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美国殖民统治时期菲律宾边界史研究
(1898-1946)》
作者:王胜
出版时间:2024-08
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
作者简介
王胜,男,江苏涟水人,1988年生。南京大学历史学院博士毕业(2016年)。现任淮阴师范学院历史文化旅游学院副教授、国家边界争端与跨境治理研究中心副主任。主要从事南海史地、中菲关系史等研究。
内容简介
本书探讨了美国殖民统治时期菲律宾边界形成史,分析了20世纪上半叶殖民国家西班牙、美国、英国和荷兰(荷属东印度)通过双边谈判和仲裁最终以三个国际条约——1898年《美西和平条约》(《巴黎条约》)、1900年《美西关于菲律宾外围岛屿割让的条约》(《华盛顿条约》)和1930年《关于划定英属北婆罗洲与美属菲律宾之间的边界条约》来确定菲律宾岛屿边界——“菲律宾条约界限”(或称“国际条约界限”)的历史过程,揭示了美属菲律宾西部边界始终位于东经118度的史实。本书还对1937—1938年美菲内部讨论过“菲律宾条约界限”具有可变性这一问题进行了分析,鲜明指出:“菲律宾条约界限”已于20世纪30年代固定,不再具有可变性,菲律宾独立前美属菲律宾岛屿边界就是“菲律宾条约界限”。该边界后来通过国家继承和相关法律条文为独立的菲律宾所继承,是其合理、合法的岛屿边界。本书也指出美属菲律宾的海洋边界有二:一是以各边缘岛屿正常基线(低潮线)向外推算三海里的领海线;二是以“菲律宾条约界限”为限的渔业管辖线。
序言试读
序
维护中国在南海的历史性权益是近年来以及未来相当长时间内中国外交实践和国际关系研究领域的重要任务。由于人类海洋活动的困难、历代政权对海洋不够重视等原因,特别是在中国诸多历史资料中,对南海岛礁分布、中国人在南海岛礁上的开发经营、管理维护等做系统描述的文字留世不多,错讹时出,因此中国历史性权益的确定和足够历史证据的发掘,仍然是中国国际关系研究和边疆研究面临的巨大挑战。
王胜于2013年入南京大学元史研究室,在我的指导下攻读博士学位。王胜入学后,抓住南海周边诸多原殖民地国家摆脱殖民统治、形成为主权国家的历史,辟出蹊径,以菲律宾现代主权国家及其疆域的形成为个案,探讨原殖民国家在南海的活动及其对南海某一地区和国家的历史控制及相关国际条约,讨论殖民地国家在二战后摆脱殖民统治、形成现代主权国家的过程中,其疆域的确定及相关国际条约,从现代国际秩序形成的视角出发,讨论南海相关现代国际秩序的形成及相关主权国家对南海历史性权益声索的有限性。这样的视角和研究,对了解和支持中国在二战后当时的国际秩序中划定南海断续线,声明中国在南海的历史性权益,非常重要。具体而言,王胜本书以美国殖民统治时期菲律宾边界的形成为主要讨论对象,研究20世纪上半叶美国殖民统治时期菲律宾边界,尤其是岛屿边界的形成演变,否定了菲律宾提出的种种南海历史性权益的依据,从侧面为中国主张的南海历史性权益提供支撑。更为重要的是,由于美国是菲律宾边界形成中的重要行为者,本研究也揭示了美国外交在南海问题上的前后矛盾立场,有利于我外交上的对美交涉。从王胜在博士研究期间即能够发表多篇相关论文看,国内学术界对这样的研究视角和成果,是认可的。
本研究的一个重要特色是利用了多种档案材料,包括1898年《美西巴黎和平条约》《1896—1900年西班牙外交信函和文件》《美国对外关系文件集(1907—1929)》《菲律宾国家领土:相关文件汇编》以及美国国家档案馆所藏岛务局涉黄岩岛档案、日本国家档案馆亚洲历史资料中心所藏外务省涉菲律宾边界外交文献等。其中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美国岛务局档案中关于1937—1938 年美菲内部对“菲律宾条约界限”是否还有可变性的讨论,档案背后反映的条约界限可变性问题与黄岩岛的关系非常重要,目前国内学术界较少关注,本书做了较仔细的分析。
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是经过漫长、曲折的历史发展而最终形成的。只有避免简单的公式化言说,实事求是地分析材料,寻找合理的阐释路径,才能科学地讲述好这一伟大的历史进程,才能讲好中国故事。王胜本书以较合理的研究视角和观点,为南海问题的研究做出了贡献,也提供了深入讨论的基础。我祝贺王胜书的出版,也期盼他取得更多的成绩!
