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他是大将之首的儿子,两次被父亲送上前线,一生最爱是一把枪
创始人
2025-07-21 10:03:49
0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回顾我国近代发展的历史,屈辱与艰辛永远是脱不开的名词,在我国艰苦卓绝的发展过程中,无数将领士兵既是我们最坚实的前锋,也是强有力的后盾,为我国的建设事业添砖加瓦。

他们有的名传千里,有的默默无闻,但都是为了国家吃苦耐劳的勇士,而我们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粟裕大将就是其中一位。

俗话说:“虎父无犬子”,作为这样一位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主要领导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大大将之首的儿子,粟戎生显然也是一位为了中华之崛起而殚精竭虑的战士。

他也有着“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的勇气,有着“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的志向,有着“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的经历。他的一生,伴随着戎马与辛劳。最终为了国家而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白马金鞍从武皇,旌旗十万宿长杨

戎生戎生,便是在战斗中出生的意思。伴随着抗日战争的硝烟与战火,粟戎生在1942年的江苏扬州出生了。从出生开始,粟戎生便在战斗中度过着他的童年。

与其他的小孩不同,作为粟裕的小孩,从小便受着身体与精神上的训练。粟裕对于儿子,是寄予了厚重的期望的,他也希望儿子能够继承自己的衣钵,今后能够保家卫国,成为国家所需要的人才。

粟戎生说:“父亲并不希望子女在安逸的环境中成长,哪里危险,哪里艰苦,父亲就想方设法要求子女去哪里锻炼。”粟裕总是利用自己的能力,将儿子送到危险的地方去锻炼,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正是这些九死一生的经历,正是因为这些艰难险阻的考验,粟戎生才有了常人没有的胆识与卓见。

当兵,一直是粟戎生的夙愿。他在哈工大学习了导弹专业,在毕业后,许多同学选择了去单位,去机关,去做教员,去过上衣食无忧,平平安安的生活。

可是粟戎生却与众不同,他没有选择旁人眼中安逸的生活,他选择了上前线,奔赴一线当兵,用自己的力量来保家卫国。

粟裕曾告诫自己的儿子:“做兵,就要从头做起。”父亲的教诲总是萦绕在粟戎生的耳畔,此时抗美援越的战争正在轰轰烈烈地打响,渴望建功立业的粟戎生虽毕业于哈工大这样优秀的大学,却仍选择到了云南援越抗美前线的一个导弹分队。

从战士到排长,粟戎生一干就是四五年。在这里,环境艰苦,战火纷飞,在战场上一不留神就会顷刻间在炮弹与枪火下命丧黄泉,他说:“前线的生活是很紧张的。敌情多时,每天要有4次以上的战斗警报。谁也不能远离阵地,警报一响,就拼着命跑到战位。”

这就是前线的生活,云南的环境不似北平那边,阴晴无定的天气使得战士们苦不堪言,在生活与作战中遇到了巨大的困难。

同时粟戎生本人也是一个朴实善良,善于学习,乐于助人的将士。在云南的战场上,他总是运用自己博学多智的头脑,教导战士们自己的专业知识,教会他们如何运用导弹来给敌人们毁灭性的一击。在战斗生活中遇到了不明白的问题,也不耻下问,向老将们虚心求教。

从新兵到排长,粟戎生总是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他走出的每一步都是伴着自己的踏实苦干所换来的。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粟戎生在云南抗美援越战斗经历了四五年,终于,在1969年,宝贵的机会来临了,他本有机会结束他的军旅生活,回到安稳的内陆,以他的学历和资历,完全可以坐上很好的交椅,过上令人羡慕的优渥生活,可是在这战火纷飞的国际环境中,即使是片刻的安宁也不曾拥有。

粟戎生刚从部队调回内地,以为能够开始过上安稳平安的日子,再也不用经历了战乱的噩梦,可是战火却再度袭来。

此时中苏边境的形势再度紧张起来,战火在珍宝岛上熊熊燃烧。粟裕当然是希望儿子能够报效祖国的,所以,他再一次将自己儿子送往了前线,让他在前方发光发热。

粟裕戎马一生,为祖国的伟大事业捐献了自己宝贵的青春,付出了满腔热血,而他的儿子,也就如同他的名字一样:戎生。戎马一生,也过上了和父亲一样杀敌立功的军旅生活。就这样,满怀雄心壮志的粟戎生踏上了北行之旅,这也是他第二次上前线。

在北方,战场上的生活条件比南方还要苦得多,粟戎生后来回忆道:“粮比例大,蔬菜供应较差;气候恶劣,干燥、严寒,需要有坚忍的毅力。我都顶过来了,一点一滴按照父亲的要求去做。”

不论何时,父亲的教诲永远如同月亮一样在粟戎生的头顶照耀,为他指明方向,即使是在最艰苦的绝境下也未曾放弃过希望。爱国的旗帜永远在他的心中高悬,他的心中始终飘扬着真挚的爱国之情。

在北方,无数危险的作业等着他们的部队,他们需要打坑道,可这是一件十分危险的工作。破烂的石质使得塌方肆虐,作业的地方甚至危险过战场,一次小小的偏差可能就会使得石块轰然倒下,威胁到所有将士的生命。

