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科举状元,竟是慈禧太后决定的,过程极其简单
创始人
2025-07-18 18:33:18
0

状元是中国的特产,是中国科举制度诸多名词中最为炫耀的一个。科举制选状元肇基于隋,确立于唐,完备于宋。从唐高祖武德五年(622年)科举考试开始,至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最后一次科考,凡1282年间历代王朝共选拔了文状元654名,武状元185名(有姓名记载的)。

?

状元(殿试第一名)就是类似今天高考的榜首。目前在史籍中留有名号的状元约有七百多人,他们都是在苦读之后,才一举天下知,成为当时科考上的佼佼者。科举考试以名列第一者“元”,乡试第一称解元,会试第一称会元。殿试第一称状元。唐制,举人赴京应礼部试者皆须投百科状元状,因称居首者为状头,故有状元之称。

?

从隋朝开始实行科举制以来,从中经历唐、宋、元、明、清各代,直到清光绪31年(1905)废除,历经近1300年。在“学而优则仕”的年代,封建社会的文人都把考状元作为跻身仕途的唯一途径。“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这些千古名言不知激励多少学子卧薪尝胆、悬梁刺股、死钻八股、勇跳龙门。

最后一名状元

1904年7月4日是中国最后一次科举考试。在经过礼部会试后,有273名贡士参加殿试,殿试地点在皇宫太和殿。是年恰逢慈禧七十大寿,举行“恩科”考试,故而与“正科”合并,举行了具有双重含义的“恩正并科”。

?

封建社会的科举考试,试卷经阅卷大臣评定。阅卷大臣共九人,他们评出名次,把前十名的试卷连同名单按顺序排好,贴上黄签,进呈皇帝亲自阅定,最后确定名次。一般情况下没有什么变动,但有时也有变动。

在明、清两代,凡参加殿试的贡士,都可以取得进士学衔,只是按殿试成绩重新排列名次。

?

直隶考生刘春霖(今河北省肃宁县人)参加了殿试,按考试成绩他排在第二名。但当阅卷大臣把殿试的人名单按考试成绩排列好并将试卷一起拿给慈禧“钦定”时,第一名是广东的朱汝珍,慈禧对广东人十分反感,因为洪秀全、康有为及孙文……这些清朝的“首逆”都是广东籍;又因为朱汝珍名字中有“珍”字,想起“该死”的珍妃,产生厌恶,于是她便把朱汝珍的试卷扔到一边。当她看到刘春霖的卷子时,认为不仅“策论”(答卷)对得好,而且小楷毛笔写得也非常出众,又因“刘”与“留”谐音,“春霖”有春风化雨、甘霖普降之意,再看籍贯——直隶肃宁,“肃宁”又象征着安宁太平景象。此时慈禧又忆起多年来刘春霖曾为自己抄写佛经,印象很深,便毫不犹豫地将刘春霖圈为状元。而朱汝珍便成了第二名榜眼。

1905年,慈禧迫于当时兴办新式学校、废除科举制度的时势,下诏停止科举考试。延续了一千多年的封建科举制度,终于废除,而1904年的殿试便成了中国历史上最后一次科举考试,这样,刘春霖便成了中国历史上最后一名状元。

??

刘春霖中状元后便在翰林院挂名,七年后,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政府。辛亥革命后他住在北京,喜藏书,积有万余卷。日本侵华时期,他退隐民间,以卖字为生。他从不献媚权贵,对上门求字的上海资本家他索价万元,但对平民百姓,则有求必应,因而他的作品深得人民珍视。华北沦陷后,伪“华北政务委员会”委员长王揖唐登门请他出山,刘春霖从藤椅上蓦地站起,怒将杯水泼在地上,几乎溅王揖唐一身,愤怒地说:“我绝不依附外国人!当汉奸不会有好下场!”1944年刘春霖病逝,终年72岁。

相关内容

福州83名“三支一扶”高校...
福州 83 名“三支一扶”高校毕业生即将奔赴基层。他们怀揣着梦想与...
2025-07-18 08:38:11
原创 ...
2025年开年谜案:张子枫去哪了? 张子枫,消失得如同人间蒸发,连...
2025-07-18 08:37:04
原创 ...
一、关羽的三个儿子 1、关平 在演义中是关羽收的义子,可以说和他...
2025-07-18 08:34:58
原创 ...
内部原因导致的衰落 锡兰王国是位于南亚的一个古老国家,其历史可以追...
2025-07-18 08:34:54
原创 ...
秦始皇的生平充满了传奇和谜团,尤其是他在平原津生病一事更是引发了无...
2025-07-18 08:34:53
原创 ...
引子: 观看完《武状元苏乞儿》后,或许你对武状元的身份和地位产生...
2025-07-18 08:34:47
原创 ...
范进自己把两手拍了一下,笑了一声道:“噫!好了!我中了!”说着,往...
2025-07-18 08:34:25
原创 ...
阿根廷,这个南美国家,或许被大多数人认识的原因主要是足球,马拉多纳...
2025-07-18 08:34:12
原创 ...
清朝末年,国家陷入混乱,清政府腐朽无能。在这个动荡的时刻,洪秀全等...
2025-07-18 08:34:02

热门资讯

南北朝:梁朝18位名将之结局! 阅读本文前,各位官人,对小女子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私信我呦。 南梁是中国南北朝时期的南朝第三个朝代,雍...
原创 为... 因为功臣们就不反对吕后啊——不是“不敢反对”,是“不想反对”。 功臣是谁?张良、萧何、陈平等等。张良...
原创 帮... 荀彧(163-212年),字文若,汉末至三国时期最著名的政治家、军事谋略家、战略家,自小被世人称作“...
原创 商... 诚邀您点击一下“ 关注 ”,我将带您系统性(拒绝碎片化)的梳理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一起学习,一起成长...
原创 东... 上篇文章谈到了史上最弱的开国皇帝司马睿建立政权,史称东晋,奈何自己势力弱小“王敦之乱”延续到儿子晋明...
原创 南... 文/青山独往 南宋时期,“禹王碑”现世,上面只刻了77个字,至今都没人看得懂 古时候,黄河泛滥是一个...
原创 不... 胡适一生共获得32个博士学位,可是,竟有人质疑其中正经学位——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博士的真假问题。 还有...
原创 为... 朱元璋和曹操两者一个能够统一天下,一个却只能三分天下,主要的原因并不在于两者的政治水平和精神能力不同...
邹忌讽齐王纳谏:智慧的力量与国... 在古代齐国,邹忌以其卓越的智谋和巧妙的言辞,成功劝谏齐王接纳他的建议,这一历史事件不仅展示了个人智慧...
原创 唐... 在中国历史上,李世民是一个备受尊敬的皇帝,他开创了唐朝的盛世,被后人誉为“唐太宗”。 然而,令人惋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