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书南
编辑:弘文
飞夺泸定桥是我国军事历史上伟大的战役之一。没有经历那个年代的人很难想象当时是多么的凶险,现在我们也只能通过历史记载和电影资料来回顾那一段艰难的历史,提醒我们今天的美好生活是多么的来之不易。
而当时为何敌军只拆掉木板而不弄断铁链,也由川军老兵告诉了我们历史真相。
飞夺泸定桥是必达目标
虽然红军在1935年成功渡过大渡河,但问题仍旧摆在红军面前。一是要让红军万人大部队全部渡河,至少需要2个月,但当时的情况并不允许耗费这么长的时间。但是如果强行和敌军开战,那么红军也不一定就能取胜。
经过多番商议,最终决定,红军必须要飞夺泸定桥。这是当时形势下的最佳选择,同时这也是一个极为困难的任务。
困难之中的希望
在红四团抵达泸定桥时,问题再次出现了,桥上的木板已被敌人抽走。但奇怪的是,泸定桥并未被完全摧毁。
川军老兵分析过这个情况,认为敌人之所以这么做,一是因为敌军也不知道红军是不是会从这里经过,过往错误的情报使敌军吃了不少亏,所以这次他们只是抽掉木板,给自己留下后路。
二来红军日夜兼程,赶到泸定桥的速度大大超出了敌人的想象,无奈之下只能抽掉木板增加渡桥的困难。最后,敌军长期驻扎再次,毁桥对他们自身更加不利,所以抽掉木板而不是毁掉泸定桥是最好的选择。
飞夺泸定桥
可是,敌人想不到,抽掉木板并不能阻挡红军前进的脚步。红军战士冒着枪林弹雨,不顾自身安危,勇敢向前,最后勇夺桥头。在和东岸部队汇合后,最终夺下泸定桥,为统一战线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值得注意的是,当时敌人也没有将桥上木板全部拆除,而是将桥两侧的木板移走,这也是红军能够夺桥的原因之一。而且另一路红军的达到敌军后方,为飞夺泸定桥创造了条件,并且当时红军还有另外一个地点过河,只是泸定桥的速度会更快。
总之,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红军也是占据了天时地利人和,最终取得了胜利。我们要珍惜今天的生活,同时铭记先烈们的付出,为建设强大的中国继续努力下去。
(本文为原子之城原创,图片素材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