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蔼龄、宋庆龄、宋美龄
上世纪初期,时局动荡,新旧阶级的浪潮裹挟着中国踉跄前行。正所谓乱世出英雄,这也就造就了无数英杰枭雄和才子佳人各展风采,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独属于自己的光芒。
宋氏三姐妹,无疑也是那个时代弄潮儿中的佼佼者,她们在不同领域各放异彩,缔造了令人津津乐道的“宋氏神话”,甚至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历史的进程。
一、初代宋氏三姐妹
大姐名叫蔼龄,她嫁给了孔子第七十五代世孙,有“财神爷”之称的孔祥熙。宋蔼龄是一个极其聪明的女子,她在结婚前就将自己的妹妹宋庆龄推荐为孙中山先生的秘书。
在她的撮合和支持下,尽管父母极力反对,宋庆龄还是和孙中山先生走在了一起,成为了“国母”。蒋中正得以迎娶宋美龄,也同样离不开宋蔼龄的大力支持。
商政联姻的成功,让宋蔼龄与孔祥熙大肆敛财,她凭着一己之力打造了宋家神话,让宋家一跃成为民国四大家族之一,让自己牢牢站在了权利和财富的中心。
二姐名叫宋庆龄,三姐妹中就数她的影响力最为深远,她追随孙中山先生一同献身革命,
在民族解放,中国革命建设,女性权利,文化教育等方面做出了杰出贡献。
宋庆龄
孙中山先生逝世后,她坚定地捍卫着“国父”的三民主义,
联合起各种不同意识形态的爱国主义者,为中国革命注入了一批又一批的新鲜血液,是二十世纪中国最伟大的女人之一。
小妹名叫宋美龄,她凭着知性优雅和出色的社交能力在政治和国际外交中左右逢源,成为蒋先生的得力外交助手,对近代外交有着深远的影响。
随着时代的变迁,第一代宋氏三姐妹逐渐淡出了历史舞台,而第二代宋氏三姐妹也正在此时悄然崛起。
第二代宋氏三姐妹是宋子文的三个女儿,宋琼颐、宋曼颐、宋瑞颐,虽然第二代宋氏三姐妹相较于她们的姑姑成就来说逊色不少,但三人仍是十分优秀的。
二代宋氏三姐妹
二、“龄”字的由来
有趣的是,这三姐妹的名字和姑姑们的风格相似,都是带有相同的一个字,那么其中都分别含有什么意义呢?
初代宋氏三姐妹名字中的“龄”一字,其实本来是“琳”,其父亲宋嘉树和倪桂珍在生下宋蔼龄时给她取的原名为“宋爱琳”。
之所以起这样的名字是因为宋嘉树在美国时,最崇敬的人就是美国第十六任总统林肯,为长女取名“爱琳”,
也是希望女儿长大后可以像林肯一样为国家和民主做出贡献。
宋蔼龄
之后的两个女儿也都同样延续了这一方法,名字中都带有“琳”一字。
关于这件事还有一种传言是宋父在美国时与一个叫南希艾琳的女人相爱,为了纪念这段感情,他把自己女儿取名为“爱琳”。
那么为什么在后来把女儿的名字改成了蔼龄,庆龄,美龄呢?
1904年,宋嘉树带着大女儿拜访《万国公报》的主编沈玉贵,沈玉贵对机灵可爱的宋蔼龄十分喜爱,得知她叫“爱琳”后,便劝宋嘉树为孩子改一下名。
宋嘉树不解,沈玉贵解释道:“爱琳一词很像外国名字,在国内最好还是改一下”,宋嘉树一向很仰慕沈玉贵的才华,便请求沈玉贵为他的女儿改名。
宋嘉树
沈玉贵略加思索,决定不做太多改动,只将“爱琳”改成了谐音的“蔼龄”,宋庆龄,宋美龄的“琳”字也就因此换成了“龄”。
初代宋氏三姐妹的名字跟宋嘉树年轻时的情债是否有关我们无从考察,
但第二代宋氏三姐妹的“颐”,则确确实实是起源于其父宋子文的旧情人。
年少只恨功未竟,十年相约终为空
1917年,宋子文在哥伦比亚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和宋美龄一起回到了祖国的怀抱。在宋庆龄的介绍下,他结识了晚晴大臣盛宣怀。
盛宣怀对这个青年才俊很是赏识,让他成为了自己儿子盛恩颐的英文秘书,同时教盛家七小姐盛爱颐学习英文。
宋子文
一个风度翩翩,博学多识,一个肤白貌美,出身名门。两人几乎是一见钟情,很快便坠入了爱河之中。
可惜的是,当时的宋家还没有发迹,对位高权重的盛家来说是不在联姻考虑之中的,而像宋子文追求盛爱颐的青年才俊更是如过江之鲫。
两人虽然情投意合,奈何盛家极力反对,被棒打鸳鸯的宋子文不堪其辱,决定辞职离开盛家。
在走之前,宋子文希望盛爱颐能和他一同私奔到广州,
可从小娇生惯养,过惯富足生活的盛爱颐不愿抛弃家族的一切,
她只能含着眼泪拿了一把金瓜子,轻轻放在宋子文手中。
宋子文
她对宋子文说道:“等你功成名就,一定要回来找我,我等你。”就这样,盛爱颐数十年如一日地守在
闺
前等待宋子文上门娶亲。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被迫分手的宋子文带着执念来到了广州,在姐夫孙中山和姐姐宋庆龄的帮助下,他的事业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功成名就之后,宋子文遇到了名媛张乐怡,她年轻貌美,活泼俏皮,又接受过新思想的教育,这让宋子文尘封已久的心再次快速跳动了起来。
盛爱颐虽然是他的初恋情人,
可一个旧时代,旧思想的女性,在褪去了热恋期的甜蜜和心动之后,两人之间的感情还能持续多久呢?
