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记者|舒冬妮 每经编辑|文多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李少婷 摄
7月21日晚,东北首家文旅上市公司大连圣亚(SH600593,股价34.30元/股,总市值44.18亿元)发布公告称,正在筹划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若进展顺利可能导致公司控制权发生变更。公司股票将于7月22日起停牌,预计停牌时间不超过2个交易日。
7月22日上午,《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以投资者身份致电大连圣亚董秘办,接电话的工作人员表示:“现在是有一个新的投资者进来,控股股东可能会有变动。”
大连圣亚2024年年报显示,公司控股股东为大连星海湾金融商务区投资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星海湾投资),实际控制人为大连市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如今,可能发生的公司控制权变更,让投资者看到了打开新局面的希望。
2020年起的5年间,大连圣亚已有4个年度出现亏损,这4个年头合计亏损约4亿元。
多年股权争夺或有新进展
在A股,大连圣亚是唯一经营海洋馆的公司,已上市23年。
在2009年,星海湾投资成为大连圣亚第一大股东,并随之成为公司控股股东。
2018年,杨子平与私募基金磐京基金出现在公司前十大股东之列。2018年至2019年,磐京基金及其一致行动人连续增持,至2020年7月时已持有上市公司18.71%的股份,期间杨子平也当选公司董事。2020年4月,公司时任董事杨子平提出增加股东大会临时提案,提案内容包括罢免时任董事长王双宏、时任副董事长刘德义。
以杨子平为代表的新一届董事会与原高管团队的矛盾浮出水面,并愈演愈烈。
2020年9月,大连圣亚发生“全武行”事件,股东大会上,当时的大连圣亚副董事长、磐京基金董事长毛崴受伤,被抬上救护车送往医院。公司内部冲突达到巅峰。
截至去年末,星海湾投资持有上市公司24.03%的股份,磐京基金及其一致行动人持有上市公司19.46%的股份,与磐京基金关系较近的公司董事长杨子平及其一致行动人持股10.14%。
从2020年股权争斗被推至台前算起,这5年间公司在经营方面似乎也丧失了不少元气。2020年大连圣亚营收1.14亿元,同比减少64%,净亏损6998万元。
此后几年,大连圣亚多在亏损。2021年和2022年,公司归属净利润分别亏损1.98亿元、7664万元。2023年,公司扭亏为盈,但又在2024年净亏损7018万元。最新公告显示,2025年上半年公司预亏1272万元至1908万元。
对于2025年上半年的亏损,公司称是报告期内景区客流下降、营业收入减少、确认投资损失、按照诉讼判决计提诉讼迟延利息等因素导致。
“诉讼”带来的亏损已成为大连圣亚不可忽略的负面因素。2024年年报中,公司也提到诉讼赔偿导致营业外支出增加。根据公告,截至2025年6月的12个月内,公司新增了多起诉讼案件,累计涉案金额超过1900万元。2020年以来,大连圣亚已累计发布超过20条涉及诉讼的公告。
难怪投资者寄希望于此次定增能破局股权问题,让大连圣亚彻底实现内部稳定。
这些年的海洋馆怎么了?
除了内斗,大连圣亚还有外患——主营业务所属行业似乎也在走下坡路。
就在上个月,另一家主营海洋馆业务的上市公司海昌海洋公园已易主。
中国主题公园研究院院长林焕杰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分析说,海洋公园等主题公园在这几年均面临较大经营压力,一方面是经营成本、投入成本高,另一方面是客流和门票收入增长见顶,从整体上讲,海洋公园业态经营压力很大。此外,近年来国内外其他主题公园品牌涌入市场,加剧了市场竞争。
“结合这两起‘易主’事件或计划来看,海洋类文旅项目或主题公园类项目存在高投入低产出的结构性矛盾,并且外部环境变化加剧了矛盾。这类项目相比其他类型的主题公园的运营成本高,造成投资回报率长期偏低。尽管(企业)采取各种优化措施,但经营成本仍然居高不下,加上近年来游客的消费更加趋于理性,企业经营压力就更大了,所以只能选择资产转让。”林焕杰说。
他还表示,近年来,国内的主题公园整体游客接待量有增有减,但自去年以来游客在园区内的二次消费普遍减少了。为破解盈利难题,海洋类公园走向整合是一个趋势,未来主题公园也将面临一轮洗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