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案
师洁闻言
编辑
师洁闻言
1912年2月12日,溥仪颁布退位诏书,统治中国大地的267年的清王朝自此成为了历史名词。
但许多晚清贵族却依旧活跃,妄图复辟清王朝,与军阀相互站台合作,甚至
在日本人的支持下建立的“伪满洲国”,甘心做日本人的走狗。
但溥仪的七叔,爱新觉罗·载涛,却不屑于与这些人同流合污,载涛先后拒绝为军阀和汉奸站台,在抗战爆发后,他与投身日本人怀抱的溥仪决裂,怒斥伪满洲国是国家耻辱。
新中国建立后,他凭借自己在马政上的深厚造诣,成为了
中国人民解放军炮兵司令部马政局的顾问
,
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做出了巨大贡献
,
被毛主席和周总理亲自接待
。1970年去世后被
葬于八宝山革命公墓
。
载涛的一生堪称传奇中的传奇,从满清王爷到摆地摊为生,再到新中国的建设者,他正是那个波澜壮阔的时代的见证者与参与者,用自身的经历为那个时代做出注脚。
那么,早年的载涛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呢?
显赫出身,身居高位
载涛1887年,也就是光绪十三年出生于北京,他是光绪帝的七弟,也是溥仪的亲叔叔,地位显赫,3岁时就被封为
二等镇国公
,之后又升为
辅国公
,光绪二十八年,承袭了
贝勒
,六年后就又晋升为了
郡王头衔
,担任
总司稽查
。
1909年,被任命
管理军咨处事务
,之后
出使欧洲各国
考察欧洲陆军发展情况,次年
掌管禁军
。
如果只看载涛的前期履历,我们会发现载涛在清廷一直担任高官,这固然离不开他皇亲国戚的贵重身份,也侧面说明了在满清贵族中,他的确算是比较有能力的。
然而,
此时的清廷已经摇摇欲坠
,纵使载涛空有一番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也难以让清朝起死回生。
最终,在1912年,溥仪宣布退位,清王朝自此完结。载涛也从“王爷”变成了一介草民,但与很多不甘心失去权利的满清遗老相比,
载涛就表现得非常豁达,他身居高位,自然明白清政府是被时代淘汰,因此,他安安分分地在北京生活,远离了政治的尔虞我诈。
闲散王爷,自力更生
载涛出身显赫,但载涛本人却从不端架子,他为人和善,喜欢和身边的人开玩笑,如果不看他身上的官服,还会以为他是北京一个普通的知识分子。
载涛自幼练习骑射,马术精湛,还有一手好箭法,此外,他还曾经在法国骑兵学校进修学习,也正因如此,载涛对于相马非常了解。
他在北京养了不少好马,自己对于相马颇有研究,在当时的北京非常出名,就连评书大家连阔如都曾经亲自向他讨教相关知识,使得自己的评书在细节上更加真实可信。
此外,载涛的另外一大爱好就是唱戏。京剧是满清贵族的传统爱好之一,不少人都会唱上一两句,但载涛却不单单只是一个爱好者,他甚至为此专门拜师学艺。
他闲散在家时,专门向当时北京城有名的
钱金福
请教,练得了
靠背武生
这一硬功夫,之后又请教京剧名旦
余玉琴
,学习了著名的
《贵妃醉酒》
。也正因此,载涛的京剧圈也有着不小的名声,被人称之为
“外行中的内行”
。
清廷退位之时,载涛凭借丰厚的家底还能过上不错的日子,但是一大家人以前过得都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富贵日子,根本没有什么谋生手段,根本就是坐吃山空,再多的财产也经不起挥霍。
无奈下,载涛将背了付卖给了辅仁大学,换得了不少财产,但还是经不住一大家的开销,没几年就花完了。载涛索性拿出家里的字画,在北京的德胜门早市摆起了地摊。
曾经的王爷如今沦落到摆地摊为生,这实在太过于戏剧性
,也正因如此,他的摊子前总围着不少人,大家都想要看看王爷家里的“真物件”给开开眼界,但同时也有不少人是抱着嘲讽的心态来围观他,每次他出摊,就有好事之人高声喊道:“
呦,七爷,您早啊!今儿又拿出了什么好物件啊!
”接着就是哈哈哈嘲笑之声。
但是载涛每次都不生气,他总是乐呵呵的和旁边的人聊家常,丝毫没有一点不自在,逐渐的,他也就真的成为了大家口中的“七爷”,和周围的人都有着不错的关系。
但事情没有这么简单。
满清的一些贵族,却放不下自己的面子,也看不得载涛这样身份尊贵的家族家长去摆地摊,不止一次找上他家,要求他不要摆地摊了,认为他的行为
“有辱皇家体面”
。
但载涛却勃然大怒,
什么体面,靠自己养活一家就是不体面,就是丢人吗!难道还要像以前一样整日提笼遛鸟,混吃等死吗!
