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它是铭文最多的青铜器,重34.5千克,专家:价值不输后母戊鼎
创始人
2025-07-22 11:33:41
0

青铜器绝对是我们中国古代历史重要的文明产物,前些天我们说过西周大盂鼎,今天我们继续来说一件青铜鼎,这件青铜鼎的价值非常的高,堪称是无价之宝,如果非要论价值的话,我相信唯有中国国家博物馆中收藏的那件后母戊鼎可以与之媲美了。

它就是毛公鼎,毛公鼎同样来自于西周时期的青铜器,为什么叫毛公鼎呢?因为毛公鼎的制作者就叫做毛公,这件的确从重量上无法和后母戊鼎相比,后母戊鼎有832.84千克,而毛公鼎吱只有34.5千克,可以说天地之差,但是毛公鼎为什么如此的珍贵呢?

那是因为毛公鼎上面刻着了近500个字的铭文,堪称是铭文最多的青铜器,就冲这一点它已经堪称是国宝中的国宝,而且铭文中记载的是周宣王和毛公治理国家政务方面的事情,如今的毛公鼎那是台北故宫博物院的镇院之宝,被摆放在最显眼的位置上。

但是这件毛公鼎的身世同样非常的坎坷,和西周大盂鼎一样都几次历经人手,而且差点落在了日本鬼子的手中。

毛公鼎的出土时间是在1843年的时候,当时刚好是在道光23年,陕西有一个村民叫做董春生,当时的村民董春生和往常一样在田地里干活,可是谁料到的是这次居然意外挖出一个大铁器,没想到这件事居然被当地的文物商贩给知晓,于是就找到了这个董春生,希望可以出售这件毛公鼎。

期间还经历不少波折,最后文物商贩终于花300两银子买下,可是之后又被另外一个古董商苏亿年给拿走了,反正都是利用各种各样的手段去争抢这个毛公鼎。

到了民国时期,此时的毛公鼎被两江总督端方的后人所收藏,但是由于端方后人缺钱,就将其给押给了俄国人开的银行,就这样毛公鼎又开始动荡了,不是被这个人买去,就是被另外一个人买走,直到后来落在了北洋政府国学馆馆长叶恭绰的手中才稍微安静了下来。

当时日本鬼子侵略中华,叶恭绰知道日本鬼子非常痴迷中国的文物,为了不让他们抢走,就让自己的侄子叶公超代为保管,后来日本人为了夺得毛公鼎,差点杀了叶恭绰的侄子,无奈之下叶恭绰找人制作了一件假的毛公鼎送给日本人,而真的早就被调包了。

到了1946年的时候,毛公鼎回到了国民政府手中,之后一直躺在了中央博物馆中,当然了如今的毛公鼎被国军搬运到了中国台湾,安静地躺在了台北故宫博物院中了。

相关内容

原创 ...
李元霸太厉害了,尤其是在《说唐》中,他是没有敌手的。自从他在晋阳宫...
2025-07-22 04:33:29
原创 ...
作为历史上元末明初数一数二的猛将,常遇春在单老经典之作《明英烈》中...
2025-07-22 04:33:21
中国为何很少拍摄元朝历史剧...
中国为何很少拍摄元朝历史剧:多维度解析 在中国丰富的历史长河中,元...
2025-07-22 04:33:07
原创 ...
在那遥远的大清王朝,紫禁城内的故事如同一幅幅画卷徐徐展开。在这金碧...
2025-07-22 04:33:01
澎湃气候国际论坛探讨南南合...
9月22日,第79届联合国大会在纽约召开。联合国秘书长安东尼奥·古...
2025-07-22 04:33:00
原创 ...
明末时期,天下大乱,此时的明朝已经是风雨飘摇,没有了往日的辉煌。这...
2025-07-22 04:32:58
原创 ...
赵云是一位低调严谨的战将,面对刘备也只会有服从与谨慎,但是在绵竹城...
2025-07-22 04:32:57

热门资讯

原创 魏... 东汉末年,战乱不断,为此丧命的人可谓数不胜数,其中也不乏枉死之徒。要论最出名的可能就是魏延了,演义中...
原创 紫... 封建王朝存在千年,历朝历代的建都地址都不一样,而明清两朝则建都在北京,北京的故宫至今依旧矗立在原地供...
原创 俄... 说起俄国远东地区,估计很多人对远东这个词比较熟悉,但是对于这块地方并不熟悉。总的来说俄国的远东地区都...
原创 为... 在16世纪时,莫斯科大公国的东边分布着喀山汗国、西伯利亚汗国、哈萨克汗国以及卫拉特蒙古诸部和喀尔喀蒙...
原创 河... 河南洛阳发现“天下第一粮仓”,内存粮50万斤,千年后还能发芽 历史上有一篇很著名的奏文,名为《论积贮...
原创 7... 按照当地的语言翻译,西伯利亚这个名字的含义是 “沉睡之地” 。 历史上,西伯利亚荒原一直是流放囚犯...
原创 清... 引言 清朝赴日考察官员,在促进农业发展过程中,起到了什么作用?李濬之在赴日考察期间,参观了东京帝室博...
原创 为... 【历史】从世界历史来看,伊朗从1979年伊斯兰革命开始,就确立了以最高领袖哈梅内伊为绝对主宰的政治体...
原创 经... 哈喽,我是你们的小编珊珊,今天又来找大家聊天啦,看过《三国演义》的小伙伴都知道,这部小说讲述了魏、蜀...
原创 千... 推恩令,说它是中国历史上最强,最无解的阳谋,那是一点都不为过。推恩令一出,明眼人都知道,摆明就是武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