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李世民征辽东时多厉害?2位名将当敢死队长,3万横扫敌军15万
创始人
2025-07-24 02:33:06
0

提起秦王,一般想到的是秦国国君,最为出名的莫过于秦王政,即后来秦朝的建立者始皇嬴政。但秦王还是王爵封号的一种,且地位超然,属亲王列次,尊贵程度与晋王不相上下,更在齐王、楚王、汉王等王爵之上。

自秦朝后,历经数十朝,封秦王者不在少数,但为人熟知的当属唐太宗李世民。他并非嫡长,因此起初未被立为太子,而是受封秦王。李世民之所以受封这一尊贵王爵,除了有他是嫡次子的原因,更有他战功卓著的缘故。

李世民一生征战无数,隋朝未灭,他为李渊的建国扫清障碍;唐朝已成,他为国家的安定四面征伐。他登位成为唐太宗后,也曾数次亲征。南征北战的过程中,他也聚拢了各路英雄豪杰,尉迟敬德、程咬金、秦叔宝、李靖俱为其麾下名将。

核心统帅

李世民出生武将世家,从小学习骑射征战、兵家谋法,军事素养极强。他年少从军,战斗技能娴熟,又长于将兵书上所学到的一切谋略用之于战场,战后反思总结,弥补己身不足。因此,李世民自身战场经验极为丰富,绝不是那仅擅长纸上谈兵的的赵括。

抛开个人战斗能力不谈,李世民也是一位难得的统帅。他曾指挥多次重大战役,败绩极少,麾下上至将军、下达小兵无一不对其忠心耿耿。原因为何?

对将领,他礼贤下士、求才若渴。军事作战的指挥从不是李世民一人决定,而是众多将领共同商议。他鼓励将领积极进言,对于献策都会认真思量,即使弃置也会详加解释。

秦叔宝、尉迟敬德本是降唐之将,李世民身边心腹劝他多加提防,他却认为用人当不疑。这样的信任使得将领更加敬重李世民,也使得越来越多的有才之士投入李世民麾下。

对士兵,他能做到同甘共苦,身先士卒。众多战役中,李世民并不是运筹于帷幄之中,而是决战于千里战场上。十八岁时,他就独领轻骑入战场,救其父于千军万马中。

浅水原一战中,以少对多,李世民率先冲入敌军阵营,这一举动极大地激发了士兵们的气势,奋勇杀敌,最终大胜而归。如此优秀的统帅怎能不让人信服,李世民毫无疑问是他军队征战的定海神针。

大佬名将

辽东一战不仅有李世民这样的核心统帅亲征,还有两位大佬级名将担任先锋队长,他们便是李绩和李道宗。

李绩,太宗麾下得力干将之一,唐演义小说中的徐茂公原型,与同时代的战神李靖齐名。李绩最开始是瓦岗起义军的军师,后兵败归降李世民。

李绩在战场上曾有过数次惨败,与李靖这样天生的将才不同,李绩恰恰是在这数场军败的反思教训中逐渐成长起来的。跟随李世民后,李绩的军事才能快速提高,先后打败不少强敌部落,终成一代名将。

李道宗是便另一位先锋队长了。宗室出身的他没有选择荫恩入朝逍遥度日,而是跟随李世民在战场出生入死,挣下赫赫功勋。李道宗作战勇猛,常担任先锋之职。

由于其宗室子的身份,李世民对他更多一份亲近之意,作战之余常教他如何行兵布阵,指挥军队。李道宗渐渐独当一面,后坐镇唐朝边境,多次击退来犯之敌,名气极大。

征战辽东时,这两位名将便随李世民而往。刚到辽东,顾不上喘息片刻,李道宗便提出要带领兵士四千作为先锋先行迎战。四千听起来不算一个小数目,但将要面对的敌军却是四万之多,整整十倍的差距。

若用平常的眼光来看,李道宗此举无异于以卵击石。但他就是这样冲锋而去。突如其来的唐军确实打了高句丽一个措手不及,士兵死伤不少,竟有溃败之势。

然而四万人岂是这么轻易就能被打败的,高句丽方很快缓过神来,开始对唐军形成包围之势,唐军伤亡数字逐渐上升。

坐镇后方的李绩目光一直紧紧盯着战场,发现场上形势不对,顾不上许多,便带着剩余部队紧急支援。李绩冲进包围圈,好像是虎入羊群般,所过之处鲜血飞溅。

鲜血洒在随李绩支援的士兵脸上,似乎更激发了他们的血性,拼杀得愈加凶猛。高句丽士兵从未见过如此不要命的打法,惊惧之下竟节节败退,十万大军撤回城池后更是龟缩不出。

精兵劲旅

李世民手下不仅有睿智勇猛的将,还有精锐强劲的兵。他曾亲自挑选有天赋的士兵,配备精良武器,更是耗费无数心血加以训练,将其培养成“特种部队”,史称玄甲军。这只玄甲军跟随李世民东征西讨,为大唐统一作出了巨大贡献。

