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光绪和溥仪之间,其实还有一位皇帝,在位仅3天,名字很耳熟
创始人
2025-07-23 15:02:54
0

“万般皆是命,半点不由人。”

这句近乎有些悲观的话,如果是从一个穷苦人家的孩子嘴里说出来,或许我们还能比较好理解,可若是从一个皇帝口中说出来的话,那就有些引人好奇了。

在我们那段封建的社会时期,皇帝无疑是一个国家最富有权利的人了,但是随着朝廷上各方势力的不断变化,有些皇帝也是空有其名,手上没有丝毫实力,到了晚清期间,这种情况则更是如此。

这位名不见经传的皇帝,就是慈禧太后与朝政各方势力博弈下的傀儡,在位仅仅三天的时间,就被人拉下了台,当过一次皇帝,但又没完全当上,这憋屈的感觉,确实不太好受,是谁这么见不得他好呢?

起因

要说历史上权利最大的两位女性,一个是武则天,另一个则就是慈禧太后了,虽说慈禧并没有堂堂正正的称帝,但是在皇宫之中,那也是说一不二的存在。

因为自己的特殊身份,慈禧不得不扶持了一位傀儡皇帝为自己打掩护,一开始的时候,慈禧的选择是光绪帝,起先的时候,皇帝年幼,倒也非常好控制,但是随着光绪帝日渐长大,局面就开始有些失控了。

等到长大一些后,光绪对于慈禧的惧怕也开始日渐减少,加上朝廷上一些有心人的引导,光绪开始若有似无地与慈禧唱起了反调,而慈禧对此,意外的有些纵容,像是放纵一个在悬崖边奔跑的孩子。

在慈禧的刻意退让之下,光绪开始逐渐掌握了一部分权利,掌握权利的人总会变得愈加疯狂,光绪也是如此,手握大兵的感觉太过美好,让光绪忘记了,如今的这个晚清,不过空有一个华丽的外壳而已。

此时晚清正遭遇国外多个国家的攻击,但是光绪的作战方式依旧非常激进,坚持宣战,在之后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之后,底下的官员还有老百姓们苦不堪言,变法也展开了一次又一次。

其中戊戌变法就是其中之一,也正是因为这一次的变法,光绪和慈禧之间产生了一些不可磨灭的隔阂,这一次的变法,彻底侵犯了慈禧这些守旧派的利益。

慈禧可以让权,但那是在慈禧的默认许可下的“赏赐”,光绪的这番作为,叫“抢”了,再加上当时那些急于改变世界的人们,想要联合袁世凯刺杀慈禧,慈禧不得不重新收回“送”出去的大权。

借机上位

或许当时的光绪也没有想到,慈禧在背后还有这样的势力,但是同样的光绪认为自己也不是没有一点希望了,慈禧的年岁已高,迟早会死,等慈禧一死,这天下就是自己独大了。

慈禧自然也想到了这点,为了不让光绪好过,慈禧开始物色下一个乖巧的傀儡皇帝来代替光绪,此时正是1899年,14岁的溥儁入了慈禧的眼。

溥儁的母亲,是慈禧弟弟的女儿,自家人自然会更亲一些,于是在1900年1月的时候,慈禧便让那些大臣来召开了一场会议,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把溥儁立为皇储。

说是大臣众议,但是慈禧的权利滔天,虽说臣子人多,但是在慈禧面前,硬生生没有一个人敢上前说个不字,偶尔有一两个敢当刺头的,被慈禧一打压,剩下的也就不敢说话了。

在位的皇帝还没做出什么业绩,慈禧就已经开始物色下一任皇帝了,换做是一般人,或许早就被气死了,然而这还不算,更气人的是,在这次会议中,直接预定了光绪的“让位”时间,就在1900年。

一开始的时候,大臣只是以为慈禧只是想立个皇储恐吓一下光绪帝,但始终光绪帝的帝位还在,这么一想,好像也不是不能退步,然而这一步一退才知道,慈禧这不是想恐吓光绪帝,是想直接除掉这个障碍。

光绪生气吗,自然是生气的,但是无奈现在自己已经被慈禧给囚禁起来,即便再不甘心,也只能硬生生吞下这口气了,溥儁上位之后,便改年号为“保庆”。

被迫退位

对于溥儁来说,这个皇位来得有些突然,也实在有些太过容易,慈禧这种儿戏一样的做法,被说大臣们忍不住议论纷纷了,就连民间的百姓们,都有些不能理解。

这时候的社会还是男尊女卑的世界,皇宫之中任由一个女人呼风唤雨,不少人都有些“看不惯”,再加上慈禧的行事作风也实在不得民心,一时间民间闹起义闹的纷纷扬扬。

心里虽然是对慈禧有意见,但是大家嘴上说着的还是溥儁自身的问题,比如什么毫无作为,文不成武不就,还整日喜欢铺张浪费,行为作为也极不检点,这样的人当皇帝,大家怎么能放心。

