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车轮在人们的想象中似乎总是难以停滞,旧的王朝崛起繁荣,再加上分分合合的无常,王朝更迭成为必然。这不是宿命,而是因人心所向。回溯历史,每次王朝更迭几乎都离不开战火,没有牺牲和血腥,新秩序便无法确立。虽然这无法避免,但为了根除隐患,前朝皇室常常会被彻底清除,这或许有点残酷,但总比天下再度陷入混乱要好得多。
众所周知,“爱新觉罗”是清朝的国姓。在满语中,“爱新”意为金,也是一种族名,“觉罗”则是姓氏。除了“爱新觉罗”,这个姓氏还有其他分支,如伊尔根觉罗、舒舒觉罗、通颜觉罗等,都源自同一祖先。在努尔哈赤兴起之前,“爱新觉罗”只是一个小家族,族人数量并不多。但随着努尔哈赤创建后金,爱新觉罗迅速成为了名门望族,倍受族人尊敬。渐渐地,“爱新”成为姓氏的一部分,原来的“觉罗氏”也变成了“爱新觉罗”氏。
然而,有趣的是,在现存的满文资料中,似乎很少使用“爱新觉罗”这个名称。即使加起来,《满文老档》和《满洲实录》中出现这4个字的次数也只有3次。爱新觉罗成为满清正统后,原本不起眼的家族也变得日益庞大,族人通过联姻扩展家族规模。家族日渐壮大后,内部开始按血缘划分,分为宗室和觉罗两部分,还有被赐姓的外氏族人,如觉罗吴拜(原姓瓜尔佳)、觉罗纳木泰(原姓舒穆禄)等。
爱新觉罗一族在后金和清朝传承了296年,共有12位正统皇帝。在后宫嫔妃的努力下,爱新觉罗家族的后裔以极快的速度增多,数量甚至达到三四十万。清朝灭亡后,爱新觉罗一族并未引人注目,尽管并未受到清算,但在民众眼中早已背负骂名。因此,为了避免指责,爱新觉罗后裔纷纷改姓换名,宗室中的人多用金、肇、洪、赵、罗、德、海等姓氏,除了与末代皇帝溥仪有血缘关系的少数人外,几乎找不到几个敢称自己姓爱新觉罗的人。
然而,爱新觉罗·启星成为了一个特例。她并不担心姓氏给她带来的困扰,因为她是一个皇族后裔,她的曾祖父是溥仪的嫡堂兄。尽管她是一个低调却又有实力的姑娘,但在电影《天机·富春山居图》中,她接受了刘德华的邀请出演哑女格格一角。刘德华是她的偶像,也是她的榜样,能与其合作是莫大的荣幸。
无论一个人姓什么,叫什么,只要端正行为,受人尊敬,这才是最重要的。对吧?