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刘备明明有4个儿子,却为何选择扶不起的刘禅继位?
创始人
2025-07-24 11:33:44
0

“扶不起的刘阿斗”

这是一句千古流传的谚语,通常是用来形容一些无论怎么帮助,始终没有办法成才的人。

而在历史上,他的原型,来源于三国之中的“刘禅”。

刘禅,小名叫作“阿斗”,是蜀汉开国皇帝刘备的儿子。

在《三国演义》小说的描写中,阿斗为人不思进取,只会整天玩乐,即使有诸葛亮这样的名臣辅助和教导也无济于事,最终导致江山落入他人手中,还落下了“乐不思蜀”这样的千古笑柄。

刘禅(剧照)

那么,为何刘备在临终之前,会将大位传给这样一个人呢?

难道说除了刘禅之外,他就没有别的儿子了吗?

这个问题,我们在历史之中就可以找到答案。

刘备的四个子嗣

“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东汉末年,由于皇室的无能,皇权落在了外戚和宦官的手上。一时之间,政局混乱,奸臣当道,百姓民不聊生。

都说乱世出英雄。

眼看天下大乱,群雄并起,形成了各路军阀诸侯混战的局面,身为中山靖王之后的刘备,也带着关羽、张飞、赵云等人参与进了争夺天下的角逐当中。

后来,凭借着诸葛亮、法正、庞统等人的帮助,刘备在蜀中建立蜀汉政权,并自立为帝,与北边的曹魏、东边的孙吴,并立于世,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

从一个以织席贩履为生的小贩,到割据政权的开国皇帝,刘备可以说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中豪杰了。

刘备(剧照)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人中龙凤,却生下了一个“乐不思蜀”的亡国之君儿子,这也让人为他一生的努力而感到惋惜。

其实,刘备的儿子,除了人尽皆知的“刘阿斗”以外,还有其他的三个。

分别是跟随刘备出生入死的养子刘封,还有刘禅的两个弟弟刘永和刘理。

那么,为何刘备在临终前没有将大位传给其他的三位儿子呢?

这完全是因为其他三个儿子的“地位”与刘禅有很大的区别。

出生入死的养子却遭猜忌

刘备的第一个儿子其实并不是刘禅,而是他的养子刘封。

刘封本是罗侯寇氏之子、长沙郡刘姓人家(《三国演义》作刘泌)的外甥。刘备投靠荆州刺史刘表后,暂时安居于荆州,因为当时刘备未有子嗣,于是收刘封为养子。

在过继给刘备以后,刘封并没有因为刘备不是自己的亲生父亲而对其产生隔阂,反而是陪同刘备出生入死,在战场上为其立下了汗马功劳。

而刘备,向来以仁义著称。

图片来自网络

在与刘封建立起父子关系之后,也确实将其当做自己的亲生儿子一样看待。经常交给他一些极其重要的职务。

建安十六年(211年),刘备受刘璋之邀入蜀抵御张鲁。

刘备北驻葭萌,后与刘璋决裂,于是召诸葛亮等入蜀。

刘封当时年仅二十余岁,但已武力过人,于是率军随同诸葛亮、张飞、赵云等溯流西上进攻益州,所过之地战无不克。

益州平定后,刘备任命刘封为副军中郎将。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刘备彻底占领汉中全境,另外又派遣宜都太守孟达率军攻占了房陵郡。

其后孟达又挥军进攻上庸郡,刘备暗地里担心孟达难以独力取胜,于是遣刘封从汉中顺沔水南下去统领孟达的军队,刘封率军与孟达上庸合兵一处后成功地逼降了上庸太守申耽。

占领上庸后,刘封被升为副军将军。

图片来自网络

再后来,刘备得子刘禅。这个取名正是为了与刘封相对应,两者合起来正是“封禅”二字。

不论是从职位的晋升,还是从名字的探究,都可以得知,对于刘封,刘备还是极为重视的。

但是,不管刘封的表现再怎么好,他终归只是个养子。

当刘备有了自己的儿子以后,又怎么可能会让一个养子来获得大位呢?

