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为何英国殖民印度这么轻松,几乎没被抵抗过?原因太现实无法反驳
创始人
2025-07-23 08:03:10
0

引言

《战国策》:“覆巢毁卵,而凤皇不翔;刳胎焚夭,而麒麟不至。”中国人自古讲究“万事留一线,日后好相见”,即便是再好欺负的人,一旦被逼迫到绝境,也会爆发出令人惊怖的力量。

印度曾经是英国最大的殖民地,英国对印度实行殖民统治从1858年持续到1947年,一共89年。但实际上在1958年之前的一两个世纪之内,英国其实通过东印度公司同样统治着印度。英国长时间的殖民统治,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印度。随着民族主义和宗教冲突,印度也爆发了民主起义和独立运动,并于1947年宣布独立。虽然这时候的印度人民为了自己的独立付出了巨大的代价,相当无所畏惧。但实际上在印度人面对早期的英国殖民者时,不但没有反抗,而且表现得无所谓。

01

专家表示,其实印度人很聪明。之所以会发生这种情况,一是因为对于印度本土的西克教以及印度教人来说,当时控制印度的莫卧尔王朝,本来就算是异族入侵——莫卧儿王朝是由突厥人南下所建立。当东印度公司在印度开设的时候,印度内部又由于各种斗争已经四分五裂。还有一个原因则是,印度当时并非直接被英国所殖民,而是通过东印度公司实现殖民统治,但东印度公司并非一个政权,所以在殖民的概念上相对较弱。

在东印度公司的强势介入下,莫卧儿王朝对印度已经毫无控制力,就连国王被东印度公司总督要求搬离皇宫,他也无计可施,只能执行。印度人当时对这个王朝也没有多少爱戴尊敬之心,并未将之看作自己应该效忠的国王。

然而,在印度的统治进行得非常顺利的英国人,却在不久之后犯下一个错误,不但引发了一场暴乱,还导致了一系列连锁反应。让原本处于分裂状态的印度人民族意识觉醒,开始了长期反抗殖民的运动。

众所周知,印度地区自古以来就小国林立,虽然也曾出现过大一统王朝,但由于民众的信仰众多,而且时常遭受来自外部不同国家的入侵,以至于印度地区迟迟无法统一。在莫卧儿王朝末期,在印度地区有超过700个印度土邦王公和13个大省,这样零碎的划分足以令印度人的民族意识淡薄。

02

这一点也被英国人善加利用。因此东印度公司用了50年左右,就基本完成了将整个印度殖民统治的任务。因为印度人并没有什么反抗意识,东印度公司曾在印度招募了超过15万的士兵为己所用,而英军仅为5万。然而,在当时很多印度人心目中,宗教信仰远高于国家的意义,不知道是不是英国人忽略了这一点,在给印度士兵派发子弹时,他们犯了一个愚蠢的错误。

当时兵工厂在生产子弹的时候,会在子弹包装上涂抹牛油或者猪油,其作用是用来隔绝空气。而当士兵在射击时,会用牙齿来咬开封皮以尽快填装子弹。就是因为这一个小细节,却在印度士兵中引发了一场暴乱。

当时印度最大的宗教就是印度教和伊斯兰教,食用牛肉、牛油是印度教徒的禁忌,其后果严重到会失去种姓权利;而猪肉或者猪油对于穆斯林来说具有同样的侮辱性。不同宗教的禁忌导致士兵们拒绝接受这种新弹药。1857年5月9日,有85名印度士兵就是因为子弹上涂油的原因,拒绝执行上级命令。

这件事情分别传到了东印度公司和英国的军事法庭,熟知印度文化的东印度公司立即意识到了子弹的问题。但英国的军事法庭却非常轻率地宣判,这些士兵由于公然违抗命令被判处5~10年的苦役,这85名士兵当着其他印度士兵的面被剥去军装,带上镣铐。

