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1年,日本制造九一八事变入侵我国东北,在长达近14年的抗日,无数先人奋不顾身,视死如归!才换来百姓的安居乐业,国家的繁荣和谐,在此向各位抗日英雄致敬,感谢你们对国家无私贡献,抛头颅洒热血的行为,激励着我们中华儿女。
1944年二战的硝烟遍布全国各地,整个国家都乌烟瘴气,可占地面积如此之大的印度为何无人入侵?可你不知道的是,在英帕尔战争中,日军集合十万大军进攻印度,从开始的信心满满,到最后的抱头鼠窜,一战之下损失了8万,从此日本放弃入侵印度。
一、日本为何要打印度呢?
日本同为德国的盟军,在德国的势力之下,被德军命令拿下印度,其最大原因就是因为,德国在面临巨大的经济危机和入侵欧洲时被欧美等诸国联合压迫。为了解决德国当下的困境,德军毅然决然的选择战争获利,联手日军开始对印度的入侵。
二、日军在缅甸暴揍英国佬
日军通过对缅甸的进攻,占领了缅甸的大部分地区,缅甸是个好地方,境内狭长多山,战略位置十分重要,自然资源也是极其丰富,为了尽快结束陷入泥潭一样的中国战场,日本人开始对滇缅公路虎视眈眈,经常轰炸,一心想着占领,中国境内不能完全占领,就想着占领缅甸。
日本占领缅甸几乎是唾手可得,因为英国佬在缅甸无恶不作,缅甸老百姓非常恨英国人,英国殖民缅甸的时候,强行将缅甸出产的百分之六十以上大米运向外国,让当面老百姓吃不上米,缅甸布料必须要用英国或者印度生产的,私自编织布料的缅甸妇女要被剁掉手指,缅甸人去泰国不能走陆路,只能绕到仰光乘船,这样英国船只就可以收取船费。
日军通过之前暴揍英国佬后,军中士气大涨,可是他们的目中无人、狂妄自大,这成为他们失败的最重要的因素,1944年3月8日,日本缅甸军方开始了他们的指令,发动英帕尔战役,此次的日军指挥官就是牟田口廉也。
三、日本人的战前准备
牟田口廉大家听起来可能陌生,但是他的所作所为,作为中华人民是一定忘不了的,‘七七事变’就是这个鬼子打响的,日军计划从缅甸山脉一线往前推进,采用穿插包抄的方式,在雨季来临前拿下英帕尔,所谓骄兵必败,他的狂妄自大把英军都不放在眼中。
从来没想过没有拿下怎么办,也没有想过进入印度后,怎么撤回来,后面可是一条大江,日军背水作战,还有补给怎么办,不能没有吃的吧,最后是缅甸独特的地形,山脉南北走向,东,西向兵力行动特别困难,明摆的后勤补给跟不上,到时候不用敌人打,自己就先饿死了。
为此日军还为补给想了个馊主意,他们的部队赶着成千上万的牛、羊、猪往印度开进,边走边杀着吃,一开始还比较顺利,日军用了大约20天的时间,就对英帕尔形成了合围之势。
四、日军对英帕尔的入侵进展
可日军刚渡过钦敦江,便疲惫不堪,从缅甸往西他们翻过了一座座高山,过了钦敦江,又一路狂奔,人累马乏,更要命的是没有食物,带的动物都吃光了。前锋部队没有食物。而英国人就像生活在一个巨大的仓库里面,吃的喝的应有尽有,饿着肚子的日军发动的进攻,都被击退,越打越没信心。
雨季也如期而至,这滑溜溜的地面让日军吃尽苦头,1944年6月22日,饿着肚子的日本兵嘴里塞着青草,一步三跟头的在大雨中突破了英军的防线,打到了英帕尔边上。
不过这时他们饿瘫了,再也没有一丝力气了,哪怕爬都不行,印度的天气就是这么奇妙,虽然下着大雨但是气温仍然很高,日军几乎一半人得病,都是 疟疾、霍乱、伤寒之类的传染病,日军连吃的都没有,就更没有药了,许多人就这么稀里糊涂暴毙路边。
五、日军大败而归
1944年7月2日午夜,日军司令部下达了停止作战命令,真所谓兵败如山倒,英国一个军官在日记里写道:敌军已不存在任何希望,他们没有食物,没有药品,什么也没有,到处都是瘦骨嶙峋的尸体。
日军在战役发起前共有10万人,溃败以后能动的不到两万人,真正在战场上打死的只有3万人呢,其余都是饿死、病死,牟田被大本营撤职,他甚至被日本兵成为‘鬼畜牟田口’,被他弄死的日军比盟军打死的都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