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被我们嗤之以鼻的晚清军队,在西方列强眼中,竟是这副模样
创始人
2025-07-22 15:02:48
0

作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

“以武功定天下”

,清太祖努尔哈赤创建的

“八旗制度”

,为清朝入关并建立大一统的封建王朝发挥了决定性作用。清之八旗军队,在

“太宗征藩部,世祖定中原”

期间达到鼎盛;

“康熙平南服,雍正征青海,乾隆定西疆”

期间,发挥主要作用;可等到“

嘉庆剿

教匪

,道光御外寇”

的时候,八旗军队再不是入关时期那个所向披靡、战无不胜的勇猛军队。同治四年,蒙古悍将僧格林沁战死沙场,八旗军队彻底没落!

清中期皇室成员,世袭礼亲王昭梿曾在其所著《啸亭杂录》中,用“

军中奢靡之风,实古今之所未有也

”来评价嘉庆朝时期的八旗军队。其实,八旗军队的奢靡之风自康熙朝中期便开始逐渐出现,“

三藩之后,一人而已

”的乾隆朝名将福康安在领兵出征时,更是

“兵马未动、戏班先行”

,管他前线血肉横飞,后方照样笙歌一片,彻旦通宵

行至晚清,八旗军队的荒唐简直没有了底线。

在晚清文人吴趼人所著《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的描述中,晚清时期的八旗军队克扣军饷、谎报军饷乃至醇酒妇人、竭尽潇洒,甚至于八旗军营开设俱乐部。可等到用兵之时,他们则能躲就躲,躲不及就象征性的抵抗后,立马撤离战场,而被时人评价为“

兵见贼奔

”。作为国家倚重、守护家国疆土的武装力量,仅荒唐如此,实在令人感叹。

八国联军入侵北京的清末时期,清末官员高树曾经作诗一首,为我们呈现了这一时期的北京守军模样:

夺马拖车骇四邻,将军威略叹如神。拥扶朝贵连宵遁,又备鱼轩载美人。

外寇入侵、家国危亡,负责保卫清朝京都的武装力量,忙着掩护达官显贵纷纷撤离倒也于情可原,毕竟这是封建等级社会的显著特点。但忙着将自己豢养的娼伶、歌姬装于军车送走,这算是何种操作?如此军队,何堪国之防御?如此军队,大清王朝焉能不败。

在诸多历史教科书中,鸦片战争、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等也都满是

“落后就要挨打”

的无奈和心酸。晚清八旗军队的负面形象,似乎要永远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但是,历史教科书抑或历史老师绝对没有告诉你,就是这样一支曾令大清王朝丧权辱国的八旗军队,却在僧格林沁的统帅下于八里桥之战中,为我们呈现出了鲜为人知的另一面。

“八里桥之战”,晚期军队的可歌可泣

咸丰十年,英法联军攻陷天津,时任八旗统帅僧格林沁率部退守通州、八里桥一带,并在此集结3万军队,准备防御直逼北京的英法联军。落后的武器装备、落后的军事观念、再加上落后的作战阵法,占据兵力优势的八旗军队无奈惨败。

这场被称为

“八里桥之战”

的惨败战例,也是后世学者指责清王朝末世腐朽的典型例证。仅几个小时的作战时间,八旗军队就阵亡了多达2000人,而英军

“2人死亡,29人受伤”

;法军

“3人死亡,18人受伤”

。400:1的战损比,将永远被当成古老中国的耻辱,值得每一个中国人铭记于心。

时任法军统帅孟托班回国后,被法国皇帝拿破仑三世封为

“八里桥伯爵”

,并准备给予五万法郎的奖赏,但却遭到了大多数议员们的反对,给出理由的竟是

“八里桥之战”

本就是一场令人发笑的作战,

“我们仅有3人被打死,不值得再给他那么高的奖赏”

但对于八旗军队在

“八里桥之战”

中的具体表现,却无人问津,甚至被人武断地认为也是简单的抵抗后便抱头鼠窜的狼狈模样。

事实果真如此吗?我们来看下英法两军参战军官对清军表现的评价:

法军统帅孟托班:

当联军刚刚抵达八里桥时,便遭遇大批清朝骑兵,一直推进到距炮兵防线只有50米的地方,清军在潮水般的排炮中倒下,但另一批又很快顶替上来,人潮在不断增加,每分每秒都在成倍增长,一度突破了联军防线。

法军中尉德拉格朗热:

