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王建安怒对叶剑英说:告我之人肯定被我批过,叶:来,咱俩合个影
创始人
2025-07-22 08:05:45
0

1977年5月,北京某军区办公楼内,一场看似平常的会面正在进行。叶剑英元帅和中央军委顾问王建安相对而坐,桌上摆着几页材料。空气中弥漫着一丝紧张,仿佛暴风雨前的宁静。谁也没想到,这次会面将揭开一段鲜为人知的军队整顿史。

这位叫王建安的家伙到底干了啥?

叶剑英从抽屉里掏出几页材料,递给刚坐下的王建安。他眯着眼睛,嘴角带着一丝神秘的笑意:"有人告你状了。"

王建安接过材料,脸色逐渐变得凝重。他越看越生气,脸都涨红了。看完后,他猛地抬头,怒气冲冲地说:"这些告我的人,肯定都被我批评过!"

叶剑英不紧不慢地点点头,然后突然话锋一转:"他们爱怎么说就怎么说吧。来,咱俩先合个影。"

就这样,一张看似普通的合影,却暗藏玄机。它不仅表明叶剑英并不相信那几页材料的内容,更是用实际行动力挺王建安。

这一幕背后,到底有什么不为人知?让我们穿越时空,回到几天前王建安南下调研的那段时间。

王建安这次出差究竟发生了啥?

叶剑英、徐向前等老帅有点心神不宁。他们总觉得,经过十年动荡,部队的训练和管理似乎出了点问题。具体情况如何,谁也说不清楚。

于是,他们找上了王建安。这位中央军委顾问可不是等闲之辈。他不仅是个战功赫赫的老将,更是出了名的"刺头"。他们觉得,派这么个较真的家伙去一线察看,准能把真实情况摸个门儿清。

王建安接到任务后,二话不说就南下了。一路上,他走访了不少部队。每到一处,他都亲自查看训练情况,还单独找士兵们聊天。他就是不让部队领导跟着,也不听什么汇报。他的目的很简单:从基层官兵那里套出第一手资料。

这一圈转下来,王建安收获颇丰,但心里却乱成一团麻。他在报告中写道:"搞这种八路军糊弄八路军的把戏,平日能马虎过去,打仗就要付出血的代价。"看来,他对部队的现状很是不满,甚至对部队的战斗力产生了怀疑。

王建安到底看到了什么?

有士兵告诉王建安,为了迎接他的检查,部队可是绞尽脑汁搞形式主义。一个连队训练时看起来生龙活虎,其实都是从各部队挑选的尖子,连武器装备都是东拼西凑的。这哪是一个真实的连队啊!

更离谱的是,有的部队为了应付检查,居然从别的营借猪来充数。猪圈里的猪看着又多又肥,其实都是临时"客串"的。还有的连队为了展示内务,竟然让士兵们把被子喷水,这样叠出来的被子棱角更分明,看着更整齐。搞得士兵们怨声载道。

还有士兵反映,现在很多营连主官自己都做不到要求士兵做到的事。他们经常不住营房,动不动就回家属院。晚上连队里常常无人管理,一片混乱。

王建安这一路走来,可没少骂人。他这个直性子,看不得一点马虎。很多军师级的干部被他当众骂得狗血淋头,一点面子都不给。

被骂的这些干部大多也是从战争年代走过来的老革命。他们觉得自己资历老,凭啥被王建安这么数落?心里自然对王建安怀恨在心。这大概就是王建安回北京后,立马有人告他状的原因了。

叶剑英很了解王建安的脾气。他知道王建安是个刺头,但也正是因为这样,他才能把问题揪出来。所以,叶剑英毫不犹豫地支持了王建安。很快,部队就开始了一场大整顿。

王建安这个人到底是谁?

