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慈禧的最后一天:早晨在处理光绪的后事,傍晚嘴里含上了夜明珠
创始人
2025-07-23 17:04:01
0

"寡计难全混乱世,当敌犹顾朝夕欢。是非纷纭功与过,多才堪伤误家国。"

后世对于她的评价总是带着尊敬又带着愤恨。她是中国千年历史中为数不多曾沾染过权利最顶端的女人,有人赞扬她,说她帮助中国开启了近现代工业化,并重用张之洞等洋务运动新派臣子;有人批评她,说她擅自挪用军队公款,导致战争失败签订不平等条约,最后割地赔款。

但无论如何她都是历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她的去世时也轰动了整个世界。那么这样位高权重之人离世时又发生了什么呢?

立洋务,反鸦片

她就是慈禧太后。关于慈禧的生平用尽万字都无法叙述清楚,但也许能从关于她的几件事中了解慈禧到底是什么样的人,也能明白为什么历史对于她会体现出一种复杂的态度。

慈禧一生曾领导过两次改革,领导的洋务运动是想从物质方面改变大清局势,清末的新政想要从体制上清理大清的蛀虫。

首先慈禧暗中支持洋务运动,模仿西方的工业化生产,从西方大量的引进18世纪以后的科学成果,翻译大量的外文文献,之后又培养留洋学生,开始向西方学习。

她还与李鸿章开办工厂,开启了日后近代化工业的道路。手工业向近代业的转化是重要的。最终的洋务运动没能让大清活过来,但它开拓了百姓和朝臣的眼界,给予了民族企业生命,为抵挡外国暴力式经济侵略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教育永远是国家前进的源动力。慈禧又将美国的退款用在清华园内修建清华学堂,利用剩下的退款建女学、新学等等学校。慈禧太后不光主张兴办女学还提倡废除近六百年的缠小脚习惯。

慈禧对于鸦片是深恶痛绝的,慈禧在废除令中写道:"自从鸦片在中国流通起来,每个吸食的人都耗费时间、失去工作、生病并且变卖家产。十多年来每日都这样,国人的体质逐渐贫弱,实在是祸害已久。现在应该让聚集整个国人的力量将鸦片赶出中国,要在十年的时间内将洋垃圾赶出国内"

人们应该学习这种"亮剑"精神:如果打不过可以输,但一定要是输在战场上,未战而先胆怯,这不是国家该有的骨气。倘若没有战争,在面对任何挑战时也是这样,过多的犹豫与忍让会让人丧失掉精气神,大概率做事做不成功。

这场鸦片战争无疑是具有历史意义的,对于鸦片的抵制代表了中华民族不是任人宰割的羔羊,而是有骨气的战士。这场改革是惨痛的,中国在此之后面对世界列强的分割,但慈禧依然彰显了东方人的骨气,表现出了态度。

极致奢侈:

历史就像一枚硬币,总是有着正反两面。慈禧无疑为中国做出了贡献,但慈禧造成的负面影响更多。庚子年事变之后清政府要面临着辛丑条约的赔款,可慈禧却丝毫没有收敛自己的奢靡之风。

慈禧不喜欢熏香,为了闻新鲜的水果清香,慈禧要求常年在宫中要放几十个大缸,一缸里面装着十几斤的水果,一年少说要白白腐烂掉几万斤的水果。

她对于吃要求极高,比如吃豆芽,就要派专人一根一根的摘豆芽,豆芽上的须子全都得摘掉还不能弄断本身。这么有"牌面"的老太后,一天的生活费就要4万两白银,在这种情况下,海军哪里能弄来钱添置新军舰呢?

中国的皇族与外国的贵族都代表了世界范围内最顶尖的奢侈,但无论怎样当面对战争时,应该把国家大义与民族存亡放在第一位,普通人都明白的道理,作为领导人的慈禧真的是糊涂。

老太后生前要享用这帝国最奢侈的资源,死后更恨不得要将所有的稀世珍宝全部收入她的墓内,单说棺内铺垫的金丝织宝珠锦褥就有7寸后,镶有珍珠12604枚,没有看错就是镶满了一万多枚珍珠,光五分重的珍珠就有2400粒。

在战争连年爆发的贫困的大清王朝里,执政者却依然有着这么奢侈的作风,对慈禧的评价又怎么会好呢?

安然离世,看淡生死:

生前经历的越多,对于死亡就越没有恐惧。无论慈禧在历史这本长卷中留下多么浓墨重彩的一笔,但慈禧终究还是普通人,她也终将有去世的那一天。那么如此位高权重的人是如何度过生命的最后一天呢?

