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古朝鲜对中国有多向往?为了套近乎,地名基本抄,母亲河也叫汉江
创始人
2025-07-24 20:03:44
0

“你来自哪里?”

“丽水。”

“你是中国人啊!”

“不,我是韩国人,我来自韩国的丽水。”

是的,韩国也有个丽水,就在韩国全罗南道沿海。除了丽水,韩国还有海南、广州、梁山、襄阳、丹阳、扬州等地,

最重要的是,首都还有一条“汉江”,被韩国人视为母亲河。

韩国和中国之间“撞地名”的现象曾让很多国人困惑,哪怕知道朝鲜半岛长期是中国的藩属国,照抄地名的行为也让人难以理解。

现代的朝鲜半岛,和中国撞名的地方已经少了很多,

但古代的朝鲜半岛遍地中国地名,朝鲜九州、十道、百郡、三百县,很多和唐宋地名相同。

现代韩国人出于自尊心,曾改了不少“撞名”的地名,还自以为是地认为这些地名和中国没什么关系,是古代半岛人根据汉字自己组合的。

但翻开史书,朝鲜半岛古人明明白白写着从中原借鉴地名的过程,古代朝鲜人对中国的向往是非常狂热的,因为他们的很多文化就来源于中国。

那么自朝鲜半岛有文明开始,朝鲜人和中国有哪些交往?韩国这些“翻版地名”背后有什么故事呢?

【一】

半岛的文明史,就是一部“汉化史”

在古代,四大文明古国分头影响着欧亚大陆不同部分,埃及和巴比伦养育了中东和欧洲,印度文明影响南亚和东南亚,中国文明则影响东北亚。

中国官方认可的历史是5000年,是自三皇五帝时代开始的。但因为夏朝及之前没发现文字,所以国际上目前只承认商朝,西方学界以“3000年古国”来称呼中国。

可在中国周围,中华文明圈的邻居越南、朝鲜半岛、日本等的历史,居然一个比一个长,日本自称是3000年,越南自称是4000年历史,朝鲜最自信,号称有5000年历史。

当然,国际上没人相信他们的说法,因为这些国家都把神话时代算了进去,靠几本小说性质的“传说集”吹牛。

在朝鲜半岛,他们公认的始祖檀君出生在公元前30世纪,但是根据考古发现,那时候的朝鲜半岛还在石器时代。

所以,朝鲜半岛公认的文明开端,应该是殷商贵族开创的“箕子朝鲜”。

“箕子朝鲜”是商末贵族——纣王的叔叔箕子开创的,最早在今天的渤海西北部,主要核心在辽河流域。春秋战国时期燕国扩张,箕子朝鲜东迁进入朝鲜半岛北部,以平壤为中心。

在当时,这支文明带去了中原的耕织技术,在朝鲜半岛建设了城池,开辟了农田。

箕子朝鲜时代,朝鲜半岛的南部还有一个叫“辰国”的蛮族部落,这个辰国跟箕子朝鲜一道,开创了朝鲜文明史的故事。

西汉初年,燕国贵族卫满带兵进入箕子朝鲜,最后篡夺了箕子朝鲜的王位,建立卫满朝鲜。

政变之后,箕子朝鲜的贵族南逃辰国,并在内部夺取权力。因为外部势力的介入,后来辰国分裂为“三韩”,即辰韩、马韩、弁韩。

三韩、朝鲜,这两个地区是长期南北对立的,正好跟现代朝鲜和韩国对立一样。

其中,北方的卫满朝鲜在汉高祖时建立,到汉武帝时被灭国。汉武帝在朝鲜半岛北部和辽东建立了四个郡,派了中央官员管理。

而南方的“三韩”人还很原始,史书记载他们结绳记事,刀耕火种。

最后,得益于汉朝政府从北方慢慢传来了生产工具和文字系统,南方的部落才开始开化。

两汉时期,当地的“韩人”臣服于北方的汉朝,学习汉文明,引进器械和制度。东汉末年天下大乱,“三韩”造反,曾和汉朝发生了战争,直到三国曹魏时期才被彻底平定。

能和汉朝发生冲突,足见当时的“三韩”已经够强大,400年汉化让他们全面接受汉字、儒学。

公元4世纪前后,“三韩”灭亡,百济国和新罗国出现在半岛南部,北方的扶余人也建立了高句丽国。

这时候,他们汉化速度加快,史书记载这些地方

“有郡县,文字、甲兵皆同于中国”