即便是刘备真的将大位传给了他,在古代十分重视皇室血脉传承的背景下,蜀汉集团又怎么可能会认可刘封这个“外来者”做皇帝。

更何况,刘封的能力也并没有十分突出。

除了在战场上较为勇猛之外,刘封在其他方面可谓是一窍不通,甚至就连一个小小的孟达,他都难以击败。

如此的能力也并非是继承者的上佳之选。

刘备(剧照)

所以,在继承人问题出现以后,刘备不但没有将刘封纳入自己的考虑,反而是对其有了猜疑。

当时,关羽被吕蒙击败以后,刘封没有听从孟达投降的劝告,反而是带兵跑回了蜀中。

当时刘备向诸葛亮询问应该如何处置刘封。

诸葛亮说道:“封刚猛,易世之后终难制御。”

意思就是说,刘封性格比较刚猛,如果刘备去世以后,之后的继承人恐怕难以降服住他。

这番话让刘备心中的猜忌更深了许多。

于是,他就以刘封逼走孟达、对关羽见死不救等罪名将他赐死,为自己亲儿子去除了这个皇位的威胁。

临死前,刘封叹息说:“我后悔不听孟子度的话。”

诸葛亮(剧照)

废长立幼乃取乱之道

如果说刘封是因为养子的身份而无法与刘禅进行皇位竞争的话,那刘永和刘理同样是作为刘备的亲儿子,为何却没有继承皇位呢?

相比于刘封来讲,这俩兄弟没有继承皇位的原因倒是要简单许多。

原因只有一个:年龄太小。

章武三年(223年)三月,在遭受夷陵大败以后,重病缠身的刘备托孤于丞相诸葛亮和尚书令李严。

刘永(剧照)

在临终前,刘备对诸葛亮说:“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

同时,刘备嘱咐太子刘禅事诸葛亮如父,并告诫“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听到此话,诸葛亮深受感动随后承诺刘备自己一定会竭尽全力辅佐新君刘禅,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刘备托孤

同年四月二十四日(6月10日),刘备病逝于永安宫,享年六十三岁。谥号昭烈帝,葬惠陵。

根据史书记载,刘备老来得子,46岁才有的长子刘禅。所以,在刘备去世的时候,刘禅仅仅只有17岁。

“主少国疑”出自《史记·孙子吴起列传》,意思是君主年幼初立,人心疑惧不安。

这个说法在士族阶层深入人心。

本来刘禅年纪就小,作为他的弟弟,刘永与刘理则更加年幼了。如果没有诸葛亮、李严、赵云等一众对刘备忠心耿耿的元老来辅佐的话,那么蜀汉政权很可能会陷入如同东汉末年那时的混乱。

况且,“废长立幼”自古便是取乱之道。

当初袁绍和刘表都是因为在立储问题上犯了这样的过错,最终才导致下场凄惨。

刘理(剧照)

而刘备曾在这两个军阀的账下都做过宾客,亲眼目睹了他们子嗣之间的明争暗斗,轮到自己时当然会引以为戒,不可能再犯下同一种错误。

所以,刘禅的皇位继承在当时几乎可以说是没有什么争议的。

而最后一点,就是对于刘禅能力方面的讨论了。

难道刘禅真的如同《三国演义》之中表现出的那样昏庸吗?

并非毫无才能

众所周知,《三国演义》是元末明初著名作家罗贯中所写的一个长篇小说。

既然是小说,那与真实的历史是有着较大的出入的。

作为一个蜀汉集团的“粉丝”,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之中极力推崇刘备一方的势力,所以,对于蜀汉最终的灭亡自然是感到十分的惋惜和悲哀。

这样一来,他就只能将其归咎于亡国之君刘禅的身上。

不过,在历史上,蜀汉的灭亡其实并不只是刘禅的个人原因。

图片来自网络

正与其恰恰相反,之所以蜀汉政权能够在刘备死后仍可以存在那么长的时间,其中离不开刘禅的功劳。

刘禅继位以后,他十分清楚仅仅靠着自己的能力,根本难以管理好这个国家。

于是,刘禅封诸葛亮为武乡侯,开设官府办公。不久,再领益州牧,政事上的大小事务,刘禅都依赖于诸葛亮,由诸葛亮决定。

“政事无巨细,咸决于亮”。

如此一来,便能避免了皇权与相权之间出现矛盾和斗争。

除此之外,他还十分注重维护诸葛亮在群臣之间的威望。

刚开始,有许多人都对诸葛亮的北伐之举十分不满,认为那是穷兵黩武的政策,耗费大量的国家资源。

刘禅与诸葛亮(剧照)

于是就跑到刘禅那里打小报告。

更有些人,嫉妒诸葛亮大权在握,想要趁机将他扳倒。

刘禅对此十分生气,他当着群臣的面,将公然抨击诸葛亮的李邈下诏入狱,然后诛杀。

如此杀鸡儆猴的做法,让其他所有臣子都为之胆寒,再也不敢跑到刘禅面前说诸葛亮的坏话了。

也正是由于刘禅的放权,诸葛亮才能放开手脚。

在管理朝政的时候,诸葛亮勤勉谨慎,赏罚严明。

对外,他与与东吴联盟,改善和西南各族的关系。对内则实行屯田政策,加强战备。

在14年里,诸葛亮前后五次北伐中原,但最终仍是未能实现兴复汉室的目标。终因积劳成疾,于建兴十二年(234年)病逝于五丈原(今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境内),享年五十四岁。