征辽东一役,李世民并没有带出自己的王牌部队,大约是认为高句丽的实力不足为惧。但即便这样,唐军素来军纪严明、勤加操练,其战斗力虽比不上玄甲军,胜过普通军队还是绰绰有余的,绝对称得上是精兵劲旅。

李绩和李道宗先行退敌后,李世民便带领大部队赶到了。说是大部队,实际也只有五万余人。但就是这五万余人愈战愈勇、愈战愈胜,短短半个月已破数城。

辽东之战接近尾声,只余一城上胶着。此时唐军不足三万,而高句丽为了守住这最后一城,已是孤注一掷,城内兵马足有十五万。

又是一次兵力极为悬殊的作战,但是唐军一方士气高昂,将士脸上洋溢的是自信与激动;对比高句丽一方,士气低迷,已是毫无斗志可言。所谓哀兵必败,又有李世民的战术布置,这一战唐军胜的彻底。高句丽也被打怕了,再不出兵。

小结:

辽东之战可以说是大获全胜,然李世民后回忆起这一战事却把其看成生平败绩,只因为没能彻底灭了高句丽。原来安市城一役过后,高句丽紧闭城门拒不应战,随着天气渐寒,唐军在外作战不力,最后只得撤兵。

时光也不曾厚待英雄,李世民最终未能弥补他的遗憾便去世了。数年之后,其子高宗李治再次征伐辽东,一举灭掉高句丽,也算完成了李世民的遗愿吧。

相关内容

更上层楼看中轴
在红桥市场顶层的观坛艺术空间,游客可远眺天坛祈年殿,在露台上欣赏中...
2025-07-25 04:36:39
原创 ...
本文参考历史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相关文献来源。 (...
2025-07-25 04:33:55
原创 ...
1.秦桧 秦桧是南宋“四大权相”中的一员,而且在这四个人中,他居于...
2025-07-25 04:33:45
原创 ...
西汉是一个非常不错的王朝,前面几代君王都是明君。开创了文景之治、汉...
2025-07-25 04:33:35
原创 ...
明十三陵之所以叫“明十三陵”,是因为这里埋葬着明朝十三位皇帝,这十...
2025-07-25 04:33:12
原创 ...
陈胜在大泽乡发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呐喊,在早先时代是不可思...
2025-07-25 04:33:07
原创 ...
东汉时期,历经近200年的历史,期间出现了三位异姓王,他们分别是卢...
2025-07-25 04:33:01
原创 ...
鲁迅先生那可真的是家喻户晓、人人皆知的大文豪。 他有着许多让我们耳...
2025-07-25 04:32:57
原创 ...
我们阅尽铅华,只为呈现不一样的历史。 各位朋友下午好!子渊之前介绍...
2025-07-25 04:32:54

热门资讯

原创 剖... 最近,赛车题材的电影《F1:狂飙飞车》宛如一颗闪耀的流星,迅速在电影市场上掀起一阵热潮。短短十天的上...
原创 靖... 靖康之难北宋的两个皇帝全部被俘虏走了,一个就是太上皇,刚刚主动退位没多久的大艺术家宋徽宗,另一个就是...
原创 古... 古代根本不存在的四大战神,个个所向披靡,成就战场传奇 在中国历史上,历朝历代的英雄人物如同过江之鲫、...
原创 朱... 洪武皇帝朱元璋,他的一生无疑是传奇的,作为开局一个碗的代表人物,凭借一己之力建立了大明王朝,放眼世界...
原创 民... 自古以来,人们无论在生活质量,还是在生活品质上,总是存在着差异。但是,总有一个打破阶级的办法,那就是...
原创 诸... 其实能让诸葛亮动杀心的人真的不多。譬如李严:延误军粮导致北伐失败,假传圣令又骗前方退兵。搞成这样了,...
“千亩之战”古战场的前世今生 “千亩之战”古战场的前世今生 在距离古县北平镇不远处的公路上,坐落着一幢汉白玉色的山门牌楼,“千畝...
原创 同... 吴起和白起同为我国古代历史上的兵家代表人物,那么两者相比,谁强谁弱呢?我们先来简单了解一下吴起和白起...
原创 清... 末代皇帝溥仪一共有五任妻子,但是追求他的女人可不止5个,这些女的基本上都看上了溥仪的财富。但是有一位...
原创 唯... 说起全世界比较出名的兵种,蒙古铁骑肯定能排前十。当年成吉思汗的大军横扫欧亚大陆,但是他生前一直没攻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