在这期间,朝鲜半岛各国依样画葫芦,把国家划分为郡、县,起地名的时候,他们要么把两个汉字结合在一起,要么直接从中国内陆的地名上照搬。

【二】

高丽开疆拓土,地名也复制粘粘

高句丽、百济、新罗时期,被韩国人称为“三国时期”,三国互相攻伐,谁都吃不掉谁。

此时,中国正处于南北朝时代,但半岛上的地名已经颇具中国式,如汉山、国内、平壤、羽谷、熊川、河西这些名字都很汉化。

三国也把首都称为“京”,新罗国甚至有五个“京”,这一制度后来也被北方的契丹民族学走。

到了高宗李治时期,唐军趁着高句丽内乱,配合新罗国灭掉高句丽和百济国。唐朝本在高句丽和百济建立地方政权,但没想到新罗国背信弃义进攻唐军,占领了朝鲜半岛全境。

唐高宗曾派军远征半岛,想灭掉新罗,但当时恰好西部吐蕃崛起,唐朝无力两线作战,最终接受新罗议和。

隋唐两朝鏖战高句丽,没想到居然成全了新罗,让小小的新罗霸占半岛。

新罗国霸占半岛后,有“小贼进大屋”的手足无措感,他们本身的文化底蕴不足以统治半岛。

所以,新罗国开始全面学习中原政治制度,第一件事就是学着古代中国的方位命名,把国土分为“九州”。

照抄地名方便又文雅,而且能和宗主国大唐套近乎。

新罗九州称作汉、熊、尚、全、康、良、朔、武、溟,其中几个字现在还存在。

唐朝时期,是中国文化传播的高潮之一,不光新罗,连日本都在学习唐朝。他们拿走唐朝的书和地图,在自己版图上“依样画葫芦”。

于是,当唐王朝把天下分了“十道”,朝鲜半岛的新罗国也给自己分了十道,新罗的关内、河南、江南、岭南、朔方五个名字和唐朝的“道”一模一样。

此后200年,新罗经历了分裂,后来统一为高丽国,但内部命名地名的习惯仍未改变。

高丽时期,高丽人又把国家缩小为“八道”,北方是平安和咸镜,中部是京畿、江原、黄海,南方是庆尚、全罗、忠清。

这些“道”底下都有郡县或者州,一共110多个郡,300多个县,其中50多个县都是以唐宋地名命名的。

这些地名不仅和中国一样,其东西南北方位也和中国一样。

比如朝鲜半岛南方有“义安郡”,对应中国广东的义安县;有福州,对应福建福州;有兴安县,对应广西兴安。

在朝鲜半岛中部还有南阳、黄州、温州、安州、江陵、襄阳、江阴等地名,首都汉城旁边居然有扬州、广州、河南。

半岛北部则有肃州、定州、朔州、青州、德州等地名,这些地名都是中国唐宋地名,或是在汉到隋的历史上曾出现过。

【三】

韩国去汉化改地名,造成文化断代

由朝鲜半岛和中原王朝的交锋可见,隋唐之后是朝鲜半岛文明史的一个分水岭。

小国新罗坐上了唐朝的东风,从险些被灭国的小不点,变成独霸半岛的大国。他们挥师北上,从此以后中国再无政权能直接控制朝鲜半岛。

历史学家陈演恪曾说:“唐朝耗费太宗、高宗两朝平定高丽,却因吐蕃崛起而没能控制东北,这是唐朝的一大遗憾。”

从新罗到高丽,再到李氏朝鲜,朝鲜半岛对中原王朝的学习不断加深,朝鲜开始科举后,儒学和儒生是国家的主人,高丽国的主流思想、文化风尚跟中原几乎完全相同。

高丽学子都熟读四书五经,上年纪的人钻研经学,平时吟诗作对,并以来中国交流学习为荣,这种盛况一直延续到明清时期。

明清两朝,朝鲜都是中国的藩属国,两国文化、经济交流非常频繁,朝鲜官员、商人来中国交流、经商,留下了很多游记著作。

清朝末期,日本开始侵略朝鲜,最终在20世纪初灭亡朝鲜国。此后,朝鲜半岛沦为日本的殖民地长达30年。

这一时期,朝鲜人民开始救亡图存,强烈的民族主义精神让朝鲜民族团结起来

,朝鲜世宗创造的“训民正音”,即“窗格体文字”开始广为传播。

二战后朝韩分裂,民族主义更加兴盛,南北方都同时开始强调本国的独立性,和中、日这些前宗主国割裂。尤其韩国在70年经济崛起后,民族自信心爆棚,开始暴力地全面废除汉字。

