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和下西洋真实目的究竟是为了什么?是寻找侄儿建文帝的下落吗?
创始人
2025-07-23 22:05:37
0

郑和下西洋,真正的目的究竟是什么?是为了寻找建文帝朱允炆的下落吗?还是为了大明王朝耀武扬威?甚至还有人说:这个郑和是回族人,信仰穆斯林,他一心想到中东去朝拜。那么真相究竟是为了什么呢?世人提起郑和七次下西洋的壮举,作为中国人都会感到无比的自豪。

那么跟西方欧洲同时期的大航海实力相比,究竟谁更厉害呢?郑和一共七次下西洋,它比西方开辟新航海还要早八十年。毋庸置疑,郑和下西洋为世界大航海时代立下新的里程碑。不过每一次航行,明朝就要花费大量的财力、物力、人力、给大明王朝的财政造成了巨大的压力,直接把明朝初期积累的财富都给挥霍完了!使得国力衰退,再也无力阔步向西洋航行了。

那么问题就来了,朱棣为何花血本派郑和七次下西洋呢?既然是个亏本买卖,那他想达到一个什么目的呢?很显然啊,以此为借口去找建文帝朱允炆的下落是根本说不通。直到近代,在印度洋发现了一块石碑,才揭开了当年郑和七次下西洋真正目的。

郑和本来是马,是回族人,小时候呢不小心被阉割了!索性,郑和后来就当起了太监。因为他天资聪明,就深得朱棣喜欢!所以赐姓为郑,改名叫郑和。虽说他身是太监,但郑和文武双全,出生兵营懂谋略、精通兵法、确实不是一般人啊!他一直忠心耿耿的跟着朱棣,是朱棣身边嫡系中的嫡系,不然后来也不会把七次下西洋外交大事交给他啊!因为郑和专研好学,他慢慢地就掌握了很多远洋航海技术,还有大型造船技术。

为了下西洋做准备,不计成本地造了很多大船只。光造船就花费了六千二百万两白银,并且随行船只携带的黄金、白银、瓷器、字画、贡品、绸缎等等不计其数,花掉国库里很多钱。还好大明王朝初期的国力强盛,国库钱粮充裕还能撑。毕竟朱棣他老爸朱元璋,为他创造了非常好的经济基础。

在永乐1405年到1433年之间,郑和一共七次远洋航行,动用了几百艘船只,上万名船员到访过三十六个国家。如此不计成本的折腾,让后人至今都看不明白!说法最多的是为了寻找建文帝朱允炆的下落。你说当时建文帝就是没死,他能对朱棣能有什么威胁呢?更何况,也没有必要大张旗鼓的整这么大的动静,去寻找建文帝朱允炆的下落啊!

直到1911年,斯里兰卡考古学家意外的在寺庙山里头挖出了一块石碑。这块石碑的顶部是一个龙形图案,石碑上面共有两百多个汉字,大概意思是:佛祖保佑大明王朝国力强盛。到斯里兰卡赠送了一些金银珠宝,瓷器贡品等等,以示大明国威两国友好。

但是这些贡品斯里兰卡记不记住大明王朝的好,我们就不得而知了。反正从这个两百多字的内容里面可以看出来,郑和七下西洋的目的就是为了宣扬大明王朝的国威。再通俗一点讲,就是为了满足明成祖朱棣的虚荣心,炫耀一下自己,也顺便震慑一下海外世界的这些小国。

这一路上是散尽千金,目的就是为了得到万国敬仰。但是往远来看,它也有一定的积极作用。自郑和七次下西洋以后,虽说明朝实行的是海禁政策!但是在海洋贸易这一块拓展了很多航线,增加了国与国之间的交流。但是在西方欧洲人看来,说这个郑和下西洋,目的就是为了侵略和殖民。当然了,这只是欧洲西方人的思维。在西方人看来,大航海探险的目的就是为了掠夺财富!但至今没有任何史书记载:说郑和侵略过东南亚某个国家,哪怕是非洲的一些小国,他也没有使用过武力。并且在2013年的时候,在非洲的肯尼亚达曼岛上发现了一个古墓。

