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盛唐时威震中亚的封常清:在没有实力之前,最不值钱的就是面子
创始人
2025-07-24 22:33:18
0

今天笔者写到的这个人,我觉得很励志,很值得研究。这人就是名震中亚、号称唐朝的

帝国双璧

之一的安西副都护,领节度使旌节的封常清。

封常清

少年困苦

封常清,蒲州猗氏人,自幼父母双亡,由外祖父抚养长大。不过上天似乎还是觉得应该叫封常清的人生还再受点打击,他的外祖父很快就因为犯罪被安排到胡城(今哈萨克斯坦奇姆肯特东)任守军。封常清就这样和他的祖父一起赶往安西。在交通发的今天从山西到哈萨克斯坦仍需要很久才能到达,何况在一千多年前的唐朝。父母双亡,和罪人外祖父一起来到距离家乡万里之遥的胡城,封常清可以说一无所有,可是封常清却并没有自暴自弃。由于封常清的外祖父很喜欢读书,就在守城的城楼上较封常清读书写字。小封常清顶着凛冽的寒风读书学习,异常刻苦,很快他就具有很高的文化水平。根据以后封常清的经历证明了两点,

1、封常清是一个不会在逆境下低头、不会自暴自弃的男儿。2、努力学习知识在身处何种不利的环境下都不会错!

上天的打击又降临了,随着外祖父的去世,年轻的封常清的生活也变得困顿起来,四处漂泊。历史上很少对封常清这段四处漂泊的经历进行详细的描写,因为历史通常只会关心大事,但笔者倒是觉得这段经历对封常清及其重要。一个年轻人在举目无亲的西域四处讨生活,这在那个年代是很不容易,显而易见,那时的封常清免不了遭人白眼,可是他却毫不在意,独自默默忍受了。韩信不也曾受过胯下之辱,这点效地屈辱对我又算什么呢?

高门受辱

命运女神终于来到了封常清身边,当封常清过了而立之年后,他投奔到了安西节度使夫蒙灵詧的麾下(之前写过唐朝兵制的文章,这时候的唐朝已经从府兵制走上了募兵制的道路,地方节度使有着一定的人事权、财权等)。夫蒙灵詧真的很了不起,自己不但勇猛无敌,还一同收下了高仙芝和封常清这样的将才。不过此时的封常清还什么也不是。而高仙芝当时已经凭借自己的才华爬到了安西副节度使、兵马使的位置。高仙芝是那种比较狂的将领,而且他又是长的非常帅(

姿容俊美

),又是那种很会享受生活的人。每次高仙芝在安西城逛街的时候都会带着数十个身着华丽衣服的随从在街上招摇过市。史书上说每当封常清看到这些身着鲜衣怒马的人的时候就非常羡慕,立志要进入高仙芝的麾下。

笔者认为这种说法很不靠谱,封常清是位胸怀大志的杰出将军,也许他有那么一丁点的虚荣心,但真正让封常清追随高仙芝的原因是他看准了高仙芝是位难得的将才,只有跟在这样的人身后,自己才会有比别人更快的出头之日,也只有高仙芝,才能让他的才华与抱负彻底的发挥出来,而并不是为了穿那么几件破衣服那么肤浅!

话虽如此,但封常清按照现在的话来说是位标准的“矮、穷、挫”,不但如此,封常清的眼睛还有些斜视。自负又“美姿容”的高仙芝怎么能看得上这种人呢?总不能对着高仙芝说我很有才就可以吧。可是这事难不倒封常清,封常清早就想好了如何争取到高仙芝得办法了。

高仙芝影视头像,如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接下来,封常清来到了高仙芝的府上,从容的递上了自己的名帖,没有丝毫的紧张。看到封常清这么从容,这么的坦诚,高仙芝也很从容的说,“我们这不招人。你可以走了。”封常清也不客气,直接说了句“再见!”,坦然离去。目送着封常清的背影走出了大门,高仙芝和他的随从乐的前仰后翻。这年头,真是什么人都可以进我的节度副使的府了。

以为这件事过去了的高仙芝根本没把这段小插曲当回事,该上班上班,该喝酒喝酒。可就在喝的正嗨的时候,随从拿着一张名帖找到了高仙芝。还是昨天的名帖,这个叫封常清的小子要干嘛?不见不见。手下的侍从把封常清打发回去。可这次封常清却不走了,一直在高仙芝门前等候。然后封常清一直坚持了几十天。这似乎就是有点不要脸了,就好像现在的人去找工作,公司已经明确告诉他不需要人了,可是应聘者还是天天去,到了门外就不走,封常清就是这样的应聘者。他抛下了自己所有的自尊去追求自己想要获得的,是的,这个世界就是这样,没有实力谈何自尊?自尊是给那些已经取得成就的人的炫耀品。这个东西却不适合一无所有的封常清。想要出头,就必须要放下所谓的自尊,

