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张廷玉故意刁难田文镜,雍正听后说了一句话,从此诞生一经典语录
创始人
2025-07-23 21:33:52
0

雍正帝曾说:“应予开豁为良,俾得奋兴向上,免至污贱终身,累及后裔。”此话针对的是“贱籍制度”,原因是此前的朝代有良民与贱民之分,贱民并非是犯了过错的人,不过在社会上却常受他人歧视,并且不可能成为良民。

雍正帝怜悯处在底层社会的百姓,因此废除了贱籍,让当时的百姓们相当感激,还有重要的一点,雍正王朝有李卫、田文镜、张延玉和额尔泰四位臣工,其中田文镜、张延玉与李卫都是汉人,可见雍正帝在用人是不常考虑满、汉之分。

田文镜出生于康熙年间,虽颇有能力,但康熙帝不喜汉人,因而到61岁,田文镜担任的也不过是州县官、郎官而已,不过田文镜的满腹才华却被雍正帝看在了眼里,康熙帝离世,雍正帝即位,田文镜并有了机会施展自身才能。

只是田文镜虽有为官之才,为官期间公正廉明、铁面无私、敢于直言不讳,却不善处理与同僚之间的关系,雍正二年(1724年),田文镜到河南任职,推行雍正的新政“官绅一体当差,一体纳粮”,自然就损害了不少人的利益,其中也包括读书人的。

因此出现了河南开封“罢考”一事,时任河南学政的张延璐却没有对此采取积极的解决措施,反而纵容了考生们的行为,田文镜如实将情况告知了雍正帝,于是张延璐被撤职了。

张延璐是何人?他是张延玉的弟弟,是雍正帝老师张英的儿子,雍正帝登基后也提拔了进士出身的张延玉,田文镜参了自己弟弟一本,又得罪了天下读书人,张延玉心中自然记住了田文镜的大名。

后来江南天灾,当地巡抚向皇帝请求调粮赈灾,张延玉故意为难田文镜,跟雍正帝说河南粮食富足,可以从河南调粮到江南,救济灾民,田文镜得知此事,仔细考量到了一番,禀告雍正:“河南的产粮并不符合江南人民的饮食习惯,可以从山东调粮,才更为妥当。”

不过赈灾之事不容耽搁,既然河南有粮,那便从河南调,结果还是如田文镜所说,这事并不如想象中的妥当,虽是如此,雍正帝却从中了解到田文镜的公正与细心,考虑到田文镜并不擅长处理同僚的关系,又常得罪人,免不了日后还会被埋没。

毕竟皇帝日听万语,难免有时伤了忠心耿耿大臣的心,为了安抚田文镜,并在批示中写到:“朕就是这样的汉子,就是这样的秉性,就是这样的皇帝。尔等大臣若不负朕,朕再也不负尔等也,勉之!”

相关内容

正向闽浙沿海靠近!7号台风...
“范斯高”于近日生成,正以坚定的步伐正向闽浙沿海靠近。这股强大的台...
2025-07-23 12:37:45
潘国强任中共宁德市委副书记
近日,喜讯传来,潘国强正式就任中共宁德市委副书记。这一任命彰显了其...
2025-07-23 12:36:32
原创 ...
熟读三国的朋友一定知道,蜀国人才不多,尤其是关张赵马黄等精英人才死...
2025-07-23 12:34:10
原创 ...
诸葛亮挥泪斩马谡,读过《三国演义》的都耳熟能详。 公元228年诸...
2025-07-23 12:34:01
原创 ...
同是无名小辈,商鞅有公叔痤举荐,魏惠王不用,为何重用庞涓? 说起魏...
2025-07-23 12:33:57
原创 ...
长平一战,赵国惨败,更让人震惊的是,四十万的降军全被白起给坑杀了。...
2025-07-23 12:33:56
原创 ...
背景:基督教的传播 西洋知识在明清两代进入中国,传教士是西方知识最...
2025-07-23 12:33:52
原创 ...
在历史上,常常会发生一些不可思议的巧合,让人觉得冥冥之中自有天意。...
2025-07-23 12:33:49
原创 ...
中国历史上有很多乱世,说到乱世,一定能够说到三国。三国时期是中国历...
2025-07-23 12:33:37

热门资讯

原创 康... 康熙作为清朝最能生的皇帝,除了生了35个儿子以外,还生了20个女儿。为什么说康熙是清朝最能生的呢?根...
原创 东... 在《三国演义》中说到周瑜这个英雄人物,相信大家都或多或少有些了解,觉得他最终都是被诸葛亮活活给气死的...
原创 清... 我相信大多数读者对古代科举的认识都来源于文试部分,基于各方面因素并不了解武举科考,前几年周星驰电影《...
原创 毛... 1964年12月26日,一向讨厌铺张浪费、不喜欢过生日的毛主席,破天荒地举办了一次大规模寿宴,邀请的...
《争渡三国》:策略战争,资源争... 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三国时期以其波澜壮阔的战争、英雄辈出的武将和错综复杂的政治斗争,成为了无数文人墨...
原创 努... 清太祖努尔哈赤以十五副遗甲起兵复仇,据建州,破图伦、灭叶赫。告七恨誓师,自摧九部之师,用兵三十余年,...
原创 明... 明清时期,是中国古代文化的总结时期。这个时代,中国出现许多总结性的著作,在科技方面有《天工开物》《本...
原创 陆... 东汉末年诸侯割据,经过几场经典战役后,如官渡之战,赤壁之战等,基本成为三国鼎立的局面。三国争霸争得是...
原创 明... 天启、崇祯两朝,如果明军放弃广大的辽东地区,将所有的军队都集中在山海关一线,那么清军能否在1644年...
原创 终... 终于知道李鸿章当年访美之后的心情,有多绝望了。 1896年,74岁的李鸿章访美,他究竟遭遇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