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清泉第5军从昆明开赴江淮地区、担任卫戍首都南京的作战任务后,在淮南地区和新四军淮南军区打了第一仗,取得胜利。在新四军方面,叫淮南保卫战,在国民党方面,叫六合马家集之战。
邱清泉是于1946年1月离开昆明的,3月到达浦口,拱卫首都南京。他带来的只有两个师的兵力,即第45师和第96师,师长分别是郭吉谦、黄翔。第96师是于入缅作战前归属第5军的,第45师是抗战胜利前夕归属第5军的,两个师的前身都是地方部队,然而此时已经中央军化,第96师的战斗力略强于第45师,主力第200师还在昆明整训。
而新四军这边,是新四军各部北上后,于1945年12月刚刚复建的淮南军分区,周骏鸣任司令员,萧望东任政治委员,梁从学任副司令员兼参谋长,余立金任政治部主任,归华中军区领导。因新四军第2师北进,他们手中只有一个第6旅和淮南独立旅,1946年6月,第5旅重返淮南,加强作战力量,与第6旅、独立旅组成新的第2师,领导机关由淮南军分区兼。
就是这支部队,却直扣南京北大门,成为国民政府的直接威胁,因此邱清泉的第5军调江淮后的第一战便是和这支部队开战的。他命令驻六合的第45师向天长进攻,第96师由来安向盱眙进攻。
当第45师走到马家集时,部队开始闹起了霍乱,一天死亡数十人,邱清泉不以为意,仍然命令部队攻击前进,正好钻进了新四军第5旅、独立旅布设的包围圈,第45师被围三天三夜,双方各有伤亡。
而第96师视友军于不顾,绕道马家集,直取天长,中途遭受华中军区特务团阻击,很快被第96师击溃,阻击失败。而打到天水的时候,又重创守备天长的第5旅第15团。新四军防线被打破,被迫后撤。第45师、96师穷追不舍,新四军损失惨重,连失十几座县城。
对于这次规模不大的战役,新四军方面检讨为:除敌强我弱、孤军奋战,缺乏大兵团作战经验,协同动作失调,准备不足等原因外。还有政治上的原因,对长期作战准备不足,梦想着敌人会因军调而停止进攻;在军事指挥上,采取单纯防御,分兵把口,致使兵力分散,顾此失彼,忙于应付,步步陷入被动,始终未能转变敌我之形势。最后将武装及地方政权撤退,造成战争初期的重大损失。
而在国民党方面,除了稳定南京门户的胜利外,仍然做了检讨,认为各部没有配合好,只是把新四军赶走了,而没有歼灭其有生力量:“本战斗费时费力,结果仅将共军赶入第8绥区战场,此非战之罪也,实归咎徐州绥署之大军统率太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