宋子文看着身边的张乐怡,心中有了答案。
张乐怡
宋子文和张乐怡两情相悦,不久后就确定了关系,不同于盛家的是,张乐怡的父母对女儿嫁给宋子文一事十分支持,两人在1927年结为夫妇。
盛爱颐听闻几欲昏厥,这个深陷爱情的可怜女人哪里想得到,
自己苦等如此之久的情郎,早在追求功利和财富的路上迷失了自我,抛弃了两人之间的约定。
宋子文张乐怡的结婚照
宋子文和妻子张乐怡回到上海后,他非常诧异地发现盛爱颐竟然还在苦苦等待自己,顿感万般的愧疚,为了纪念自己的这段感情,他的三个女儿名字中都带有“颐”字。
三、二代宋氏三姐妹
宋子文与张乐怡完婚的当年就有了宋琼颐,
宋子文对自己的长女十分疼爱,从小就给予了她最好的教学和生活条件。
宋子文一家
不管自己有多忙,宋子文回到家中之后第一件事就是陪女儿一起玩耍,就连宋琼颐出门玩耍,宋子文都要准备护卫队保卫她的安全。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为了保障宋琼颐的安全,宋子文忍痛将年仅九岁的女儿送往香港,随后又转到美国,在那里接受教育。
宋琼颐从小就出落的亭亭玉立,等长大成人之后更显得风华绝代,机缘巧合下她结识了斯坦福大学硕士冯彦达,其父冯执正是驻美国领事,和宋子文也是好朋友。
门当户对,又是世交,因此宋琼颐在24岁时就嫁给了冯彦达,两人在婚后育有两子,日子过得很是幸福。
二女儿名叫宋曼颐,只比宋琼颐小了四岁,因此两人的童年经历十分相似,都是在家中接受的教育。
宋子文和宋琼颐
不同的是,宋曼颐完美继承了母亲张乐怡的姿色,因此也是三姐妹中最漂亮的那个,这让张乐怡对她格外喜爱,而宋子文则是因为局势动荡对这个女儿关注甚少。
宋曼颐的童年虽然缺少了点父爱,但显然张乐怡更加偏爱于她,宋曼颐在五岁时,就被宋子文安排和姐姐宋琼颐一同去美国躲避战火,只能靠书信和家人传递思念。
可在那样的乱世之中,普通人家的孩子温饱尚且不谈,连生命都随时可能丢掉,
有多少天资聪颖的孩子无法接受教育,又有多少未来的社会栋梁被乱世的涛浪所淹没。
而宋家姐妹她们生活富足,衣食无忧,她们的父母有能力将她们送到大洋彼岸远离战火袭扰,让她们接受优质教育,相比之下,姐妹两人所受的那些委屈,真的算不得什么。
宋子文一家
宋曼颐与姐姐一样,像她们这样的富家子女,在婚姻的选择上要不同于寻常人家,
比起虚无缥缈的爱情,她们更在意的是结婚能够为家族带来的利益。
因此,她在加拿大结识了做中医药材的
商贾
子弟余静鹏,余静鹏当时已经在社会上有了很大的名气,余家更是家财万贯,是宋曼颐及家人心中最佳的人选。
两人结婚之后,宋曼颐的商业头脑让余家的事业更上一层楼,两人积攒了大量财富,还有一儿两女,在香港生活得十分惬意。
小女儿叫宋瑞颐,不同于两位姐姐的是,她差不多一出生就待在美国,接受了美国的教育,深受当地环境影响,
因此除了自己的肤色之外,她对大洋彼岸的中国是没有什么感情的。
宋子文一家
和两位姐姐一样,她在大学里的男友也是一位富商子弟,他的名字叫杨成竹,是菲律宾国内的名门望族,家庭十分显赫,两人结婚后育有四个孩子,定居在菲律宾。
第二代宋家三姐妹的生活听上去并没有她们姑姑们那样充满了传奇色彩,但她们的生活都很富足幸福。
这也得益于初代宋家三姐妹对宋家的贡献,让宋家一跃成为民国的四大家族之一,
宋家的经济实力和社会地位决定了她们不需要经历太大的风浪即可拥有大量财富。
四、大洋彼岸,远望故土