在没有实力之前,面子这个东西一文不值。

又一次被拒绝的封常清刚想回去吃饭,一个高大的身躯挡住了他的退路。这人正是安西兵马使、节度副使高仙芝,“还要我说多少遍?我的人已经招满了,不需要你了,你不用来了!”此刻的封常清再也控制不住内心的冲动,“我仰慕您的高洁才来追随你的,你何必拒我于千里之外,如果您是以才取人才会服众,以貌取人日后必定会失去人心!我明天还会来。”说罢,封常清扬长而去。看着这个一腿长一腿短(

一足偏短

)的封常清,高仙芝呆若木鸡。第二天,封常清像往常一样照来不误。高仙芝迎面走来,冷冷的对他说道,“你被录取了。”至此,封常清凭借他的“不要脸”精神加入了高仙芝的队伍。

(封常清)求为仙芝傔,不纳。常清日候仙芝出入,不离其门,凡数十日,仙芝不得已留之。——《资治通鉴》

初露峥嵘

成为高仙芝的随从后封常清便有了表现自己的平台,很快,高仙芝就发现了封常清的不同常人之处,确切的说高仙芝发现了封常清的三个特点。首先,这人写字很好看,都说字如其人,但是封常清显然是个例外,高仙芝实在想不通长相如此猥琐之人怎么能写出这么好看的字。其次,高仙芝往往心里想什么封常清都猜得到,一次,高仙芝率军出征,大获全胜,高仙芝准备把这次战斗以捷书的形式写给朝廷。可正当高仙芝提起笔头疼该如何写的时候,封常清已经把写好的捷书递给了高仙芝(ps:想领导之所想,从古至今都是职场升职不二法门)。

唐朝军队

高仙芝打开一看,捷书的内容和自己计划写的一摸一样(

常清私作捷书以示仙芝,皆仙芝心所欲言者,由是一府奇之

)。这里必须要强调一点,如果当初封常清没有和他的外祖父在城楼上学习读书习字的话是不可能有这种本事的,所以笔者还是再强调一次,

无论身处何种情况,学习,相对大概率的会使你脱颖而出。

第三点,高仙芝发现封常清此人性格稳重,高仙芝这个人擅长长途奔袭,性格相对冒险,但封常清则不同,性格稳重内敛,这样的人和高仙芝搭配起来真是天造地设。

盛唐疆域图

基于以上三点,高仙芝开始看重封常清,刻意的提拔他。从此,封常清的好日子终于来临了。高仙芝征服小勃律不久后,被朝廷升为安西四镇节度使,封常清被高仙芝任命为判官。高仙芝每次长途奔袭时,都会让稳重的封常清做留后防守大本营。地位相比其他人要高出一大截。高仙芝老大,他老二。这就让很多人不服,尤其是高仙芝乳母的儿子郑德诠,这个人自认为和高仙芝是一起喝奶长大的兄弟就瞧不上封常清。有一次高仙芝出征后封常清带着众人在前面走。郑德诠看着这个小个子一瘸一拐的在前面走,后面的将军都不敢超过他,心里顿时有些搓火,于是郑德诠骑着马从封常清后面飞驰而过。内心高傲的封常清怎会受此等大辱,于是把郑德诠拉过来说道,“我奉了高大帅之命留后,你今天侮辱我,就是在侮辱法纪,你今天必须死,但看你和高大帅从小长大,打你六十军棍,让你长长记性!”看,这就是封常清的手段,在那个年代那么复杂的地域如果没有此等果决手段是没有办法生存的。当然,知道事情的来龙去脉后的高仙芝见到封常清后这事提也没提,可见高仙芝也是个明事理的人,封常清也从没有因为这事道歉。从此,军队里的人再也不敢小瞧这个双腿不一边齐的小个子了。“

