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在古代,百姓深受战乱、天灾、疾病等所害,本就难以为继。若是再加上那繁重的徭役赋税,则更是致命的打击。不少穷苦百姓到了最后无奈卖儿卖女,甚至易子而食,在这样的情况下,要么等死,要么拼出一条活路。因此不少人纷纷揭竿而起,其中最有名的便是闯王李自成。
作为明朝末年最具传奇色彩的农民领袖,他以一句“开了城门迎闯王,闯王来了不纳粮”为口号,触动了百姓的内心,同时也将这星星之火,燎遍了整个中原大地。每当百姓得知闯王要来了,往往李自成军还没啥动作,百姓便先行下手。这也使得农民军一路所向披靡,最后直逼北京,从而覆灭大明。不过,在农民的帮助下,他们可以推翻已经陷入绝境的明朝,却根本无法与清朝的虎狼之师抗衡。最终,在接连的失败之下,李自成带兵逃至湖北九宫山。没想到却被当地农民姜大眼误杀,一代农民军的传奇也画上了一个句号。
不过,李自成虽死。但其生前麾下亦有20余万军士,他们都去哪了?难道全覆灭了么?其实不然,自李自成死后,其麾下大将刘体纯、郝文忠等人,便收拢各部坚决抗清,在一年间的多次战斗下,农民军伤亡惨重,但他们同样也对清朝还以颜色。历经千辛万苦后,各地农民军终于齐聚兴山,并以此作为大本营。此次会合,制定了坚决反清的作战方针,并推举李自成旧将刘体纯为首领。在他的指挥下,大军连克附近20余县,此后日常务农操练,常常奇袭清军,令清军头疼不已。
顺治帝曾命多尔衮率军剿灭贼寇。然而这支农民军却是出乎意料的强,他们有组织,有纪律,借助复杂的地形,不仅多次击败清军,甚至一度有反攻之意。康熙继位后忍无可忍,于1662年命李国英等大将,率军10万剿灭义军。面对如此多的清军,虽然义军誓死抵抗,但还是寡不敌众,最终被合围在包围圈里。
由于围困时间较长,义军中出了不少叛徒,他们给清军指路,使得义军多次陷入绝境。1663年12月,刘体纯战败身死,次年8月,义军最后的希望李来亨部也被围歼在茅麓山,起义就此终结。然而,这场战火却足足烧了21年,更让清人了解到了汉人的不屈,从而将屠杀政策变为安抚。在此道上,他们居功甚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