随着解放战争的爆发,国内局势急剧变化,偌大的蒋家王朝仿佛被虫蛀空的大树,风雨稍动便摇摇欲坠,而宋子文身为蒋中正的左膀右臂,自然是被栓在了同一条船上。
蒋中正败退台湾之后,多次密电宋子文,想要邀请宋子文继续辅佐他的工作,宋子文这才感受到权利是一把双刃剑的真正含义。
宋子文和张乐怡
权利能带给宋子文多大的利益,就能给他带来多大的风险,
他深知此时稍有不慎便要满盘皆输,因此整日唉声叹气。
张乐怡看出了丈夫的顾虑,她三番五次劝诫丈夫不要因为交情和对权利的贪念前往台湾,急流勇退才是最好的选择。
宋子文考虑再三,听从了张乐怡的选择,放弃了自己的职位,选择从权利旋涡中抽身出来,他逃离了大陆,到美国和宋琼颐一同定居。
两鬓斑白的宋子文身在异国他乡,十分想念祖国,
总想回到大陆去看看,可惜一直没能等来这样的机会。
1971年4月25日,宋子文在一场宴会上因鱼刺卡住气管,导致心力衰竭,意外身亡,这个褒贬不一的复杂政治人物,就这样草草地离开了人世。
宋子文
大女儿宋琼颐从小在中国长大,在父亲的耳濡目染下对祖国有着很深的感情,最终在晚年等到了回国的机会,带着一家人回到了上海祭祖,也算是了却了宋子文的遗愿。
值得一提的是,第二代宋氏三姐妹虽然都有着显赫的身家,但她们都同样保持着低调和谦逊,
这与宋子文贯彻的教育理念是分不开的,这种观念即便到现在都值得去学习。
五、原生家庭教育贯彻儿女一生
网络上有这样一句话:“幸福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
原生家庭的教育理念对儿女的成长是至关重要的。
而这一问题,恰好是很多家长所忽视的,靠着物质支持,粗暴性关心,忽视孩子的心理健康的方式教育孩子,往往会造成孩子性格上的残缺。
宋子文夫妇显然在教育上是很成功的,尽管他们有优质的物质条件和教育条件,可他们并没有将孩子丢给保姆和老师,而是亲自培养,言传身教。
宋子文稍有空暇,便会回到家中陪伴子女玩乐,对于她们提出的问题,他从不敷衍了事,而是认认真真地解答,
这一点即便放到现在也是很多家长难以做到的。
宋子文和张乐怡
宋子文的教育理念十分超前,他抛弃了传统观念下严父慈母的惯有意识,用“慈母”的方式和孩子们相处,因此在宋琼颐的采访回忆中,父亲跟自己姐妹的关系是十分亲密的。
张乐怡更是言传身教,从小就要求子女养成自立的习惯,十分注重和孩子之间的情感表达和沟通。
自己身陷政治泥潭中无法自拔,宋子文便要求女儿们能做一个正直的人,对她们的教育十分严格,
决不允许她们同别人比较,要保持低调谦逊守时的美德。
因此即便宋琼颐和宋曼颐很早就离开了父母,到大洋彼岸生活,可她们的性格和处事方法都没有受到什么影响,这样的生活更激发了她们身上坚韧,自立的品质。
宋子文一家人
第二代宋氏三姐妹性格各异,为人处世的方法也各有不同,但她们都没有成为坐享其成的纨绔,而是懂得为自己的人生奋斗,通过努力创造更多的财富。
她们继承了父亲的教育理念,并将这些理念贯彻到对子女的培养中去,将低调自强的品质秉承了下去。
宋子文去世后,面对铺天盖地的猜忌,这三姐妹从没有任何解释,只是将宋子文的一切资料交给了专家去评判,是非功过靠事实证明。
现如今,我们很少能听到关于第二代宋氏三姐妹的消息,只能从一些媒体报道中得知她们生活的都很平淡幸福。
宋琼颐晚年
她们没能像初代宋家三姐妹那样成为传奇,但她们能在各自的领域中过着想要的生活,达成了自己此生的目标,她们的人生何尝不精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