诸葛亮剧照

诸葛亮去世以后,刘禅又谨遵诸葛亮的遗命,重用蒋琬、费祎、姜维等人,让蜀国的国祚仍能在失去诸葛亮以后继续持续下去。

一直到蜀国灭亡,刘禅一共做了40多年的皇帝,甚至在诸葛亮死后还维持了蜀国三十年的存在。

在投降以后,刘禅表现出了对政事和国家兴亡丝毫不关心的样子,这也打消了司马昭的猜忌。

后来,刘禅被封为安乐县公,一直在洛阳安稳地度过了自己的余生。

纵观刘禅的一生,不可否认他确实是一位能力平庸的君主。

刘禅(剧照)

但是难能可贵的是,刘禅很有自知之明,将政事交给能力出众并且值得信赖的大臣处理,由此可见,他十分擅长处理君臣之间的关系。

而且,在诸葛亮死后,面对着蜀中本土的门阀势力,仍然能够继续在把持皇位30年,这也说明了刘禅并非是毫无才能。

而蜀汉的灭亡,以当时的时代背景和势力分布来看,也是历史的必然。

就连东晋史学家裴松之都评论道:“刘禅凡下之主,费祎中才之相,二人存亡,固无关于兴丧。”

刘禅(剧照)

意思是刘禅和费祎能力有限,他们的生死左右不了蜀国灭亡的大局。

所以,刘备当时将皇位传给刘禅,也是一个相对正确的决定。

毕竟,在那个时候也没有更好的选择了。

相关内容

更上层楼看中轴
在红桥市场顶层的观坛艺术空间,游客可远眺天坛祈年殿,在露台上欣赏中...
2025-07-25 04:36:39
原创 ...
本文参考历史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相关文献来源。 (...
2025-07-25 04:33:55
原创 ...
1.秦桧 秦桧是南宋“四大权相”中的一员,而且在这四个人中,他居于...
2025-07-25 04:33:45
原创 ...
西汉是一个非常不错的王朝,前面几代君王都是明君。开创了文景之治、汉...
2025-07-25 04:33:35
原创 ...
明十三陵之所以叫“明十三陵”,是因为这里埋葬着明朝十三位皇帝,这十...
2025-07-25 04:33:12
原创 ...
陈胜在大泽乡发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呐喊,在早先时代是不可思...
2025-07-25 04:33:07
原创 ...
东汉时期,历经近200年的历史,期间出现了三位异姓王,他们分别是卢...
2025-07-25 04:33:01
原创 ...
鲁迅先生那可真的是家喻户晓、人人皆知的大文豪。 他有着许多让我们耳...
2025-07-25 04:32:57
原创 ...
我们阅尽铅华,只为呈现不一样的历史。 各位朋友下午好!子渊之前介绍...
2025-07-25 04:32:54

热门资讯

冰格、冰桶、冰球……夏日制冰“... 夏日近半,全国各地都在一起经受“烤”验。从“山河四省”率先突破40℃,到华北地区“昼蒸夜煮”,高温甚...
原创 清... 清朝末年,鸦片成了一大毒害,吸食的不仅有男人,更有数不清的女人。朝廷虽然进行了大规模的禁止,但收效甚...
原创 大... 题记:很多人也许都会觉得奇怪,清末浩浩荡荡的洋务运动为什么会失败呢?除了国力不足、外敌阻扰,难道就没...
原创 清... 在清朝历史上,一共有12位承袭爵位无需降等的“铁帽子王”,不过想成为能世袭罔替的“铁帽子王”可不是那...
原创 宋... 钓鱼城,一个改变世界历史进程的角落。当蒙哥带着数万蒙古军南下,准备强攻并一举拿下钓鱼城彻底摧毁南宋上...
原创 挽... 唐代宗李豫,其实也就是肃宗时期的皇长子广平王李俶,当时这种登基后改名的事情常有,他爹唐肃宗也改过名,...
原创 8... 每个时代都有不同的热词出现,这些热词的出现从某种程度上反映了近期中国社会的关注焦点,而在上世纪80年...
原创 湖... 在民国时期,中国南方还有很多老虎,它们经常会下山袭击家畜和村民,让老百姓提心吊胆。在那个年代,谁要是...
原创 溥... 作为中国最后一个皇帝身边的第一保镖,霍殿阁可谓是武功盖世,是民国时期当之无愧的最强高手之一。 光绪...
原创 赵... 这个问题要一分为二的来看待,首先是赵武灵王为什么没有成为“始皇帝”,其次是他为何落个得饿死的结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