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解放时期的东北战场上,蒋介石先后三次换将。初到东北战场上的保安司令官是杜聿明,他毕业于黄埔一期,曾任职第五军军长,是蒋介石的嫡系将领。
正因如此,在抗战结束后,他被蒋介石派到东北战场,担任东北保安司令长官。初到东北的杜聿明,凭借优越的武器装备,很快就占领了东北地区的核心城市,一度将东北战场上的人民军队,赶到松花江以北。
由此可见,杜聿明也算得上是一位能力比较出众的军事指挥官。后因身体情况,被蒋介石调离东北。于是,就让心腹爱将陈诚坐镇东北,成为东北战场上的最高长官。
都知道,陈诚的办事能力还是挺强的,但军事指挥才能一般,并不具备指挥大兵团的作战经验。东北战场上的国军,在他的指挥下,打了一系列败仗,一时之间陈诚成为众矢之的。最后,实在是没办法,蒋介石将他调离东北,让国军虎将卫立煌担任东北剿匪总司令。
可以看得出:在解放战争时期,被蒋介石派到东北战场上的三位司令官,除了陈诚以外,另外两位都是国军集团中,实战经验非常丰富的名将。
然而,在杜聿明与卫立煌负责东北战事期间,对东北野战军第三纵队都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在杜聿明调离东北前夕,对部下说:在东北战场上,最难对付的就是东野第三纵队,你们要时时刻刻关注,这支部队的动向。
在辽沈战役即将结束,无奈的卫立煌乘坐飞机逃往北平,他在日记中写道:东野第三纵队,动作之快,如同旋风一般。
能够得到国军两大名将称赞的东野第三纵队,究竟是一支怎样的劲旅,它又是哪位虎将!在东北战场上带出来的旋风纵队呢。
在抗战结束后,中央制定了向北发展向南防御的战略方针,将各大根据地的精兵强将,纷纷调到东北战场。在这样的背景下,山东根据地的第三师,山东警备区第三旅挺进东北,还有其它根据地的武装力量,合编为东北民主联军第三纵队,共计2万6千余人。
这就是东野第三纵队的前身,最初任职纵队司令员的是程世才,他是出自红四方面军的一员虎将,具备丰富的实战经验。可惜,第三纵队在他的带领下,并没有发光发热。后改由曾克林任职纵队司令员,他是抗战结束后,第一个挺进东北的我军将领,本来前途一片光明,但由于能力有限,导致官职越来越小,被调离第三纵队,改由韩先楚将军任职纵队司令员。
东野第三纵队,这支被敌人称赞旋风纵队的虎狼之师,就是在第三任司令员韩先楚的领导下,正式开启它的崛起之路。
在保卫南满根据地的作战中,东野三纵在司令员韩先楚的领导下脱胎换骨,士气高昂,连续击退敌人三个主力师的进攻,有效地配合了北满部队的作战,粉碎敌人制定的南攻北守,先南后北的企图,一举扭转了南满根据地的战局。
经此一战,东野第三纵队能打硬仗的名声,慢慢地被大家所熟知,就连野战军司令员林总,对这支部队都很是重视。在接下来的战斗中,东野三纵在战场上,连续挫败敌人,尤其擅长远程奔袭,具备很强的机动作战能力。这也是为何,敌人将三纵称之为旋风纵队的重要原因。机动能力强,拥有旋风一般的攻击力。
尤其是在辽沈战役中,东野第三纵队被视为主力部队,充当战场上的尖刀,将这股旋风越刮越猛,与兄弟部队共同攻克义县,解放锦州,切断敌军的退路,对东北战场上的国军形成关门打狗之势。辽西战场,东野第三纵队在司令员韩先楚将军的指挥下,如同一把锋利的尖刀,捣毁廖耀湘的兵团指挥部,活捉廖耀湘,使得十万国军群龙无首,最后被我军逐个歼灭。
在东北全境获得解放后,东野第三纵队改编成第40军,首任军长还是韩先楚将军。在解放后期的南下作战中,第40军参与解放海南岛,是四野战争史上,跨海作战的雄师劲旅。还有建国后的抗美援朝战争,第40军率先打响抗美援朝第一枪,还是唯一一支历经五次战役的志愿军王牌部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