(高仙芝)及见常清,遂不复言,常清亦不之谢,军中畏之惕息——《资治通鉴》

”。

唐朝军人

称霸中亚

高仙芝与阿拉伯国家黑衣大石在怛罗斯战败后,天宝十年,高仙芝成为河西节度使。王正见担任安西四镇节度使。不过王正见只活了一年,天宝十一年,王正见病死,封常清受命为安西都护府,授节度使旌节。从此,封常清将紧跟前辈高仙芝的步伐,向中亚霸主发起冲击。当时的形势是唐朝在怛罗斯被黑衣大食击败后,唐朝在中亚的形势很不好。不过唐朝也在不断的恢复实力,不甘心失败。现在历史的使命落到了封常清的肩头。这时,最需要的就是找个突破口,封常清经过周密筹划,决定率军攻打听命于吐蕃的大勃律国,天宝十二年,封常清和段秀实带领大军自安西出发一路长途跋涉来到大勃律边城菩萨劳城(今克什米尔吉尔吉特市,克什米尔北部中心)并顺势攻下,接下来唐军一路势如破竹,连战连捷。不过稳重的封常清感到情况有些不对。笔者通过阅读资料了解到大勃律(巴尔提斯坦)海拔较高,而且山区蜿蜒,这种路很容易遇到敌人伏兵,如果不加小心很容易遭到敌人居高临下的攻击。唐朝将领段秀实也感觉不对,因为他发现和唐军交手的都是些老弱残兵,并赶紧把这个问题向封常清汇报。稳重的封常清不敢大意,赶紧派出军队向山中丛林两侧地毯式搜索。果然,发现了埋伏了很长时间的大勃律军队,唐军出其不意发出了进攻,大败大勃律。大勃律国王一看,这封常清也太厉害了,于是二话不说赶紧乖乖投降,封常清一战拿下大勃律,声名威震中亚。可以说如果不是安史之乱,封常清一定会继续向西施展他那雄才伟略。

大、小勃律地理图

笔者一直认为,天纵奇才或者是四世三公的人毕竟是少数,大多数的人包括笔者都或多或少像些封常清,在很多事情上难免不如人意,但如果我们能够像封常清那样不自甘堕落、胸怀大志、努力学习,关键时刻放下些自尊的话,我想成功就离我们不远了,各位朋友,您觉得呢?

相关内容

站在泸定桥畔 听“过桥木板...
如今的泸定桥 红军飞夺泸定桥纪念馆公众号供图 顶端新闻·河南商报记...
2025-07-26 12:33:39
原创 ...
说到这个话题,可能很多人都觉得匪夷所思,八旗子弟居然做起了“反清复...
2025-07-26 12:33:37
原创 ...
站在历史的角度来看,北宋和南宋其实就是一回事,不仅如此,它们二者的...
2025-07-26 12:33:24
原创 ...
“秦王这面相不行啊,太刚烈了,怕不是一冒犯到就得被干掉,不愧是虎狼...
2025-07-26 12:33:22
原创 ...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朱成山】 日前,上海震旦职业学校教师在课堂上...
2025-07-26 12:33:10
原创 ...
作者:赵心放 赵匡胤是北宋朝的开国皇帝,在位期间,完成了全国大部...
2025-07-26 12:33:10
原创 ...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政府秘档解密,我们在克格勃文件档中发现了一个惊人...
2025-07-26 12:33:05
原创 ...
图1:清朝骁骑营。骁骑营是一个军营的名称,晋代开始设置,最开始是魏...
2025-07-26 12:33:05
原创 ...
混乱的战国时期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几乎每个国家都出现了一大批能人...
2025-07-26 12:33:00

热门资讯

原创 大...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推翻满清朝廷,“起共和而终两千年封建帝制”的孙中山先生,被推举为中华民国临时...
原创 孙... 上世纪初,清政府虽然还统治着中国,但其内部早已是腐朽不堪,随后以孙中山先生为首的革命党人不断在沿海地...
原创 大... 文-七点,原创图文,侵权必究! 在大唐帝国的繁荣昌盛的背后,渐渐开始享受歌舞升平的李隆基也许还没有意...
何以中国 | 躬身大地 在新疆... 本文转自【天山网-新疆日报】; 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 银璐 寻丝绸之路千年印迹,看中华文明璀璨星辰。...
原创 日... 日本和美国之间的关系向来说不清道不明,虽然众多周知,目前日本是美国在亚洲地区的最大盟友国,但是就日本...
原创 1... 图:康熙御笔书写的“少林寺”匾额本组照片的拍摄者是一名日本摄影师,拍摄时间为1920年。众所周知,1...
原创 苏... 其实这么多年来,包括俄罗斯在内世界各国的人民,都讨论一个问题就是苏联为什么解体?它到底是因为美国一心...
原创 他... 幽云十六州被契丹人占领一直是中原王朝的一块心病,北宋立国之后,国内形势一片大好,原本是很有希望夺回幽...
原创 朱... 朱元璋宴请高僧,饭后高僧作诗感谢圣恩,朱元璋看后怒道:杀掉他 都说伴君如伴虎,这句话一点都不假。如果...
原创 元... 1363年,朱元璋和陈友谅决战鄱阳湖时,突见张定边率三条小舰直奔朱元璋的20万大军,转瞬即被包围。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