随着南北方废除汉字,“窗格体”成为官方文字,各地的地名除了首都和大城市外,都是能改则改。

比如韩国的首都“汉城”,自50年代就为要不要改名嚷了很久。但“汉城”的名字有几百年历史,它本叫“汉阳”,因为在汉江北面而得名,朝鲜王国定都后改名为“汉城”。

韩国定都汉城,但国内一些人老是对“汉”这个字很敏感,认为这是古代被中国控制的痕迹。

所以在21世纪初,时任韩国总统李明博将“汉城”改名“首尔”,这两个字的汉字没有任何意义,这是朝鲜语“都城”二字的读音而已。

时至今日,韩国很多历史学家,文化学者都反对改名,但大部分韩国人支持改名,这是韩国微妙的“自尊心”在作怪。

朝鲜半岛上的地名到处是中国的痕迹,韩国人也知道,要是全改,自己也感到不方便。所以改首都这个标志性的名字代价最低,也能体现国家的态度。

至于韩国民间的丽水、广州、襄阳等名字,韩国人不会主动承认这和中国有关,他们说这都是“东亚古称”,不具有“特殊性”。

但明眼人都能看出韩国地名背后的中国色彩,“强行解释”反而造成尴尬。

值得一提的是,韩国人全面废汉字也已导致两代人看不懂古书,更不知道地名、景点、君王庙号、历史事件的具体意思。

这种“睁眼瞎”造成的文化断代,已经在微妙地影响着韩国的历史传承。

文/商学野

编辑|虢洛西

参考资料:

1.《韩国地名为什么抄中国》,图南

2.《中国传统地名学对朝鲜-韩国半岛的影响》,华林甫

相关内容

祥源文旅联合体中标嵊州越王...
7月25日晚间,祥源文旅发布《关于公司及子公司与关联方组成联合体投...
2025-07-26 00:40:26
康西哥公司二季度每股亏损0...
来源:环球市场播报 美东时间周五早间,美国健康保险巨头康西哥公司(...
2025-07-26 00:40:18
新三板基础层公司星联智创发...
每经讯,2025年7月25日,新三板基础层公司星联智创(87184...
2025-07-26 00:39:04
中国证监会:简化办理已故投...
人民财讯7月25日电,中国证监会办公厅发布关于简化办理已故投资者小...
2025-07-26 00:38:21
上市公司治理制度再升级
7月25日,中国证监会就修订后的《上市公司治理准则》向社会公开征求...
2025-07-26 00:38:21
原创 ...
19世纪中期,一直渴望打开中国贸易大门的英国终于忍不住率先发起战争...
2025-07-26 00:34:13
原创 ...
在中国历史上,从秦王嬴政称“始皇帝”,到清朝末代皇帝溥仪退位,共诞...
2025-07-26 00:34:04
文明的坐标丨古DNA研究揭...
  曾自制过酸奶的人对“开菲尔菌种”并不陌生,该菌种还可以用来发酵...
2025-07-26 00:33:48

热门资讯

原创 白... 白起,战国时秦国大将,武安君,他身上贴着三个标签。 1:战神,2:杀神,3:冤枉。 战神——白起一生...
原创 敢... 鱼羊史记.看新鲜的历史 撰文:秋果 编辑:吃硬盘吧 插画:发达蚊 #01. 石崇是西晋将领石苞的儿...
原创 汪... #媒体人周刊# 蒋介石和汪精卫这两个人,可以值得大书特书,翻开两人的履历一看,他们都是孙中山的亲信,...
原创 明... 明朝皇帝大多平庸,为何大明却能延续近三百年? 估计在笔者打出这个题目的时候,就有许多读者坐不住了。 ...
原创 北... 文|米君,专栏原创作者、自由撰稿人 未经授权的复制粘贴和转载 追究法律责任 民国时期的文学大师胡适先...
原创 司... 司马懿发动高平陵政变时,为何曹氏宗亲没有一个站出来反抗?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笔者要先给大家解释一...
原创 杨... 人们常说:“没有缺点的人是不存在的。”的确如此,生活中的每个人不管多么优秀都是会有自己的缺点的,也正...
原创 五... 五虎上将之中,有三人存有异心,刘备若一统天下后会先对五虎上将中的谁下手,从上帝视角来看,这无疑是种穿...
原创 朱... 朱瞻基是明朝的明宣宗,著名的仁宣之治主要是朱瞻基的时代。他在位期间励精图治,将明朝治理地井井有条。尽...
原创 朱... 在中国的历史上,在太平盛世造反的人不计其数,真正成功的人却屈指可数,或者说仅有一人,他就是明成祖朱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