面对这铺天盖地的反对声音,溥儁的皇帝生活仅仅享受了三天,就被迫结束了,原本定好的年号也只能往后拖,虽说百姓不乐意,但是慈禧对于这个毫无作为的傀儡还是很满意的,一直留他在京城做皇储。

溥儁也本以为自己或许就能这么一直耗着,反正自己还年轻,现在光绪已经不得“宠”了,而慈禧年事已高,这皇位只要自己再等几年,不出意外的话,就还是自己的。

但是命运总喜欢安排这种意外,大概是因为溥儁的父亲载漪格外亲近义和团,最后导致一位德国公使死在了北京,至此,八国联军侵华拉开序幕,作为载漪的儿子,溥儁自然也落不了好。

受到父亲的连累,溥儁被废除了皇储之位,父亲也被罢免了爵位,两人投奔到了内蒙古的亲戚家居住,虽说看起来有些狼狈,但好在捡回了一条性命。

后来清朝灭亡后,按照当时的政策,溥儁每个月可以领到500大洋,但是作为曾经一个封建社会的浪荡子来说,这一点钱常常刚发下来就挥霍完了,时长都是靠人接济的状态。

结语

后来整个国家都陷入危难之际,在无人关溥儁的安危,这唯一的一点薪水也没了,日子越过越难,人还改不掉那些铺张浪费的恶习,天天处于焦躁的状态之下,最终于1942年离世,被草草的埋葬了事。

相关内容

正向闽浙沿海靠近!7号台风...
“范斯高”于近日生成,正以坚定的步伐正向闽浙沿海靠近。这股强大的台...
2025-07-23 12:37:45
潘国强任中共宁德市委副书记
近日,喜讯传来,潘国强正式就任中共宁德市委副书记。这一任命彰显了其...
2025-07-23 12:36:32
原创 ...
熟读三国的朋友一定知道,蜀国人才不多,尤其是关张赵马黄等精英人才死...
2025-07-23 12:34:10
原创 ...
诸葛亮挥泪斩马谡,读过《三国演义》的都耳熟能详。 公元228年诸...
2025-07-23 12:34:01
原创 ...
同是无名小辈,商鞅有公叔痤举荐,魏惠王不用,为何重用庞涓? 说起魏...
2025-07-23 12:33:57
原创 ...
长平一战,赵国惨败,更让人震惊的是,四十万的降军全被白起给坑杀了。...
2025-07-23 12:33:56
原创 ...
背景:基督教的传播 西洋知识在明清两代进入中国,传教士是西方知识最...
2025-07-23 12:33:52
原创 ...
在历史上,常常会发生一些不可思议的巧合,让人觉得冥冥之中自有天意。...
2025-07-23 12:33:49
原创 ...
中国历史上有很多乱世,说到乱世,一定能够说到三国。三国时期是中国历...
2025-07-23 12:33:37

热门资讯

朴廷桓斩获农心杯外卡 创14次... 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新舟围棋 在7月21日公布的27届农心辛拉面杯世界围棋擂台赛韩国队阵容中,32岁的...
郑和下西洋真实目的究竟是为了什... 郑和下西洋,真正的目的究竟是什么?是为了寻找建文帝朱允炆的下落吗?还是为了大明王朝耀武扬威?甚至还有...
清史为何对皇太极死因遮遮掩掩?... 皇太极是清朝开国皇帝,他不仅善于领兵打仗,而且还很有心机谋略,绝对是一代霸主。但是围绕在皇太极身上却...
原创 戚... 要说这"浑河血战"可谓是真的惨烈至极,不仅仅是戚家军,白杆川兵在这一战中的体现出来的血性也是令无数人...
原创 清... 前言 夫因兵死守蓬茅,麻苎衣杉鬓发焦。——杜荀鹤 能被称之为强国,军事力量必须强悍,比如俄罗斯,虽然...
原创 封... 牧野之战,诞生了很多有名的词语:倒戈相向、血流漂橹、吊民伐罪、 替天行道、牝鸡司晨等,但除了这些,我...
原创 这... 【历史】从世界历史来看,因为国家大小不一样,所以使得整个的区划那是天壤之别。即使同样是省级单位,我国...
原创 黄... 我国古代的婚姻,大多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而婚姻中两个人的结合,也意味着两个家庭、两个家族甚至...
原创 瑞... 【历史】现代世界来说,小国那是尤其需要做好自己的。 因为自身力量有限,稍不留神,那么造成的问题就会非...
原创 朱... 朱元璋让小舅子当大官,小舅子跪下哀求:只求留命能每天喝酒就行 相信很多人都知道,当年跟随朱元璋南征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