在作业中,粟戎生总是亲力亲为,父亲曾经教导过他要爱惜战士们的生命。每个战士都不是草芥,人命的价值不是金钱能够衡量的,粟戎生比谁都清楚生命的分量。

在排险中,他总是身先士卒,知道确认完全安全,才会让战士前来。上天是眷顾他的,在三年的施工中,未曾有过一起伤亡事故,所有将士最终全部平安归来,这也是粟戎生出色领导的成果。

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在粟戎生戎马一生的生涯中,经历了无数的战斗,最不愿放下的竟然是腰间的手枪。在他五岁那年,父亲就送过他一把小手枪,这把小手枪虽没有什么实际作战能力,却作为象征一直印在了他的心中。他成为士兵,保家卫国的梦想便在那时悄悄埋下了种子,并且逐渐开出花来。

在数十年的战斗生涯中,无论是当兵,还是后来成了高级指挥员,他的腰间总是别着一把枪。

枪,成了陪伴他战斗岁月的必需品,陪着他成长,陪着他战斗,陪着他九死一生,陪着他功勋满盆。慢慢地,陪着他的不仅仅只有枪,还有他引以为傲的炮弹、各种陆地武器。但是不变的却是他对祖国的一片赤诚之心。

在粟戎生的生涯中,他放弃了本可以选择的安逸生活,选择了奔赴一线,亲力亲为,用自己的双手来实现自己的夙愿。

或许在旁人的眼光中,粟戎生只是被父亲粟裕一手推上了前线,但是实际上他做出的每一个选择,都是不违初心,是遵从自己的内心所踏足的道路:不求功名利禄,只求祖国繁荣昌盛。

小结

“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在中国的历史上,能人将领层出不穷,他们总是为了我国的发展而奉献出了自己的全部,而我们生活在这样一个和平安全的中国,是脱不开他们的功劳的。

对于每一个保家卫国的将士,我们都应该怀揣着敬意,同时也不要忘了就算在现在的环境中,也要树立一颗爱国的心,永远不要忘记我们脚下这片古老的土地还需要我们自己来守护!

相关内容

高尔夫传奇泰格·伍兹将迎娶...
据美国体育媒体《Athlon Sports》6月29日报道,现年5...
2025-07-21 08:38:31
梧桐山上演高手对决,罗湖持...
7月19日,2025年“三国赤壁古战场杯”中国围棋甲级联赛(罗湖专...
2025-07-21 08:38:05
杨瀚森确认将回国征战亚洲杯...
7月20日,据央视体育消息,杨瀚森将回国打亚洲杯。 今天开拓者负于...
2025-07-21 08:37:58
“00后”求职流行“反向背...
“00 后”求职正流行“反向背调”。如今的 00 后在求职过程中不...
2025-07-21 08:37:31
18岁短跑田径运动员虞锦车...
据津云新闻7月20日报道,7月3日,短跑田径运动员虞锦车祸去世,年...
2025-07-21 08:37:15
这个夏天 多种新方式玩转京...
“星光·燕赵号”的文化元素 “星光·燕赵号”的沙发椅可以转向窗...
2025-07-21 08:36:21
贵州旅游3天报价花费多少,...
随着春天的脚步渐行渐远,我渴望在初夏的时节里,寻找一处既能欣赏自然...
2025-07-21 08:36:16
组团去重庆玩五天花多少费用...
重庆,这座充满魅力的城市,以其独特的山城风貌、丰富的历史文化和令人...
2025-07-21 08:35:29
福州市区优质普高分数线普涨
近期,福州市区的优质普高分数线呈现出普涨的态势。这一现象引起了广泛...
2025-07-21 08:35:13

热门资讯

原创 中... 重瞳,简单的说就是一个眼睛里有两个瞳孔。 据史书所载,中国历史上出现过八个生有重瞳的历史人物:造字圣...
原创 原... 此国虽已灭亡,却对世界有着重大影响,至今仍被仰望! 文/添霸霸 我们都知道,时代更迭的很快,一些国家...
原创 国... 我们一手拿着科技的利剑开辟未来,一手拿着传统的药箱给前进的人类疗伤。——曲道奎 泱泱华夏上下五千年的...
原创 唐... 姚汝能 大唐开元初年的政事权力几乎全在名相姚崇的操控之下,这既是因为玄宗的信任,也是由于姚崇个人能力...
原创 冯... 民国军衔制度比较有特色,上将衔就三种:特级上将、一级上将和二级上将,而且还有独特的中将加上将衔。而冯...
原创 江... 中国人素来注重姓氏。 “姓”不仅仅是名字的组成部分,一个简单的文化符号。它同时代表了一个人的血缘传承...
原创 终... (作者:赵辉)华夏文化究竟诞生在哪里?中华文明的起源究竟在何方?是中国历史学界与考古学界长期以来孜孜...
山西大同铁路医院前身——大同神... 大同铁路医院前身——大同神学院(一) 本文作者:一颗青松 ; 一,大同神学院的诞生 1922年...
原创 1... 1936年秋,张学良和蒋介石在华山留下了一张合影。 看似兄弟情深,但如果仔细观察他们的表情,你会发现...
原创 真... 被气得面红耳赤,即将在爆发边缘的雍正帝看着底下仍在耿直发言的臣子,恨不得直接掐死他。而那人仿佛无所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