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金国灭亡时有多惨?比“靖康之耻”惨十倍,可真是天道有轮回!
创始人
2025-07-18 11:33:41
0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

关注

”,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12世纪初,女真人在中华大地上悄然崛起,从偏僻冷湿的东北林地到占据发达地区的半壁山河,其发展势如破竹,无人可挡。

其后,金人凭借着其强兵厉马继续向外扩张,将军事优势转移到政治优势,

并确立了“女真人”不可撼动的地位。

建国至大定年间,女真由统一的部族进而走向了统一的国家,并且在与中原文明的碰撞中不断学习其国力日盛;在统治者正确的领导下,章宗承安六年,金国社会达到鼎盛时期;

但不久形势就发生了变化,泰和至蒙元时期,金国政治危机、经济危机、社会危机一同爆发,国力由盛转衰。

金朝已经靠对外扩张建立了国家认同,也通过学习中原取得了文化进步,金文明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金人南迁后,虽然形势发生了一定变化——

土地疆域遭到了削减。

但综合国力并未受损,兵马仍强,经济稳定,金国的国本并未遭受到毁灭性打击,但为什么金国国家的繁荣仍是转瞬即逝?

落得被蒙宋联军联合绞杀的悲惨结局?

一、金灭亡的内外部因素

金后期已经形成了一个难以撼动的大帝国,其文明的发展程度,不论是国家经济,还是军事实力,都已经到达了一定高度。金国绝非可以被战争轻易摧毁的小国家,所以,金国的灭亡是内外部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一)内部的瓦解

统治者的才能与勤政与否,直接关系着国家机器的运转,尤其是游牧民族的首领,对其军事实力和政治才能乃至文化水平都有一定的要求,才能带领游牧民族取得大的发展进步。

金太祖完颜阿骨打的才能自然不必说,其在位时期统一了女真部族后来又组织起兵反抗辽国,取得了军事上的胜利,其在位期间加强了民族认同,使得女真从一个部族逐渐有了走向统一国家的趋势。

继金太祖之后的几位统治者其才能都不必说,他们带领金国灭亡了北宋,并且迁都中都

(今天的北京市)

,扩张领土,学习汉族文化等等,助力金国走向了繁荣时期。

但对比起前代的几位统治者,金国后期统治者的才能就显得有些不够看,统治者的昏庸无能和懒政怠政无疑是金国迅速衰落的重要原因之一。

章宗的晚年,每每纵情声色犬马,不理朝政。同时,他本人生活奢靡,完全放弃了草原民族的淳朴的生活习惯,从贵族到百姓都

“迁延苟简,习以成弊。”

社会风气已经大乱。

另外,章宗还刚愎自用,他任人唯亲还放任后宫、外戚干政,在皇位继承问题上也含糊不清。当时,章宗病重,其后范氏、贾氏都怀有身孕,章宗希望从中选取

“龙子”

,他在遗诏中说:

“如其中有男当立为储君,如皆是男子,择可立者立之。”

这套混乱的继承和意味不明的所指,使得统治集团内部发生了对最高权力的争夺,卫昭王继位之后,不仅没有遵从章宗的遗诏,还杀了

贾氏、范氏,将自己的儿子立为皇太子。

金国后期,统治阶级内部矛盾不断,打破了稳固的权力继承制度,动摇了金国的统治核心。再加上后期几位统治者都缺乏政治才能、生活上荒淫无度,不仅造成了国家的奢靡风气,使得民心涣散、军气不整,也给了奸臣趁虚而入的机会。

卫昭王时期,著名的韩玉冤案就是政治腐败的代表。韩玉是明昌年间的两科进士,其才能十分突出,是金国著名的文章大家。

并且,他以文臣之身挺身而出,对抗西夏,战功赫赫,并留有传世名句

“人谁无死?有臣子之当为。”

但就是这样一位爱国能臣,却招来了卫昭王统治集团的猜忌,最终因为被诬陷“有异心”而被冤杀。韩玉冤案,就是卫昭王统治集团昏庸腐朽、衰败不堪的一个缩影,同时,也反映了金朝后期的政局之混乱。