是为序。
华 涛
2022年8月8日于南京
目 录
序
绪论
第一节 概念界定
第二节 研究现状
第三节 框架结构
第四节 档案说明
第一章 西班牙殖民统治时期西属菲律宾的岛屿边界
第一节 西班牙势力东渐与“菲律宾”名谓的产生
一、麦哲伦探险队对西班牙属“西部群岛”的探险
二、1529年西班牙与葡萄牙签订萨拉戈萨条约
三、“西部群岛”再探险与“菲律宾”名谓的产生
第二节 菲律宾总督区的建立及西属菲律宾的扩大
一、黎牙实比远征队占领宿务岛及菲总督区的建立
二、西班牙对吕宋岛的拓殖
三、“大菲律宾群岛”的形成:对棉兰老岛、苏禄群岛的征服
第三节 西属菲律宾与英属北婆罗洲、日属台湾的岛屿边界
一、1885年西班牙、英国和德国马德里条约对菲律宾的南部划界
二、1895年西班牙与日本东京条约对菲律宾的北部划界
三、1898年美西战争前西班牙属菲律宾的岛屿边界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美西战争与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属菲律宾岛屿边界
第一节 1898年美西战争与西属菲律宾的易手
一、美西战争的爆发与扩张主义者的胜利
二、美国内部对割占菲律宾范围的争论
三、西班牙割让“大菲律宾群岛”与“巴黎条约”的出台
第二节 1898年巴黎条约所定之美属菲律宾岛屿边界
一、美属菲律宾岛屿边界:1898年“巴黎条约线”
二、巴黎条约规定下的美属菲律宾北部界限考
三、巴黎条约线为“岛屿归属线”
第三节 1900年美西华盛顿条约与锡布图岛、卡加延苏禄岛的并入
一、美军入驻两岛及美西围绕两岛主权归属的争端
二、1900年美西华盛顿条约与两岛并入美属菲律宾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殖民大国竞合下美属菲律宾岛屿边界的局部调整
第一节 美荷帕尔马斯岛归属争端及其主权转移
一、美国与荷兰帕尔马斯岛主权归属争端
二、1925-1928年国际仲裁与帕岛主权的转移
第二节 1930年茫西群岛和海龟群岛入附美属菲律宾
一、1930年前美国和英国有关茫西、海龟群岛归属争端及共识
二、1930年美英划界条约及海龟、茫西两群岛入附美属菲律宾
本章小结
第四章 1930年代美属菲律宾岛屿边界——“菲律宾条约界限”
第一节 1930年代初美属菲律宾岛屿边界——“菲律宾条约界限”
一、美属菲律宾岛屿边界线由“巴黎条约线”演变为“菲律宾条约界限”
二、1932年菲渔业法对“菲律宾水域”之定义与“条约界限”性质再探
第二节 1935年菲律宾自治政府宪法对“条约界限”的肯定
一、领土划界委员会对菲边界的法律化顶层设计
二、1935年菲宪法对“菲律宾条约界限”的承认
第三节 1937-38年美菲内部关于“菲律宾条约界限”可变性的讨论
一、美国岛务局涉“条约界限”可变性讨论档案的发现
二、关于“条约界限”是否还有可变性的讨论
三、美菲相关证据的欠充分与“条约界限”事实上的固定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日本占领时期菲律宾的岛屿边界
第一节 太平洋战争前日本对美属菲律宾边界的关注
一、美西战争后日本驻美公使馆关于美属菲律宾边界的报告
二、1925年日本驻菲总领事有关帕尔马斯岛一案的报告
三、1933年日本驻英大使馆对1930年美英边界条约的报告
第二节 战前日本政府对美属菲律宾边界的情报搜集与认知
一、战前外务省对菲律宾边界条约的情报搜集与整理
二、战前日本视域下的美属菲律宾岛屿边界
第三节 日本占领时期菲律宾的岛屿边界
一、日本攻占美属菲律宾
二、日领菲律宾的岛屿边界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二战后至独立初菲律宾的岛屿边界
第一节 菲律宾独立时若干法律文件对菲律宾岛屿边界的规定
一、1946年菲律宾的独立
二、“美菲一般关系条约”等法律文件对菲律宾岛屿边界的规定
三、菲律宾共和国宪法有关菲律宾岛屿边界的规定
第二节 1947年茫西群岛和海龟群岛的接收与美属菲律宾岛屿边界的最终形成
一、1947年菲律宾政府接收茫西群岛和海龟群岛
二、美属菲律宾岛屿边界的最终形成
本章小结
第七章 “3W”视角下美国殖民统治时期菲律宾边界研究
第一节 美属菲律宾边界的内涵是什么(What)?
一、美属菲律宾的岛屿边界
二、美属菲律宾的海洋边界
第二节 美属菲律宾边界形成中的参与者有谁(Who)?
一、殖民大国西班牙与美国
二、殖民大国荷兰与英国
三、殖民大国日本
四、菲律宾自治政府
第三节 美属菲律宾边界通过何种方式形成(How)?
一、时效、割让与美属菲律宾边界的形成
二、双边协商谈判与美属菲律宾的条约边界
本章小结
结语
附录I 与黄岩岛相关的几个外国历史地名考论
附录 II 对菲律宾“有效占领与有效管辖”黄岩岛一说的反驳——基于历史与国际法视角的分析
一、前言
二、西班牙统治菲律宾时期黄岩岛不属于西属菲律宾群岛
三、1898-1935年黄岩岛不属于菲律宾群岛
四、1937-38年美菲内部讨论未将黄岩岛纳入菲律宾群岛
五、1946年独立后菲律宾“有效占领与有效管辖”说不合法
六、1997年菲律宾首次正式对黄岩岛提出主权主张
七、结语
附录III 美国岛务局涉条约界限可变性讨论档案 原文节选
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