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从两河流域视觉分析乌尔第三王朝灭亡的原因
创始人
2025-07-22 10:03:59
0

在西亚荒凉的土地上,默默流淌着两条河流。它们共同孕育了创造了无数世界之最的古老文明——两河文明。古代两河流域民族众多,彼此之间不断争斗,长期竞争、相互融合下造就了这一辉煌的古老文明。这里是人类文明的大熔炉,锤炼数千年。在这数千年的历程中,曾经诞生了一个名为“乌尔第三王朝”的政权,辉煌一时。

一.历史从苏美尔开始

乌尔王乌尔·那穆在公元前2113年暂时稳定了混战的局面,统一了两河流域的南部地区,从而建立了乌尔第三王朝。《苏美尔王表》显示,“天赋王权”第三次转移到了乌尔城,故被后世称之为“乌尔第三王朝”。由于这是苏美尔人在经历了阿卡德王国和古提人统治之后的重新夺回的河流域地区政权,因此乌尔第三王朝又被称之为“苏美尔复兴期”。

乌尔 ·那穆在位期间在全国各地大兴土木,建造了许多大型建筑并流传至今。位于乌尔的巨大神庙至今仍可被人们凭吊。也是自乌尔·那穆时代起,开始使用了“苏美尔和阿卡德之王,四方之王”这一称号。

1947年以前,人们普遍认为《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法律汇编,并且这个认知普遍流传至今日。但事实上,1952年苏美尔学家拉克美尔就发现了乌尔·那穆创造并发布的法典《乌尔·那穆法典》,该法典的发现将人类制定法律的历史提前了近三百年,《乌尔·那穆法典》,也理所当然的成为了现今所知的人类历史上最早存在的法典。但是,这只不过是苏美尔人短暂的复兴与最后的辉煌。

公元前2004年,位于伊朗高原西部的埃兰人攻破了乌尔城,乌尔第三王朝的末代国王伊比辛,乌尔第三王朝就此灭亡。尽管伊什比埃拉试图挣扎,夺回了乌尔城与部分苏美尔地区的控制权,并以乌尔第三王朝继承者自居,但这仍然改变不了苏美尔人自此彻底退出历史舞台的结局。

闪族人继承了苏美尔人的文明成果,建立了巴比伦帝国与亚述帝国,以苏美尔人文明为根基,进一步发展并壮大了两河文明,将其一步一步推向高峰,走向辉煌。

二.王朝消亡:传统观点

来自伊朗高原的埃兰人俘虏末代国王伊比辛至苏萨,这一事件对于整个苏美尔民族、甚至整个两河流域都有着巨大的影响。首先,苏美尔语言从官方语言和常用口语的绝对地位急速下降,仅作为书面语或者宗教祭祀专用语,大致地位就类似拉丁语之于欧洲中世纪。惨留下来的苏美尔民族也在现实的无奈下融入到其他民族,直至最后被彻底同化。

关于乌尔第三王朝灭绝的原因众说纷纭。最早开始探讨其灭亡原因的是古巴比伦时期(公元前2003年——公元前1595年)的《乌尔城陷哀歌》,这是一部十分典型的现王朝修前朝史的例子。在这部史类文学作品中,作者简单粗暴地将“神的旨意”作为王国的原因。

虽然将神的旨意作为亡国原因太过虚幻,但是不得不说,这确实反映出了一些问题。神的旨意、天灾、外敌入侵等因素成为后世作家们心照不宣的共识。古巴比伦作为乌尔第三王朝的接棒政权,按理说应当是可以从中窥伺到一些导致王国灭亡的真实因素。但是,神权影响下的两河流域文明是很难完全站在现实角度上,精准的剖析王朝灭亡的现实因素的。

随着亚述学的建立,亚述学家对于亚述的前身——乌尔第三王朝的探析从未停止过。在诸多学者之中,日本学者五味亨的研究最具代表性。在五味亨先生的研究中,他认为乌尔第三王朝灭亡的真正原因是由于末年粮食减产从而引起的经济危机最终导致的。

除了天灾的因素外,人祸的部分造成的影响也十分巨大。长期的对外战争使得大量劳动力应征入伍、大量的粮食充公军粮,从而使得居民正常食用的粮食大量短缺。除此以外,末王伊比辛统治初期,乌尔的整个国家体系几近崩溃。

三.王朝消亡:内部原因与外部原因

在以上的前人研究成果基础上,笔者试图讨论一下刘昌玉先生所提出的关于王国灭亡的新的观点。

首先,王国的灭亡,内部因素一定有着很大的影响。乌尔第三王朝的存在时间并不长,满打满算一百零九年,经历了盛极而衰的历史过程,在这之中,王国的内部政策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个王国的最终走向。