(二)外部的因素

在金国衰落的同时,蒙古开始了大张旗鼓的崛起,其崛起之势头比当年女真部族的发家史精彩得多。外部有蒙古这个强敌,其处于社会制度的上升阶段,再加上其游牧民族风气保持的姣好,士兵骁勇善战,军民团结一心。

于是蒙古就成为了金国外部环境稳定的最大阻碍。同时,由于金人不断南下骚扰南宋边境,干扰正常贸易活动、烧杀抢掠。于是,南宋政府也决定找机会反抗金人,在这个契机下,蒙宋联军形成,金人正式进入腹背受敌的阶段。

二、金灭亡的长短期因素

金的灭亡绝非一朝一夕之事,其灭亡的种子在很久之前就埋下了。常言道: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讲的就是细小的疏漏最终会酿成大错。

所以,金国的灭亡也是长期因素的

“滚雪球”

式积累和短期内的

“导火索”

的突然爆发共同作用的结果。

(一)“黑水狂飙”的锐意进取

女真族原先生活在今天黑龙江一带(古称黑水),所以后代史学家将女真部族的统一,乃至金朝的兴起和扩张统一称作

“黑水狂飙。”

自此之后,女真形成了以完颜部族为主的统治核心。

金国统治者深感国家制度的落后,国家很快遇上了扩张阻力。于是展开了一系列的改革:

在中央上,模仿辽宋的制度,把部落联盟的军事首长改为皇帝,确立了其最高统治地位;立储贰,确立继承制度,将女真的传统——兄终弟及和中原的储君制度结合起来;设置最高的统治机构——“国论勃极烈”,统管国家事务,确立贵族联合执政的统治传统。

地方上,以猛安谋克为地方行政组织,用猛安谋克制度改编汉人和周边地带的渤海国人等,并因地制宜在女真人聚居地区建立统治。

这套改革在金国的扩张前期的确起到了推动作用,但一成不变的制度无法适应后期国家的新变化,于是这套制度就成为了社会发展的绊脚石,甚至成为了金国灭亡的根本原因。

(二)社会制度的阻碍

建国之初起到极大稳定统治作用的这套制度,却在金国后期成为国家的催命符,这是因为这套制度存在几个难以弥合的问题:

继承制度上,女真人并没有完全仿照中原建立父死子继的传统,兄终弟及制度也没有完全贯彻。

这套继承制度在实操时有很大灵活性,即

“一及一继”

,皇帝的兄弟和儿子都有继承的合法性,继承制度的不合理就会引发统治集团内部的争权夺利。金国后期卫昭王杀章宗之子就是现行的例子。

勃极烈辅政制度,带有浓厚的血缘关系色彩,是一种女真贵族为核心的类似于

“贵族议事会”

的政治制度。在金国建国初期,这种制度稳定了贵族,团结了统治阶级;但在金国后期的内部治理中,贵族的话语权不断扩大,上至征伐大事,下至地方治理,勃极烈的意见甚至能干预皇帝的政令,对皇权形成了极大的威胁。

猛安谋克的地方行政制度也经历了前后期的变化,猛安、谋克原本是军事将领,阿骨打建国之前对猛安谋克加以整顿使之成为地方常设的机构和官称,这套军事管行政的制度稳定了地方治理,但也同时给地方行政增添了浓厚的军事色彩,造成了后期地方长官权力的膨胀和地方势力的坐大。

(三)“导火索”的引燃

蒙古偷袭金朝,试探虚实外加刺探敌情,为灭金做情报上的准备。但就这小小的试探却让金国的统治者——金宣宗吓破了胆,连忙带着宗室、百官南迁来到汴京,以躲避蒙古的进攻,这一举动使得军心大乱,动摇了士兵们坚守河北的决心,于是很快,大都失守。

作为金国耕耘了好几代的根据地,中都(今天北京市)不论是在文化意义还是军事意义上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中都的稳定关系着金朝对河北、山西、山东等地的统治,朝中元老纷纷反对迁都,认为应该固守中都,但金宣宗一意孤行,执意南下。

南下汴京之后,金国虽然兵马、粮草、人口乃至于国力都未受到大的削弱,但其实际能控制的范围不断缩小,后期只剩下了河南、陕西两地,土地的锐减使得户口、赋税都大大减少,兵源财源全都缩水,使得金国最终失去了和蒙古的一战之力。

