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对于曹操这个人物,一直以来褒贬不一,他让让人敬仰,也让人害怕,就算是三国时期最大的赢家司马懿,也十分惧怕曹操,那么曹操为何会让司马懿如此惧怕呢?
春秋时期三家分晋,三国末期三家归晋,历史就像是一个轮回,充满了戏剧性,三国时期魏蜀吴三国打的不可开交,刘备曹操孙权手下都各自有数不尽的谋士和英雄,但是谁也没想到,最后的赢家居然是司马懿和他的子孙后代。
司马懿原先只是一个跟随曹操的谋士,他可以说是诸葛亮的一生之敌,为了更好的北伐,诸葛亮还设计让司马懿丢掉了官职,才敢兴兵北上。司马懿这等人物,特别能忍,他曾经为了躲避皇帝的猜忌在家装病,曹叡派人去拿针刺司马懿,结果司马懿居然忍住了疼痛,装病装得特别想,瞒过了曹叡。只能说成大事者,能忍常人之不能忍。司马懿能够对抗诸葛亮,间接控制皇帝,但是唯独害怕曹操,这其实跟曹操的性格有很大的关系。
曹操为人仗义,疾恶如仇,据说他小时候不爱读书,到处撒野,许多人都觉得他肯定做不成大事。但是曹操却在20岁那年就在洛阳任北部尉,洛阳的权贵十分多,风气也不好,曹操年轻的时候一心报国,处置了当地许多个贪官污吏,那些仗着家族势力为非作歹的人都被曹操清理了遍。
曹操本身就出身世家,祖父官至九卿,家大业大,丝毫不用惧怕洛阳的贵族势力,这一时期也初步彰显了曹操的领导能力,可以看得出他不是一个纨绔子弟。后来他又去了济南当官,对于当地的腐败现象严厉打击,做事果决狠辣,雷厉风行。当地的人们都说他是个难得的人才,曹操除了为官之道,还会作诗,他的才华和名声吸引到了一大堆追随他的人。
紧接着,曹操奉命镇压了黄巾起义,因为董卓意图篡国,他占据兖州,组建青州军,凭借着自身的军事才能在官渡之战大败袁绍,稳定了北方。当时的刘备还只是曹操的手下,诸葛亮还没出山,孙策也还没创业,孙权更是没生出来。一时之间,曹操声名远播,成为了当之无愧的“乱世巨星”。
司马懿此时也只是曹操手下的一个谋士,他有才华,懂得隐忍,曹操对他来说是知遇之恩的主公和有强大人格魅力的雄主,司马懿在曹操面前,一直都是恭敬内敛,从不敢忤逆曹操。曹操在时,司马懿的才能就被他看出,但却没有重用他,导致在三国前期根本没有司马懿的戏份。
曹操还有一个优点,那就是认人很准,他在刘备还是是个使君的时候就看出来他是个英雄,在关羽还只是个弓箭手的时候就愿意让他去斩华雄,可见其慧眼识珠。对于司马懿,曹操也没看走眼,临死之前托孤的时候他就对曹丕说,司马懿非人臣,必干预曹家的事情。
曹操亲自选择了四位大臣托孤,虽然他看出来司马懿有野心,但是毕竟认可司马懿的才华,所以才嘱咐他好好辅佐曹丕,其他三个也是用来牵制司马懿的,但是令曹操没有想到的是,司马懿居然这么能活,生生熬死了自己的儿子和孙子。
曹操死后,曹家再也没有人能够牵制司马懿,曹丕虽然听了父亲的话,不敢重用司马懿,但是司马懿毕竟是他的老师,也是国之重臣,所以他在位期间并不限制司马懿干预政事。等到曹丕死了,司马懿又成了托孤之臣,这时候他身份贵重,依然在朝野是个不可动摇的存在了。就这样,司马懿渐渐架空了曹氏的权力,曹氏家族好不容易夺来的天下就这么被篡夺了。
曹操对于司马懿来说,是上司也是伯乐,若无曹操慧眼,司马懿恐怕永远要明珠蒙尘,而曹操又是个雄才大略的人,司马懿自然畏惧曹操。曹操自认为自己功绩甚多,正如他所说:设使国家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