以往,学者们将目光重点放置于王朝末年由于粮食短缺而导致的经济危机,但是我们更加深入地思考一下,经济危机的出现,归根究底还是与国家政策相关。王位的继承问题所诱发的统治阶层之间的权力争夺,以及国王个人形象过于神化带来的信仰危机,这是王朝坍塌的根本原因。

建国短短的百十年间,乌尔第三王朝经历了数次不为人知的朝堂政变与王位继承危机,屡次动乱一点一点的削弱了整个王朝的统治基础。在舒尔吉统治期间,他自称为神,为自己建立神庙、神化自身形象,通过“王权神授”虽然迅速加强了中央集权,但是其弊端也不可忽视。

削弱了原有王朝保护神的至高地位,激化了王权与神庙集团之间的矛盾;国王自身的神话也削弱了周边邦国的地位,内外政权同时遭到不满、受到威胁。因此,政治与经济上的双重危机,是乌尔第三王朝灭亡的直接原因。

其次,来自外部的边疆危机自王朝建立伊始便始终存在。王朝西部的阿摩利人始终虎视眈眈,东部的埃兰人更是后来直接灭亡乌尔第三王朝的始作俑者。王朝存在的百余年间的历史进程,就是三者之间的复杂关系不断演化最终形成的。

四.结语

一个王朝的灭亡绝不是单一因素影响所能够造成的的结果,一定是多方原因相互作用而导致的。乌尔第三王朝灭亡的根本原因是内部统治阶层的腐烂与政策的失败,埃兰人的侵入不过是起到催化剂的作用而已。内忧将整个王国掏成了一副空壳子,外患一旦来临,便毫无还手之力。我们应当从中吸取教训,反省并深思。

参考书目:

[1]李彦:《两河之间:美索不达米亚揭秘》,中国画报出版社,2009

[2]盛文林:《西亚文明的摇篮:两河文明》,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14

相关内容

原创 ...
李元霸太厉害了,尤其是在《说唐》中,他是没有敌手的。自从他在晋阳宫...
2025-07-22 04:33:29
原创 ...
作为历史上元末明初数一数二的猛将,常遇春在单老经典之作《明英烈》中...
2025-07-22 04:33:21
中国为何很少拍摄元朝历史剧...
中国为何很少拍摄元朝历史剧:多维度解析 在中国丰富的历史长河中,元...
2025-07-22 04:33:07
原创 ...
在那遥远的大清王朝,紫禁城内的故事如同一幅幅画卷徐徐展开。在这金碧...
2025-07-22 04:33:01
澎湃气候国际论坛探讨南南合...
9月22日,第79届联合国大会在纽约召开。联合国秘书长安东尼奥·古...
2025-07-22 04:33:00
原创 ...
明末时期,天下大乱,此时的明朝已经是风雨飘摇,没有了往日的辉煌。这...
2025-07-22 04:32:58
原创 ...
赵云是一位低调严谨的战将,面对刘备也只会有服从与谨慎,但是在绵竹城...
2025-07-22 04:32:57

热门资讯

原创 宁... 新中国成立后的一天,在河南沁阳县郊区的北孔村,有一个叫宋大保的孩子正在学校读书,当时语文老师正在给同...
原创 1... 1962年,毛主席在宴请末代皇帝溥仪的时候问了大清的传国玉玺在哪里?溥仪愣了一下,老老实实回答说玉玺...
原创 “... “万顺德”:民国时期苦水最大的字号商铺和邮政官方代理商 民国初期,在苦水堡,苦水堡的政治中心设在北关...
原创 这... 在《天下无贼》里,葛优说:21世纪什么最贵?人才! 其实不止21世纪,古往今来人才都决定着一个朝代...
赴一场丝路之约 9月27日至12月27日,来武汉大学万林艺术博物馆,共赴一场丝路之约!9月27日,“交河一万里——吐...
原创 那... 时间走到公元755那一年,当时咱们大唐朝正值盛世时期,没想到就在这个时候,马嵬驿却悄悄地发生了一场令...
长江口二号古船考古发掘工作正式... 澎湃新闻获悉,9月28日上午,长江口二号古船考古试掘启动仪式将在上海市杨浦区上海船厂旧址1号船坞长江...
原创 历... 重新审视"扶不起的阿斗":刘禅真的无能吗? 刘禅这个名字,在我们脑海里一直跟"无能"、"懦弱"挂钩。...
原创 如... 风卷云舒,惯看桑田变沧海;古往今来,多少故事笑谈中! 戈尔巴乔夫并非是苏联的“掘墓人”,相反,俄罗斯...
原创 2... 这位老谋深算的魏国重臣,向来对诸葛亮推崇备至,却在此刻露出了不屑的笑容。他对众将感叹道:"诸葛亮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