这次迁都在另一种形式上昭示了金国的失败。其实要迁都,不应往南,而是应该往北,辽东地区是女真的发源之地,是女真人的家乡,保护祖宗旧地图谋东山再起未尝不可。

但金宣宗偏偏选择了南下汴京,不仅使得河北地区成为了蒙古人的囊中之物,壮大了对手的实力,还使自己进入了蒙古、南宋的包围圈,陷入腹背受敌的状态。

三、金灭亡的民族外交因素

金的灭亡中,还有着浓重的民族外交因素。首先这一时期,本就是草原民族游牧文化兴起的阶段,也是民族碰撞交融较为突出的一段。这种民族间的冲突一般表现为战争形式;而民族的融合则一般表现在外交的往来上。

(一)金与其他民族之间的征战

女真首领在对抗辽国的战争中建立了金国,但在阿骨打建国之后,意识到了对辽的战争只是一个开始,为了巩固新生政权还需要进一步扩大对辽的军事进攻。

所以在此之后,金国对辽的战争性质就发生了变化——从争取女真民族解放、反抗契丹压迫的正义之战变成了主动挑起民族矛盾发动的不义之战。

于是宋金之间结成同盟

“海上之盟”

,联合抗击辽国。宋金之间形成的短暂的军事联盟让宋、金、辽三国关系中的辽处于不利地位。

随后,多次对辽战争中,宋金联军节节胜利。

最终战役之后,辽朝的五京已经全部落入金朝手中,金太宗平定了即位后政权的波动和混乱,并且下令搜捕辽天祚帝,辽朝最终被女真所灭。

这次灭辽战争中,虽然获胜的名义上是宋辽联军,但实际上,辽国从宋朝获得了源源不断的稳定供给,这段关系在辽灭国后仍旧没有结束,金国才是实际上的胜利者。

凭借宋朝的岁币输送,金朝很快强大起来。宋朝所提供的经济利益加上其本身的军事实力,金朝统治者开始谋划南下攻宋,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

“靖康之耻。”

北宋灭亡后战争的耻辱烙印在每一个宋朝人的心里,也为之后宋朝的联合反攻埋下了种子。

(二)金人失败的外交政策

金后期,各国均势被打破,各民族实力对比有所变化。在蒙古强大的军事实力面前,金人的军队不堪一击。金人意识到了这样的差距,所以面对蒙古的攻击一再躲避,多次同意议和,以利益输送来平息未发生的战争。

金人面对蒙古一再躲避,并且在外交上表现出来的软弱很快就让蒙古人认识到金外强中干的本质。小规模骚扰后便决定联合势力以发动大规模灭金战争。

可以说,如果金人在外交上没有表现出如此的软弱,又怎么会让蒙古人这么快下定决心灭金?

与对蒙古态度截然不同的是金对宋的态度,金灭北宋的胜利和多年间南宋所提供的利益输送让金人产生了错位心理,对宋始终保持着一种

“予取予求”

的态度。表现在外交上就是以高位姿态面对南宋使臣,放任金人骚扰南宋边境,干扰正常互市贸易。

这样的外交态度在宣总南渡之后表现得更为突出。宣总南迁汴京,实际控制的河南、陕西两地根本不足以维持金国的运转,于是宣总理所当然地将南宋视作自己的后花园来剥削掠夺。

只是这时的金宣宗忘记了再温顺的绵羊都有被激怒的一天,更何况是偌大一个国家。

于是,忍耐到极点的南宋很快开始了反击:

先是停掉了给金人的“岁币”、“岁贡”,又关掉了两国的互市贸易,断绝了金国的经济来源,后来更是给蒙古军队提供食物供给,助其攻打金国。

金国民族外交的失败使其彻底陷入孤立无援的状态,于是,在蒙古、西夏、南宋的三面受敌之下,金国很快不敌,最终被蒙古所灭。

结语

金国,从

“黑水狂飙”

的扩张与兴起、到熙宗改革之后的国家形成、再到大定明昌所形成的繁荣治世,其间对辽的借鉴,对宋的学习,其与其他民族的交融、女真民族认同的形成,从氏族社会到统一国家,从野蛮到文明,金国的发展十分令人惊叹,可以说金国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但金国后期政治的腐败、经济的凋敝、对外的征伐不断、对内的压迫都昭示着这个民族的衰落。金国在对辽宋政治的深度模仿之后,已经是一个