说起王建安,他可是个有故事的人。在革命战争年代,他是个响当当的英雄。可是新中国成立后,他的仕途却不太顺利。

1955年授衔的时候,他比其他人晚了一年才拿到军衔。更让人觉得奇怪的是,很多开国上将都当上了大军区的一把手,可他却一直是副职。他当过沈阳军区副司令员、济南军区副司令员、福州军区副司令员等职务。有意思的是,不少军区的正职都曾是他的部下。

更让人唏嘘的是,在那个特殊的年代里,他也没能幸免于难。挨打受委屈是家常便饭。

难怪叶剑英会这样评价他:"建国以来,他不计较职务高低,在自己的岗位上任劳任怨,做出了突出的成就,是我们学习的楷模。"这句话,几乎概括了王建安的一生。

王建安告诉我们,做人要实在,做事要认真。在当今社会,我们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检查和评估。有些人为了应付检查,会搞一些花里胡哨的把戏。但是,这种做法不仅骗不了别人,最终也会害了自己。

王建安敢于直言不讳,指出问题,虽然得罪了不少人,但最终得到了上级的支持。这启示我们,做人做事要有担当,敢于坚持真理。即使可能会得罪人,也要坚持自己的原则。

我们也要学会换位思考。作为领导,要像叶剑英那样,善于听取不同的声音,不轻信谣言,而是用实际行动支持敢说真话的人。只有这样,才能推动工作的真正进步。

在今天这个快节奏的社会里,我们更需要像王建安这样实事求是、敢于担当的人。无论是在工作中还是生活中,我们都应该保持这种精神,为建设更美好的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相关内容

原创 ...
李元霸太厉害了,尤其是在《说唐》中,他是没有敌手的。自从他在晋阳宫...
2025-07-22 04:33:29
原创 ...
作为历史上元末明初数一数二的猛将,常遇春在单老经典之作《明英烈》中...
2025-07-22 04:33:21
中国为何很少拍摄元朝历史剧...
中国为何很少拍摄元朝历史剧:多维度解析 在中国丰富的历史长河中,元...
2025-07-22 04:33:07
原创 ...
在那遥远的大清王朝,紫禁城内的故事如同一幅幅画卷徐徐展开。在这金碧...
2025-07-22 04:33:01
澎湃气候国际论坛探讨南南合...
9月22日,第79届联合国大会在纽约召开。联合国秘书长安东尼奥·古...
2025-07-22 04:33:00
原创 ...
明末时期,天下大乱,此时的明朝已经是风雨飘摇,没有了往日的辉煌。这...
2025-07-22 04:32:58
原创 ...
赵云是一位低调严谨的战将,面对刘备也只会有服从与谨慎,但是在绵竹城...
2025-07-22 04:32:57

热门资讯

原创 成... 近日电视剧《大秦赋》正在热播,抽空瞅了两眼,暂且不说这部剧如何,这里只聊一聊秦国历史上的一位重量级人...
在汉简故乡读懂丝路故事 【深圳商报讯】(记者 李克强)天水放马滩秦简、居延新简、肩水金关汉简、地湾汉简、敦煌马圈湾汉简、悬泉...
原创 曹... 在魏晋更替的历史长河中,曹髦的故事如一朵绽放的昙花,短暂而璀璨。作为魏国的第四位皇帝,他本应享有至高...
原创 “... 未来是某种每个人都会以每小时六十分钟的速率达到的所在,无论他干些什么,无论他是谁。--刘易斯 未来一...
党史故事 | 两本册子的历史见... 1951年1月,第18军政治部编印的《进军守则》和常用会话汉藏双语册子。西藏军区军史馆供图 在西藏军...
原创 项... 延安最初就给新四军定下了基调:北上、东进! “北上”是指渡过长江,向苏北发展;“东进”指“向海边发展...
原创 1... 1957年,一场严重的政治风暴席卷了苏联,赫鲁晓夫差点因此下台,事后苏联高层更是被清洗了大半。 身...
原创 北... 古代, 以少胜多的战役往往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人们也经常提起,从中学习将领们的勇敢机智,感叹士兵...
原创 行... 行者武松见了都甘拜下风的三位梁山好汉!杨志,燕青,张清 第一,武松没上二龙山之前,二龙山上大当家是鲁...
微纪录片《雨花台相册》第二季第... 今年9月30日是第十一个“烈士纪念日”,为缅怀先烈、激励后人,雨花台烈士纪念馆与南京传媒学院立足“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