1908年11月15日的清晨,慈禧依然在宫中劳作,因为她要处理前一天光绪帝驾崩的事项,慈禧明白光绪的一生受尽自己的囚禁与压迫,也明白自己丧尽天良命不久矣,于是要快速处理好皇帝驾崩的身后事,以免发生政变。

慈禧立溥仪为皇帝,载沣为摄政王。在规定了诸多事宜后,慈禧留下遗言道:"女人不能再参与朝政,如果再犯需要严加限制。更需要严防太监参与朝政,严防明末的事情再犯。"

说完就吩咐太监把夜明珠放在自己的口中,后世猜测慈禧迷信,害怕受尽自己折磨的光绪会化成厉鬼前来折磨自己,留这颗夜明珠可以辟邪。

这颗夜明珠也是大有来头,据盗墓者孙殿英形容道:"慈禧口中含着的这枚夜明珠,一颗圆球可以分成两份,分开的时候透明无光,但合在一起的时候就会散发出绿色的冷光,这枚夜光珠发出的光可在深夜照亮百米外的头发。"

"更神奇的是夜光珠似乎可以保护尸体终年不会腐坏,劈开棺材后慈禧老佛爷就像睡着了一样。"至于这枚夜明珠的材质与去向,已经没有人知道,据传言都是流传到了海外,被神秘买家收藏。

纵观慈禧的一生,她是一个具有着政治天赋和强硬手腕的旧时代国家的统治者,倘若时代依旧如此,慈禧会和前朝的皇帝一样,即使不享有盛名,但也不至于受到抨击。

可慈禧面对的是世界飞速发展的十九世纪,她所代表的腐朽的统治阶级是注定失败的。

面对战争的慈禧无疑是失败的,我军在对法战争取得巨大优势时,慈禧选择撤兵,以求和的方式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中法天津条约,往后慈禧又做出了无数的错误选择、签订了无数的不平等条约。

但人们很难将所有的败因归咎在她的身上,因为她毕竟是一个不曾接受教育的女人,在深宫大院中也不曾看见过海上舰船的威力。慈禧在周围都是保守党的情况下却依然能支持新派的洋务运动。

人永远不能脱离她的时代去评判,绝不能仅看功过评善恶。一个人的形象是复杂的,就像一块水晶一样,是由无数个面形成的,人们无法仅从一个角度就能定夺一个人的好坏。

也许那个人只是对一个人做出伤害的行为,但他对别人都是用最大的善意关怀。每个人出生的背景,长大的环境不同,在看待每个人时,都应多包含善意地想一想。

相关内容

正向闽浙沿海靠近!7号台风...
“范斯高”于近日生成,正以坚定的步伐正向闽浙沿海靠近。这股强大的台...
2025-07-23 12:37:45
潘国强任中共宁德市委副书记
近日,喜讯传来,潘国强正式就任中共宁德市委副书记。这一任命彰显了其...
2025-07-23 12:36:32
原创 ...
熟读三国的朋友一定知道,蜀国人才不多,尤其是关张赵马黄等精英人才死...
2025-07-23 12:34:10
原创 ...
诸葛亮挥泪斩马谡,读过《三国演义》的都耳熟能详。 公元228年诸...
2025-07-23 12:34:01
原创 ...
同是无名小辈,商鞅有公叔痤举荐,魏惠王不用,为何重用庞涓? 说起魏...
2025-07-23 12:33:57
原创 ...
长平一战,赵国惨败,更让人震惊的是,四十万的降军全被白起给坑杀了。...
2025-07-23 12:33:56
原创 ...
背景:基督教的传播 西洋知识在明清两代进入中国,传教士是西方知识最...
2025-07-23 12:33:52
原创 ...
在历史上,常常会发生一些不可思议的巧合,让人觉得冥冥之中自有天意。...
2025-07-23 12:33:49
原创 ...
中国历史上有很多乱世,说到乱世,一定能够说到三国。三国时期是中国历...
2025-07-23 12:33:37

热门资讯

原创 韩... 这个世界上,同名的人很多,但出生在同一个时代,名字相同,命运轨迹也相似的,就只有淮阴候韩信和韩王信这...
原创 国... 萨沙历史上的今天。 作者:萨沙 本文章为萨沙原创,谢绝任何媒体转载 1958年11月28日:美国研发...
原创 王... 1937年6月,八路军独立支队1团副团长王耀南和日军在山西双池、康城一带与日军打响了血战。在战斗中,...
原创 初... 初唐故事:窦氏射雀招婿,世民献计解围 话说唐朝开国的始祖,姓李名渊,字叔德,系陇西成纪人氏,为西凉...
原创 朱... 在中国历史上所有的皇帝之中,朱元璋的出身无疑是最草根的,其他的皇帝不是王室后裔就是贵族子孙,再不济也...
原创 李... 1967 年 7 月 11 日上午 11 时许,一位历经沧桑的老人抵达北京。走下飞机的那一刻,看到迎...
原创 左... 纵观中国历史的各个朝代,还没有哪一个朝代能像清朝那样将领土死死握在手中。都知道清朝面临的是世界巨变,...
原创 翁... 恭亲王奕訢在临终前,特意向前来探望自己的光绪皇帝评价一位朝廷重臣“聚九州之铁不能铸此错者”。那么,究...
原创 明... 提起明朝著名的皇帝,很多人都会想到朱元璋、朱棣,但今天要讲的却不是这二位。而是明太祖朱元璋非常喜欢的...
原创 赵... 刘备临死前叮嘱诸葛亮,切不可重用赵云,这背后有何深意,从三国时期的历史来看,赵云似乎是一个全能的将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