03

这一幕深深地刺激了其他印度士兵,当天晚上该营地所有士兵决定叛变,他们采用武力救出了85名战友,并且将当地所有的欧洲人屠戮殆尽,随后向德里进军。

所有人都没有想到,这一场规模并不大的叛变竟迅速席卷印度北部,虽然最终这次反叛被英国镇压。但就当这件事的影响还未消除时,又爆发了一个突发事件。当时印度士兵中流传着一个谣言,说东印度公司要将不听话的宗教徒远派至缅甸和中国,一个叫潘迪的士兵对此反应剧烈,在酒精和大麻的刺激下,潘迪与英国人产生冲突,并打死了三名英国人。

潘迪被抓获后,很快以绞刑处死。东印度公司以不稳定为理由解散了潘迪所在的军团。子弹事件和潘迪事件很快传遍了整个印度,这两件事在印度引起的剧烈反应,远超东印度公司的预期。

结语

然而到了此时,印度人之间依然很难团结起来共同抗敌,不同的民族和信仰在他们之间划下了深深的鸿沟。锡克教徒、印度教徒、穆斯林教徒之间被英国人挑拨利用,最终在锡克教印度人的帮助下,英国人终于在1859年将这次反抗镇压。不过,民族意识既然已经觉醒,那么它必然会更加茁壮。

参考资料:

《战国策》

《列国志:印度》

相关内容

正向闽浙沿海靠近!7号台风...
“范斯高”于近日生成,正以坚定的步伐正向闽浙沿海靠近。这股强大的台...
2025-07-23 12:37:45
潘国强任中共宁德市委副书记
近日,喜讯传来,潘国强正式就任中共宁德市委副书记。这一任命彰显了其...
2025-07-23 12:36:32
原创 ...
熟读三国的朋友一定知道,蜀国人才不多,尤其是关张赵马黄等精英人才死...
2025-07-23 12:34:10
原创 ...
诸葛亮挥泪斩马谡,读过《三国演义》的都耳熟能详。 公元228年诸...
2025-07-23 12:34:01
原创 ...
同是无名小辈,商鞅有公叔痤举荐,魏惠王不用,为何重用庞涓? 说起魏...
2025-07-23 12:33:57
原创 ...
长平一战,赵国惨败,更让人震惊的是,四十万的降军全被白起给坑杀了。...
2025-07-23 12:33:56
原创 ...
背景:基督教的传播 西洋知识在明清两代进入中国,传教士是西方知识最...
2025-07-23 12:33:52
原创 ...
在历史上,常常会发生一些不可思议的巧合,让人觉得冥冥之中自有天意。...
2025-07-23 12:33:49
原创 ...
中国历史上有很多乱世,说到乱世,一定能够说到三国。三国时期是中国历...
2025-07-23 12:33:37

热门资讯

外滩呈现“邬达克密码”:解读建... 拉斯洛·邬达克(Laszlo.Hudec,1893年1月8日—1958年10月26日)是上海最具公众...
激荡七十五载 潮涌巴渝大地 激荡七十五载,潮涌巴渝大地。 在新中国成立75周年的历史性时刻,我们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共庆华诞,共...
吴静:宋朝的月光|中原作家 作者:吴静 来源:九江日报 如果可以穿越,一定要去汴京,去临安。那是千年前的宋朝,有大江东去的豪放...
首批海外回归7片“甲骨”惊艳亮... 首批海外回归7片“甲骨”惊艳亮相 “全球首批甲骨数字回归”专题展在中国文字博物馆开幕 安阳融媒记者 ...
原创 国... 《论语·子路》有说:“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利。”在我们这个民族,称呼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小到...
原创 他... 在黄埔军校的学生中,和老蒋关系最好的,许多人认为是胡宗南,因为在所有黄埔学生中,胡宗南升官最快,其实...
原创 出... ?有句话叫:出来混,总是要还的。历史上就曾经无数次上演过这样的因果循环报应,这不,杨氏和宇文氏的恩怨...
原创 铁... 西边的太阳就要落山了,微山湖上静悄悄……”,这首委婉动听的《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是上世纪50年代电影...
原创 拉... 现在,世界上所有的发达国家,都分布在欧洲、北美和亚洲和大洋洲。其中,欧洲是近代殖民帝国的兴起之地,出...
原创 这... 上世纪80年代,有一年中秋节,开国上将陈锡联家里来了一个人。 当时,陈锡联正在屋里工作,夫人出来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