炮弹和子弹无法彻底消灭他们,骑兵们似乎是从灰烬中重生,他们如此顽强,以至于一时间会拼命地冲到距大炮只有30米远的地方。

英军军官吉拉尔:

光荣应该属于这些好斗之士,确是应该属于他们!没有害怕,也不出怨言,他们甘愿为了大家的安全而慷慨地洒下自己的鲜血。

在英法两国近代发行的诸多历史作品中,历史学家们对

“八里桥之战”

中的清军,也满是赞许和钦佩之声。

“中国人和以勇气镇定著称的鞑靼人在战斗的最后阶段表现得尤为出色。他们中没有一个后退,全都以身殉职”、“敌人已经两次被打退,却还没有认输,正准备横下一条心来争夺通道”、“死神一刻也没有歇手,却并没有吓倒这些不灵活,然却勇敢的斗士,他们寸步不退”

等等充满敬畏和尊重的溢美描绘,屡见不鲜。

诚然,晚清时期的军队腐朽、羸弱、荒唐,但面对进犯国土的外敌,晚清军队乃至千千万万的中国人都没有退缩,更没有转身逃跑,而是拿着落后的武器,英勇奋战。朝廷的腐朽、国力的羸弱,并非兵者所能影响,但晚清军队死战不退、誓死捍卫每一寸国土的具体表现,堪称国之军魂。

仅就此来看,曾经为捍卫国土、抵御外辱而牺牲的晚清军队,值得我们尊重。

参考文献:《清实录·文中实录》、《筹备夷务始末》、《蒙古铁骑的绝唱——记1860年通州八里桥之战》、《第二次鸦片战争》

相关内容

原创 ...
李元霸太厉害了,尤其是在《说唐》中,他是没有敌手的。自从他在晋阳宫...
2025-07-22 04:33:29
原创 ...
作为历史上元末明初数一数二的猛将,常遇春在单老经典之作《明英烈》中...
2025-07-22 04:33:21
中国为何很少拍摄元朝历史剧...
中国为何很少拍摄元朝历史剧:多维度解析 在中国丰富的历史长河中,元...
2025-07-22 04:33:07
原创 ...
在那遥远的大清王朝,紫禁城内的故事如同一幅幅画卷徐徐展开。在这金碧...
2025-07-22 04:33:01
澎湃气候国际论坛探讨南南合...
9月22日,第79届联合国大会在纽约召开。联合国秘书长安东尼奥·古...
2025-07-22 04:33:00
原创 ...
明末时期,天下大乱,此时的明朝已经是风雨飘摇,没有了往日的辉煌。这...
2025-07-22 04:32:58
原创 ...
赵云是一位低调严谨的战将,面对刘备也只会有服从与谨慎,但是在绵竹城...
2025-07-22 04:32:57

热门资讯

原创 都... 王莽是大家应该都是非常的熟悉的一位历史人物。在大多人的眼里,王莽就是一个单纯的篡位者。但是在有的人的...
原创 王... 中国历史上出现过许多思想超前的人物,比如鬼谷子、诸葛亮及刘伯温,他们的眼光和能力非常人所能达到,甚至...
原创 中... 我们都知道,在我国十四年的抗战过程中,苏联对我国的帮助是显而易见的,包括在后来的解放战争中,也一样取...
秦淮新河:人挑肩扛出来的“母亲... 1975年秦淮新河工程开工建设 (南京市档案馆馆藏) 秦淮河古称龙藏浦,汉代起称淮水,唐以后改称秦淮...
原创 真... 四百年啊,人生有多少个四百年? 从唐末五代十国开始,到元朝建立,中国南北就这么活生生被拆散了,语言不...
难得一见!这项展览刚刚开幕 9月29日,由桂林博物馆与黑龙江省博物馆共同举办的“从远古走来的渔猎文明——黑龙江鱼皮兽皮桦树皮历史...
原创 他... 中国近代史上有着一位对当代社会有着重要影响的一代商界奇才,他就是上海巨商黄楚九。黄楚九从小家境就非常...
让杜聿明与卫立煌,都称赞的东野... 在解放时期的东北战场上,蒋介石先后三次换将。初到东北战场上的保安司令官是杜聿明,他毕业于黄埔一期,曾...
原创 上... 曾有人说,“中国的历史,是男人的历史,也是女人的历史”。在中国五千年的历史中,不止诞生了许多传奇的男...
32位!重庆工商界历史名人展开... 重庆自古就是商业贸易的重要枢纽,近代史上涌现的杰出实业家你能数出几个?9月29日,重庆工商界历史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