是,继承了明朝的统治,为了安抚汉族人民,他们也保护了明十三陵。
当时他们为了保护陵墓,就安排了一个司香内使,这人是个太监,就是专门守护明十三陵,防止盗墓贼来光顾,这个职位是在顺治皇帝时期设立的,每个陵有四个人,后来就改成了,定陵没有人员,每个陵墓,派两个守陵太监。
后来到了康熙年间,除了定陵之外的十二个皇陵,共设立了二十二个太监,但是到了乾隆时期,这些人又被都撤销了。
除了这些看守陵墓的太监之外,清朝还派专门的人,负责看守陵园的建筑,就连附近的的树木,都有专门的人看守。
对于明十三陵的保护,清朝的皇帝们,也是费了不少心思,制定了很多的政策,后来虽然对于陵园的禁入令,稍微放宽了一些,但是陵园的建筑、坟墓等地,还是被严格的保护了起来。
除了有专门的人,来看守这个陵墓之外,皇上还亲自下令,叫那些地方官员,负责时不时查看一下陵墓,保护好这个陵墓,要是有人敢去破坏,也是要严格处理的。
在顺治三年的时候,就有一个农民叫做王科,他带着七个朋友一起,去盗郑贵妃的墓地,被官府的人抓了起来之后,直接就被判处斩首。
到了光绪时期,私自开垦土地的情况加重,有的人都把土地,开垦到了长陵碑亭不远处,于是清廷就明令禁止,立了界石,在墙的三尺以内,是不能种地的,要是有侵占陵园土地的,是要被封禁的。
当时李鸿章等人,就上书说,明朝设立陵墓的保护墙,有些太近了,他认为可以增加一些,而且还要随时查访,不能被人有越界种地的行为,但是外面的土地,还是可以给农民们种地的。
光绪也觉得这事应该,于是就下了命令,增加了明陵保护墙的宽度,禁止百姓越界开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