载涛早就放下了所谓的皇室尊严,在他看来,自己和大街上其他摆地摊的小贩没什么不同,
靠自己养活自己才是最大的体面。
载涛的这种行为也成为了当时
开明的满清贵族的旗帜
,越来越多的满族人开始放下身段,真正开始融入普通生活中。
远离政治,心怀国家
随着国家动荡,载涛的生活也越发艰难,一大家就连最基本的温饱都成了问题。但载涛并不是没有机会改善生活状况,其中就有
张作霖
。
1924年
,张作霖专门派人找到载涛,要求和他赛马。张作霖当时风头正盛,载涛就接受了张作霖的要求。
比赛时,
响马出身的张作霖以为载涛是个绣花枕头
,就故意让他先跑,却不料,落魄不堪的载涛骑术技高一筹,
竟然轻松就赢过了张大帅
。
事后张作霖邀请载涛到大帅府赴宴,推杯换盏之间,张作霖突然提出要请载涛出山,
载涛面对“东北王”却毫无畏惧,直接拒绝了他。
张作霖随即变了脸色,提出无论什么职位都可以商量,希望载涛能再考虑考虑,气氛一下子降到了冰点。
但载涛还是以“才疏学浅”为由拒绝了,丝毫不给张作霖面子。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占领了东北
,
并且扶持以溥仪为首的满清贵族建立了伪满洲国,他知道后,立即发电报斥责溥仪,认为
溥仪是在做日本人的走狗,是国家的叛徒。
不少心存幻想的满清遗老劝载涛冷静,现在日本人势大,不要把关系搞得太僵。
但载涛人穷志不穷,他不光是前朝的王爷,更是一名中国人,溥仪这种卖国求荣的作为是他决不能接受的,他义愤填膺地宣布与溥仪断绝叔侄关系。
第二年,在日本人的安排下,溥仪大张旗鼓的回遵化祭祖,为了造势,日本人要求北京城的前清贵族都要前去迎接。不光如此,日本特务还专门找上载涛,要求他必须做出“表率”,
但面对日本人的威胁,载涛毫无畏惧,断然拒绝。
载涛决心与日本人抗争到底,他连夜挨家挨户敲亲戚的门,说服有良知的族人和他一起串联,一起进行抵制。
最后,溥仪也没有等来七叔的迎接。
七七事变后,日本占领了北京
日军特务头子
土肥原贤二
再次找到载涛,
要求他出任北平市长,配合溥仪维护日军的统治
。
这些年,载涛在北平城中见到了太多因为日本侵略者而流离失所的难民,
也亲眼见到了日本人在北京城的烧杀抢掠,虽然他没有拿枪上战场,但是不代表他不敢和日本人作对。
他直接拒绝了日本人的要求,还当众斥责侄子是汉奸卖国贼,毫无民族气节,是国家的耻辱。
多少人在日本人的刺刀与枪口下选择了妥协与背叛,但载涛却宁死不从,他的爱国精神和民族气节让人肃然起敬。
重获新生,报效国家
新中国成立后,
李济深
向
周总理
建议请载涛参加全国政治协商会议,周总理很快就批准了,推选载涛作为
满族人大代表
。
得知消息的载涛非常激动,但又非常紧张不安,他不知道自己应该在大会上提出什么样的意见,经过别人提醒,他才想到自己对于马政还算了解,于是就写一份
《改良军马以利军用》
的议案。
之后,这份议案提交到了毛主席手中,
毛主席非常认可载涛的建议
,就交由
炮兵司令部
进行落实,之后,他被正式任命为
解放军炮兵司令部马政局顾问
。
随后,
载涛来到东北牡丹江进行考察
,看到膘肥马壮的数千军马,他由衷赞叹,不禁回想起自己曾经为清政府也筹备过军马场,但几年下去,银两花下去不少,却连一匹马都没有见到,这让
他从心底开始认可新中国
。
之后,
朝鲜战争爆发
。国家需要大量的军马往前线运送物资,采购军马的重担就落在了60岁的载涛身上。
当时正是严冬,但载涛却不辞辛劳,开始在全国各地到处奔波。他知道这事关志愿军后勤,决定着前线数万将士的生死,自己出生以来,国家就遭受外国侵略,如今志愿军竟然要主动出国与美军作战,这让活了大半辈子的载涛热泪盈眶,
他决心无论如何都要完成好这个任务。
因此,不论环境多么恶劣,路途多么遥远,他都坚持亲自挑选战马,
成功将25000匹战马送过了鸭绿江,而这也是新中国第一次运送如此多的战马。
之后,载涛了解到志愿军后勤的巨大压力以及国家的艰难,
他主动将自己家的两箱珍贵文物捐给了国家
,希望能为国家做出一份自己的贡献。这是他在抗日战争最艰苦时候都不愿意变卖的家族的珍贵宝物,如今毅然捐出,让人动容。
几年后,经毛主席安排,
载涛去看望当时还在接受改造的溥仪
,断绝了二十年关系的叔侄,在这一次相拥而泣。载涛向溥仪介绍了外面的崭新社会,并且勉励他好好改造,溥仪这一次好好听了七叔的建议。
不久后,溥仪出狱,载涛为侄子包了一顿饺子,在众多族人的见证下,欢迎溥仪回归新生活。
在之后的日子里,
毛主席还专门从自己的高飞中拿出一笔钱,优待载涛
。载涛没有辜负毛主席和周总理的期待,继续为国家贡献自己的力量。
1
970年9月12日,载涛在北京病逝,享年84岁,安葬在八宝山革命公墓
。
总结
回顾载涛的一生,他出身清朝贵族,见证了清朝的灭亡,军阀混战,抗日战争,新中国成立,抗美援朝以及社会主义建设等重要历史,他的一生堪称传奇,亲眼目睹了国家从积贫积弱到自立自强的全过程。
2008年,以载涛为原型的电视剧
《最后的王爷》
上映,再现了他的传奇一生。
载涛赤诚的爱国之心和坚贞的民族气节令人敬佩,他为国家做出了杰出贡献,值得后人敬佩。
大家对此有什么想说的,欢迎在留言区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