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国民党将中华民国称呼为“党国”,这是其失败的最大根源
创始人
2025-07-23 14:33:47
0

《论语·子路》有说:“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利。”在我们这个民族,称呼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小到个人,大到国家,都是如此,如果称呼不当,则名不正言不顺,很可能会诸事不利。

我们看影视剧会发现,国民党的人称呼中华民国,言必称“党国”,抗战时期经常出现的“党国的利益高于一切”“为党国效力”等口号。

谁第一个把中华民国称呼为“党国”,应该已经不可考了,但估计是老蒋、汪精卫之流喊起来的,这完全是曲解了孙中山先生的本意。

孙中山的本意是党和国是分开的,党是为国家服务的。孙中山的“党—国”理论由“立党救国”、“以党建国”和“以党治国”这三个逻辑紧密相联系的部分组成,后续衍生成“军政、训政、宪政”三阶段。

1923年1月29日,孙中山于发表《中国革命史》一文,称:“从事革命者,于破坏敌人势力之外,不能不兼注意于国民建设能力之养成,此革命方略之所以必要也。余之革命方略,规定革命进行之时期为三:第一为军政时期,第二为训政时期,第三为宪政时期。”

军政时期即“以党建国”的革命夺权时期,训政时期即“以党治国”培育国民时期,宪政时期即“还政于民”的全民政治时期。

孙中山的意思是党引导国家走向正轨,并非说党即是国,国即是党,党和国虽然是有机一体,但“中华民国”这个国名,首先是指“中华”,正如孙中山所讲:“我们定要积极的将我四万万民族地位抬高起来,发扬光大。⋯⋯应该把我们中国所有各民族融成一个中华民族。”

其次,要注重这个“民”字,是指四万万民族,也就是所有人民共享这个国家。可以说“中华民国”在称呼上应该是一个是四万万民族为主体的国家,和袁世凯之前的“中华帝国”是一个以皇帝为主的国家架构,是有本质区别的。

只是后来,孙中山这个意思被曲解得支离破碎了,把“中华民国”的含义硬生生变成了“中华党国”,人人都称呼“党国”,自然而然就名不正则言不顺,国民党最终将“民族”“民权”“民生”的三民主义丢到一旁,失去了本心,这也是其失败的思想根源。

反观我党,自建党开始,党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新中国的全名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直接把“人民”两个字写入国名,并且强调“共和”两个字,某种程度,我们代替国民党,实现了孙中山“走向共和”的理想。

相关内容

正向闽浙沿海靠近!7号台风...
“范斯高”于近日生成,正以坚定的步伐正向闽浙沿海靠近。这股强大的台...
2025-07-23 12:37:45
潘国强任中共宁德市委副书记
近日,喜讯传来,潘国强正式就任中共宁德市委副书记。这一任命彰显了其...
2025-07-23 12:36:32
原创 ...
熟读三国的朋友一定知道,蜀国人才不多,尤其是关张赵马黄等精英人才死...
2025-07-23 12:34:10
原创 ...
诸葛亮挥泪斩马谡,读过《三国演义》的都耳熟能详。 公元228年诸...
2025-07-23 12:34:01
原创 ...
同是无名小辈,商鞅有公叔痤举荐,魏惠王不用,为何重用庞涓? 说起魏...
2025-07-23 12:33:57
原创 ...
长平一战,赵国惨败,更让人震惊的是,四十万的降军全被白起给坑杀了。...
2025-07-23 12:33:56
原创 ...
背景:基督教的传播 西洋知识在明清两代进入中国,传教士是西方知识最...
2025-07-23 12:33:52
原创 ...
在历史上,常常会发生一些不可思议的巧合,让人觉得冥冥之中自有天意。...
2025-07-23 12:33:49
原创 ...
中国历史上有很多乱世,说到乱世,一定能够说到三国。三国时期是中国历...
2025-07-23 12:33:37

热门资讯

原创 李... 岛屿: 李鸿章访美时,第一次乘坐电梯,说了一句经典名言,让现代人心酸 世界博览会的起源是中世纪欧洲商...
原创 李... 左宗棠身后到底留下多少遗产,绝大部分的文章都只是笼统地说一下,而没有仔细的考证。 咱们不妨来深究一下...
原创 清... 中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大的国家,过去数千年岁月里面,中国的人数一直处于世界各国人数的顶端位置。众多人口...
原创 张... 雍正帝曾说:“应予开豁为良,俾得奋兴向上,免至污贱终身,累及后裔。”此话针对的是“贱籍制度”,原因是...
原创 如...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有一个前提,那就是如果项羽得了天下,那么“汉族”可能就要改姓为“楚族”了。 因...
原创 萧... 历史上,开国皇帝杀功臣,似乎是很常见的事情了,杀的最狠应该要数朱元璋,原本他为自己的儿子太子朱标准备...
原创 诸... 在四大名著《三国演义》中,以刘关张三兄弟为代表的 蜀汉势力 一直都是读者心中的白月光,他们相对于其他...
原创 司... “三家归晋”,三国纷纷扰扰几十年,最后却让司马氏渔翁得利,成了终极赢家。司马氏的成功,是和司马师,司...
原创 二... 二战后期,日本国内已经空虚了;虽然日本一直在叫嚷“本土决战、一亿玉碎”,但谁都知道:正规军打完了,普...
原创 贝... 清朝曾经和俄罗斯签订过一个《尼布楚条约》。这个《尼布楚条约》的主要内容,就是划出一条界限。在这条界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