“汉化”

的民族政权了,今天我们讨论金国的灭亡,其延伸意义是带有普世性的。

其灭亡和中原封建王朝的灭亡并无二致,反而是因为金的少数民族特性使它具有了特殊性。

金国的灭亡给了我们很多的历史启示:

如何正确处理民族关系、应该保持一个怎样的外交心态、如何学习其他文明而不至于被同化失去本民族认同等等;

同时,它也带给了我们新的研究方向:

清人入关时自称是女真族的后人,其民族关联究竟有多深?“自古帝王建都之地多莫如关中,金则燕京而已。”这一建都北京的转变就是自金朝开始的,其意义几何?

诸如此类,都是金带给我们的历史思考和历史借鉴。在理清金国灭国始末和原因的基础上,还有更多的问题值得我们去探究。对金国的关注不止于此,研究也不会止步。

参考文献:

《金史》

《宋史》

《大金伐吊录》

相关内容

福州83名“三支一扶”高校...
福州 83 名“三支一扶”高校毕业生即将奔赴基层。他们怀揣着梦想与...
2025-07-18 08:38:11
原创 ...
2025年开年谜案:张子枫去哪了? 张子枫,消失得如同人间蒸发,连...
2025-07-18 08:37:04
原创 ...
一、关羽的三个儿子 1、关平 在演义中是关羽收的义子,可以说和他...
2025-07-18 08:34:58
原创 ...
内部原因导致的衰落 锡兰王国是位于南亚的一个古老国家,其历史可以追...
2025-07-18 08:34:54
原创 ...
秦始皇的生平充满了传奇和谜团,尤其是他在平原津生病一事更是引发了无...
2025-07-18 08:34:53
原创 ...
引子: 观看完《武状元苏乞儿》后,或许你对武状元的身份和地位产生...
2025-07-18 08:34:47
原创 ...
范进自己把两手拍了一下,笑了一声道:“噫!好了!我中了!”说着,往...
2025-07-18 08:34:25
原创 ...
阿根廷,这个南美国家,或许被大多数人认识的原因主要是足球,马拉多纳...
2025-07-18 08:34:12
原创 ...
清朝末年,国家陷入混乱,清政府腐朽无能。在这个动荡的时刻,洪秀全等...
2025-07-18 08:34:02

热门资讯

原创 维... 慈禧太后在中国历史上扮演了关键角色,她与清朝末年的改革运动息息相关。对于洋务运动,有人误以为慈禧太后...
原创 常... 在很多外国人心里,中国的文字和文化都很神奇,因为我们可以用短短几个字描绘出一幅非常美丽的图景,无论是...
秦始皇帝陵考古发现首次集中亮相 新华社西安9月8日电(记者蔡馨逸、张思洁)今年是秦始皇兵马俑考古发掘50周年。9月8日,“千古一帝的...
原创 影... 如果悠悠大唐少了李白,那么盛唐气象少了一半。 如果宋朝少了苏轼,宋词的天空又该多么暗淡。 986年前...
原创 徐... 徐庶是一个情商很高的人,在刘备手下做军师的时候,第一次当吕旷吕翔来犯的时候,把兵训练得得心应手,让刘...
原创 李... 预言现世 “你悄悄地带李淳风来见朕,谁也不许惊动!” “是!” 此时已经是三更时分,肃穆的大唐宫殿内...
原创 美... 中国幅员辽阔,大一统一直是这片大地的主旋律。 而相同面积如欧洲,大大小小的国家林立,分裂才是主流。 ...
原创 晚... 文案 师洁闻言 编辑 师洁闻言 1912年2月12日,溥仪颁布退位诏书,统治中国大地的267年的清...
原创 韩... 您开始阅读本文之前,我们诚恳地请求您点击下方的“关注”按钮。这样一来,您不仅可以方便地参与讨论和分享...
原创 明... 在中日往来的历史以及历代封建王朝的对外关系上,我们常常可以看到琉球这个国家的出现,在中国历代史书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