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能让诸葛亮动杀心的人真的不多。譬如李严:延误军粮导致北伐失败,假传圣令又骗前方退兵。搞成这样了,诸葛亮也没拿他的性命。毕竟蜀汉人才少,底子薄呀。但唯独有2个人:马谡和刘封。诸葛亮的态度却很明显。
《襄阳纪》:亮涕曰:兵交方始,若复废法,何用讨贼?谡故是下狱,死时三十九。《刘封传》:亮虑封刚猛,易世后终难制御,劝先主因此除之。遂赐封死,使自裁。
蒋琬给马谡说情的时候,把春秋时期楚王杀领军将领,让晋文公仇者快的例子都用上了。曰:天下未定而杀智能之士,岂不惜乎?刘封兵败逃回成都后,好像没有孔明在旁提醒这一句。打个马虎眼,说不定也能蒙混过去。
那么,蜀汉地少人寡。一个“智能”的马谡,一个“刚猛”的刘封,从实用主义角度出发,为何孔明就不愿网开一面,给他们戴罪立功的机会呢?
先谈马谡。了解蒋琬的经历就清楚了。建兴元年,亮辟之为东曹掾。后举茂才,又迁为参军。五年,亮住汉中,琬留统(丞相)府事。也就是说,早在北伐以前,蒋琬便成为了留守相府的话事人。他扮演的更像是刘备时期的诸葛亮。
可以推断,孔明很早就有让蒋琬作为政略方面接班人的打算,而不是临终时期的匆忙决定。马谡的履历则简单多了,此人在诸葛亮时代长年担任参军,未曾接触过政务。再联系《陈志》“才气过人、好论军计”的评价。
大致可以认定,亮亮更看重马谡的军事才能而非政略水平。他当过成都卫戍郡太守,但“内为谋主”的待遇可从来没有。与之相似的还有姜维。《姜维传》:亮给蒋琬写信说:“伯约心存汉室,而才兼于人,毕教军事,须先教兵五六千人。”
虽然是一幅捡了块宝似的乐呵劲,但也仅仅局限于军事领域而已。至于政略方向嘛,还得看蒋琬和费祎,从来没有考虑过姜伯约。故,马谡也好,姜维也罢。即便街亭没有失误,最终的仕途远景也应当是成为蒋、费的军事助手才对。
真实的国家治理和游戏不一样:政略总是先于军事,相才永远优于将才。譬如,隔壁曹老板闹储君纠纷。丕植之争搞得如此厉害,也没看见跟曹彰有啥关系。纵使黄须儿论阵战营垒,完全可以吊打他两个兄长十五条街去了。
当然了,小学生喜欢看演义嘛,蒋琬基本上算是个隐形人。打个311,抢到统、武、智三90的姜维,傻乐成啥样。智商86的马谡不按史实路线活到80岁,哪个不用成路人甲?你说他有多大用处?
然后再来看看刘封究竟干了些啥?1、公开违令,害死关羽。“自羽围樊城,连呼封、达。封、达辞以山郡初附,不承羽命。后关羽覆败,先主恨之。”啥叫“辞”?“借口”也。无论上庸的情况怎么样,军令就是军令。敢情此时水淹七军。
曹仁在樊城兵不过数千,形势一片大好。若有一支生力军南下,襄阳指日可待另说,不用从荆州抽调守备部队,孙权也很难找机会背刺了吧?刘封同志实在是以小单位利益而不顾全局配合的典型。难怪皇叔“恨之”。还想蒙混过关?千刀万剐亦不为过。
2、欺负同事,上庸也丢了。“封与达不合,遂夺其鼓吹。达愤恨之,乃表辞先主,率众投魏焉。”鼓吹:即官员的依仗,是身份地位的符号。还是隔壁,程昱在朝堂上为争威仪连编制都可以不要了。因此,刘封这么干不是欺负人。
是把人脸往地上狠狠地踩。所以孟子度不堪凌辱,带部属反投魏军,把刘封又爆了出去。违背命令、仗势欺人、丢城失地。简直一能力缩小版、脾气加强版的魏延。其实呢,人家文长发脾气还算是有分寸的,在丞相在世时没有公然抗命。欺负杨仪也只是停留在唬唬人的层面上。
3、宗室身份,思防不足。这是陈寿对刘封定性的评价。倒不是说此人有很大的野心。也许他是真心忠于刘备,哪怕刘禅上位也没有任何异议。问题的关键在于,像他这样情绪不稳定的人,对于国家来讲明显就是一颗定时炸弹。
回头再看看刘封闯的祸吧?第一次起爆,爆飞了荆州三郡。第二次起爆,爆掉了上庸三郡。第三次呢?嗯,照现在一堆不懂历史也不讲逻辑的建议——从轻处罚?是否要留他一条性命再丢个汉中试试?
按此频率,换成曹魏也没那么多国土可供其挥霍。如果刘备死了,他哪根筋搭错了再来这么一出。岂不是让下一代领导核心很为难。虽然有诸葛亮这样的庙堂强人镇着,阿斗要解决这位哥哥易如反掌。但是宗室相残,无论怎么说也叫不义。
换成刘备就没有这样的道德负担了。况且本来就是死罪。公平公正、童叟无欺,因此孔明劝玄德就此除之。早晚都要解决,让刘备来解决才是损耗成本最小的时刻。
此外,刘封死后,其子嗣家族并未受到牵连。吃穿供养都是国家负责一直到蜀亡。如果不是他前期迷之膨胀操作,当个富贵王爷完全没有问题。明显是自己把难度从easy玩成了地狱级。
这里假如一下,如果当初袁谭也犯下类似大错并且把自己的本钱败光被袁绍处死,估计曹操平定河北的时间起码得晚个十年八载吧?这哪里是祸害人才啊,分明是及时止损嘛。
刘备、诸葛亮虽是仁君贤相,但他们不是不会杀人的。他们不是没有政略手段的,他们不是不会心狠的。凡是对蜀汉安定团结有妨害的人,一切以大局为重,是绝不会留情面的。
至于脑洞说什么刘备鼓动刘封,想要整死关羽的。是从哪句史料上看出大耳朵有这层意思?《刘封传》:“达既惧罪,又愤封之跋扈。”我怎么看都像孟子度很有敏锐性,还知道不救关羽是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