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国家历史上,曾有过数百位帝王,在这些人中,有的让我们恨得咬牙切齿,有的让我们感到十分可惜,还有的让我们哭笑不得,不知作何评价。
我们今天要说的便就是让我们感到十分可惜的帝王中的两位,他们都是属于有着雄才大略的一代明君,如果给他们足够的时间,一统天下指日可待,可惜,天妒英才,两位明君都出师未捷身先死,给我们留下了无尽的遗憾。
第一位悲情至极的君王——宇文邕
公元五百三十五年,曾经一统北方的北魏朝廷在风雨飘摇中走向分裂,宇文泰携南阳王元宝炬在长安建国,史称“西魏”,权臣宇文泰把持着朝政,公元五百五十七年,宇文泰的侄子逼迫魏帝禅位宇文泰之子宇文觉,宇文邕被封为大将军。
同年九月,北周孝闵帝宇文觉被权臣宇文护废掉了,拥立宇文毓为帝,这就是历史上的北周明帝,在南北朝时期,这也算得上是一位不错的君王了,可惜,他在位不到三年,便被权臣宇文护毒杀,十七岁的宇文邕被宇文护立为周帝。
宇文邕即位之后,整个北周朝政动荡,权臣宇文护把持着朝政,宇文邕的命令甚至出不了皇宫。宇文邕深知宇文护实力之大,自己的两个哥哥都因为想要对把持朝政的宇文护动手,导致丢掉了皇位,甚至连命都没能保住。所以,宇文邕即位之后,一直韬光养晦,对宇文护一直十分器重,由于此时宇文护的势力已经极大了,他没有像对待宇文邕的哥哥那样对君王充满敬畏,而是经常在宇文邕面前专横跋扈,不止一次流露出想要取而代之的想法。
公元五百六十四年,宇文护率军东征北齐失利,使得宇文护的威望大减,为宇文邕除掉宇文护创造了条件。不久,宇文邕诛杀宇文护,并除其党羽,使得权力回到了君王手中。
宇文邕掌权之后,改元建德,开始改革官制,富国强兵,使得本来实力弱于北齐的北周王朝转弱为强,在休养生息之后,在公元五百七十五年,宇文邕发动了灭亡北齐的战争,同年攻克洛阳,一度逼近北齐首都邺城,奈何宇文邕染病不得已而退兵。次年,攻克河东重镇晋阳城,从此北齐朝廷门户洞开,岌岌可危。公元五百七十七年,宇文邕亲自率兵攻克邺城,北齐灭亡,北方宣告统一。
在灭亡北齐后,因为北方的突厥帝国咄咄逼人,宇文邕又不愿像先辈一样对其俯首称臣,和亲求和,于是在第二年,亲率大军北征突厥,却可惜启程没多久宇文邕便病倒了,在这一年的六月,便撒手人寰,走到了人生的尽头,为杨坚篡位埋下了伏笔……
第二位悲情至极的君王——柴荣
柴荣一生南征北战,西破后蜀,南征南唐,大大削弱了这两个强国的实力,使得此后这两国实力迅速下降,为赵匡胤后来轻轻松松攻灭这两个国家奠定了基础。
公元九百五十九年,为收复“儿皇帝”石敬塘割让的幽云十六州,柴荣率军北伐辽国,仅仅四十多天,便收复三州之地,正在柴荣准备乘胜追击之时,他突染重病,只得匆匆班师,回到汴梁,不久便离世,若是上天能多给柴荣十几年,估计都没赵匡胤什么事了。
“时也,命也,运也!”或许是宇文邕和柴荣都没有一统天下的命吧,这才使得他们都是出师未捷身先死,让后人无限感慨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