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我们介绍了被冤杀的祁致中,就因为和赵尚志争论谁的功劳大而产生了间隙,最后在战斗中出现配合失误,而被赵尚志下令枪毙,今天介绍的这位和祁致中是赵尚志麾下两员猛将,在赵尚志处死祁致中的事件中,他是一个颇受争议的人物,一开始就是他先提出处死祁致中,但是后来又是他向北满省委提供了较为详细可靠的材料,使得人们了解了祁致中真实的死因。
他可谓是赵尚志和祁致中因为功劳大小而争论不休的见证人,他对赵尚志非常了解,即使自己同情祁致中也不敢表达出来,不仅如此,在赵尚志面前还要表现出顺服的姿态,后来根据他自己说就是因为怕死退缩了,所以才没敢制止赵尚志。当然因为这件事,造成了后来他离队的原因之一,使得赵尚志身边没有了可以带兵打仗的人,今天的主人公他就是戴鸿宾。
戴鸿宾出生于1911年的辽宁抚顺海浪寨杨木林子村,家里非常贫困,在他8岁那年,一家吃不上饭的父亲带着全家搬迁到了黑龙江省汤原县西北沟靠山村,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下更别说读书识字了,连能不能不饿死就要谢天谢地了。在戴鸿宾11岁的时候为了减轻家庭的负担,便出去给地主干活,而且一干就是8年,人送外号”戴半拉子“,期间受尽了地主的剥削,也尝遍了人情冷暖。
在”九一八事变“发生后,戴鸿宾怀着不当亡国奴的志向,加入了本村的反日救国会,经过党组织的培养,他逐渐成长了起来,并且在战斗中屡建奇功,在1932年已经是反日游击中队的小队长了,经过党组织的考察,在这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3年的时候,已经是东北民众联合反日义勇军总指挥的戴鸿宾率部攻打日伪占领的汤原县城,此战虽然没有拿下县城,但也给日伪造成了极大的伤亡,更是唤醒了人民的抗日激情。
戴鸿宾打仗是没得说,带着游击队今天炸日军的小炮楼,明天枪杀日军巡逻兵,搞得日军防不胜防,恼羞成怒之下的日军率大部队前往围剿,却每次都没能成功,反而每次却损失不小,最后那些伪军一听说去打戴鸿宾的队伍就打退堂鼓。随着戴鸿宾不断的胜利,逐渐成为游击队的总队长,为了扩大队伍,他亲自出面去劝说伪自卫团长张传福反正抗日,经过他的努力最终赢得了张传福的信赖,增强了抗日力量。
1935年的时候,戴鸿宾率部进入太平川,正好遇到日伪军前来扫荡,他提前埋伏打了一个漂亮的伏击战,此战歼敌数百大获全胜。击败日伪的进攻后,他一面派人处决特务,一面收缴警察署枪支和反动地主武装,还拔除了日军很多的据点,创建了太平川根据地,后来根据地逐渐发展,又开创了汤原格节河、洼大岗等4小块游击根据地,使得当地的抗日形势一片大好,得到了组织的表扬。
1936年的时候,游击队编入东北人民革命军,戴鸿宾担任一名团长,率部奉命开辟汤西根据地,才进入汤西就歼灭20多名日军,后来多次与汤西的日伪军斗智斗勇,在汤西稳稳的扎下了根,经过一段时间的战斗,又健全了地方组织,很好的开辟了汤西根据地,还捣毁了伪汤原县兴农合作社设在西北沟周家烧锅屯的出荷粮仓。为了表彰戴鸿宾的巨大贡献,党组织在1937年任命他为抗联第6军军长,率部远征大、小兴安岭,开辟松嫩平原游击区。
1938年的时候,戴鸿宾率部与日军作战,战斗失利后带着400多人退入苏联境内,那个时候苏联是中国的老大哥,很多东西全靠苏联的帮助,在戴鸿宾率部进入苏联后非常的不满,认为他擅自入境,所以中共北满临时省委为了表示一下撤销了他的军长职位,并且在党内还给了”降为候补党员“的处分。1940年5月已经回国的戴鸿宾被任命为东北抗联第3路军第12支队长,率部进入三肇开辟抗日根据地。
1940年9月11日,戴鸿宾率部攻克了丰乐镇,缴获伪币25万元和黄金60两,还镇压了伪镇长,在9月18日的时候,为纪念国耻九周年,他率部攻打肇东县,不想被日军大部队包围,损失惨重之后,戴鸿宾没有收拢队伍,却带着缴获的伪币和黄金走了,跑到了沈阳隐居起来。
抗日战争胜利后,戴鸿宾找到了党组织,向组织自首交代了脱队隐居的情况,经过审查之后被东北局任命为合江军区副司令员兼第一军分区司令员,在1945年10月15日重新入党。虽然戴鸿宾做过糊涂事,但并不影响他发挥军事才华,1946年2月奉命剿匪的他率部一举捣毁土匪总司令部,歼敌千余人,8月歼敌7千余人,打垮了土匪主力,10月抓获喻殿昌等3个匪首。
1947年戴鸿宾进入北安军政大学东北抗联研究班学习,出来后担任吉林省公路局局长,在抗美援朝爆发后,他还创办了汽车驾驶员培训学校,培训了很多的汽车驾驶员。不过在特殊时期,他以前的经历被挖了出来,遭到了严重的迫害,于1968年3月28日逝世,享年57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