从古墓尸骨的DNA中,发现这块尸骨具有中国人血统的样本,同时也出现了一些中国的古钱币,永乐通宝!这些物件足可以证明大航海,中国人到非洲比葡萄牙人还要早。但有一个事实,如果郑和想在全球任意一个地方去消灭一个国家,那是非常轻松的。

但是郑和并没有这么做,反而拿出大量的财物去馈赠对方,以示两国友好。而欧洲人就是赤裸裸的掠夺殖民。当然了,郑和七下西洋虽说是和平之旅,但是这种方式也违反了发展国家经济学的规律,使得大明王朝财政背上了巨大的负担,加征附税使老百姓的生活苦不堪言。

当时的大明朝廷,上下都反对这个郑和下西洋。所以到了朱祁镇当上皇帝以后,他认为更应该关注的是明朝民生问题,立即就取消了再次下西洋的活动。今天的内容就简单聊到这,有反对意见的评论区见。

相关内容

正向闽浙沿海靠近!7号台风...
“范斯高”于近日生成,正以坚定的步伐正向闽浙沿海靠近。这股强大的台...
2025-07-23 12:37:45
潘国强任中共宁德市委副书记
近日,喜讯传来,潘国强正式就任中共宁德市委副书记。这一任命彰显了其...
2025-07-23 12:36:32
原创 ...
熟读三国的朋友一定知道,蜀国人才不多,尤其是关张赵马黄等精英人才死...
2025-07-23 12:34:10
原创 ...
诸葛亮挥泪斩马谡,读过《三国演义》的都耳熟能详。 公元228年诸...
2025-07-23 12:34:01
原创 ...
同是无名小辈,商鞅有公叔痤举荐,魏惠王不用,为何重用庞涓? 说起魏...
2025-07-23 12:33:57
原创 ...
长平一战,赵国惨败,更让人震惊的是,四十万的降军全被白起给坑杀了。...
2025-07-23 12:33:56
原创 ...
背景:基督教的传播 西洋知识在明清两代进入中国,传教士是西方知识最...
2025-07-23 12:33:52
原创 ...
在历史上,常常会发生一些不可思议的巧合,让人觉得冥冥之中自有天意。...
2025-07-23 12:33:49
原创 ...
中国历史上有很多乱世,说到乱世,一定能够说到三国。三国时期是中国历...
2025-07-23 12:33:37

热门资讯

原创 封... 看过《封神榜》电视剧的都对这个问题比较感兴趣,毕竟西岐和朝歌是当时对峙、斗争并完成革新这两个政权的政...
原创 古... 谈到古代珍贵的文物,最具代表性的是中国先秦时期的青铜器和古埃及法老时代的金色宝藏。 两三千年前,这是...
原创 刘... 公元前的202年,不可一世的大秦王朝就此覆灭,承接其后的就是我们的汉朝。当时的汉高祖刘邦在山东省的定...
原创 孙... 自古无情帝王家,东吴的皇权更迭,同样充满了血腥以及不确定性。孙策早早殒命,孙权作为他的亲弟弟,不仅仅...
原创 吕... 公元219年,吕蒙白衣渡江拿下荆州,后又在麦城成功擒下关羽,因关羽不肯投降,孙权将其杀害,后占领荆州...
古代打仗为什么不惜一切代价也要... 古代打仗为何非得要攻城,把城围起来困死他们不就完事了吗?想必大家都有这么一个疑问!你看历史上,不论哪...
原创 杨... 熟知历史朋友都知道,在解放战争时期,一个兵团除了拥有番号以外,大家还会习惯性地叫上别的称呼。比如,解...
原创 原... 一个有能力,一个没能力,你会选择哪一个? 翠儿、李卫、高福三个人都是胤禛的包衣奴才,早年都是乞丐,...
原创 大... 无论是在过去还是现在,“爱新觉罗”这个姓氏都可以说是让大家“如雷贯耳”。在我国漫长的封建社会统治史上...
原创 战... 1947年10月,华东野战军第二纵队在司令员韦国清率领下,推进到胶河以西地区,阻击敌胶东兵团总指挥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